-
箫声红掩入过城
作者:石雅婧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597
檐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冗长的故事,并没有优美婉转以致扣人心弦的情节,是呼兰河的故事,本应在众人的喧嚣议论中埋葬在风里被吹散被尘泥掩盖,不见风骨的。黑暗的小屋里,一盏摇曳的烛灯,有细碎的衣服摩擦声,从近处传来一个女声,稳,轻,像是在讲着什么。“我来了”你说你叫萧红,要讲述回忆里童年中躁动的故事,“那年冬天有多冷啊,地咔嚓嚓的冻裂了,严寒把什么都冰封了……”从记事的第一个冬天,我从你的讲述中触摸细节,仿佛天地冰冰雪雪。人们踏冰踩雪,在北风的席卷中为了谋生而做各种的事。一......
-
微光是寂夜的守护者
作者:呼莹莹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477
——读《呼兰河传》有感纤细柔美与苍茫广阔的生命气象同在,这是萧红的文字。萧红在写《呼兰河传》的时候,生命已经即将走向终点了。这个悲凉一生的女子,飘零一世,不甘一世。就像墙头上的一朵红花,没有一颗挺拔的大树为她遮风挡雨,只得孑然一身地苦苦挣扎。“她的欢乐那么稀薄那么容易稍纵即逝,一定要在恰当的时候为她留住那欢乐的一刻封存起来,日后孤寂时才好聊以安慰:毕竟,也不是没欢乐过的。”于是在身心交瘁的时候,想起了那样微光般的回忆。平凡,短促,易碎,却是漫漫寂夜中坚实的守护者。“......
-
在背叛里重生
作者:王子衡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475
——读《围城》有感当我第一次发现,自傲、虚荣、懦弱、迂腐这类脾性竟能使一个人物变得真实可感、丰富至极的时候,我是惶恐的。而我接着发现,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竟无法下笔用“恶的”或者“不善的”去断定他时,这种情绪更甚。最后我发现,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方鸿渐们之一时,我却有一点趋于平静的轻松。对于《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恶论》,我不曾对哪一种全信。人之善恶,是天性,各人之间不同。方鸿渐算不上坏人,或者说,他并没有那个胆量去当一个坏人;但是他也绝不是一个多......
-
人物、人性与人生——评钱锺书的《围城》
作者:高真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878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评价钱锺书的《围城》,说它“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都优秀”。在辛辣的讽刺中,钱锺书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意识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嬉笑过后又不免使人嗟叹。他在《围城》的序中提到:“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即他想写出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三十年代战争的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特征,以及作者自身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一《围城》讲述了方鸿渐......
-
施蛰存《鸠摩罗什》散论
作者:郭凯扬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5018
《高僧传》偈曰:心山育明德。流熏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孤鸾照镜,一鸣而死,典曰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鸾鸟,而罗什亦曾于彼国学佛法。聊聊数语,相知彻骨,浑是大智者鸠摩罗什毕生写照。与后世常见的所谓历史小说不同,施蛰存的《鸠摩罗什》是如此开头的:“带领着一大群扈从和他美丽的妻子,走在空旷的山谷的时候,高坐在骆驼背上的大智鸠摩罗什给侵晓的沙漠风吹拂着…”尔后是冗长的景物描写,包括龟兹国的女王,也就是大智者的妻子的神态,以及种种的沙漠的状况,间或插入鸠摩罗什的心......
-
瓦——评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郑钧元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578
古有一喜,谓之弄瓦之喜,“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女孩儿似乎天生就是织布操家的宿命,以“瓦”为名,绑架着女孩儿心中欲念的自我。今天,我更愿意把“瓦”作为一个形容词,修饰一些恋爱过程中女性心里那些——于固守相对的矛盾,和自由相冲的制约。不仅于莎菲女士,而是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女子,或多或少我们都“瓦”着。或许女孩儿邂逅了最好的当今,以前的女孩儿即使想迈开步子却也无奈重重缠足的纺布。呵,这个时代是变了,但是当女孩儿踩上了傲人的高跟鞋走出了闺房,锋利的鞋......
-
沉重的寄托
作者:陶然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4240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题记张天翼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氏父子》......
-
张爱玲与《倾城之恋》
作者:杨美芳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505
除了她要求销毁的《小团圆》,张爱玲与自己笔下的人物始终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她对自己的人物既不喜爱也不厌恶,一面冷眼旁观痴男怨女的罗愁绮恨,一面热切描写着世俗人生可爱的当儿。早年的张爱玲,在小说集《传奇》中透露出的作者形象,是极为冷静也极为透彻练达的。然而,这并不是她真正的面目。当时的她并未经历过自己的情爱婚姻,单单是凭了二十年封建家庭的成长经验和旧小说的浸淫熏陶。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异性伴侣胡兰成,初次见面说她像一个害羞的女学生,正是这样。所以对张爱玲的解读应该回到她......
-
一点真心
作者:陈晓熙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615
张爱玲在《论写作》中说:“要低级趣味,非得从里面打出来。我们不必把人我之间划上这么清楚的界限。我们自己也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也喜欢听明皇的秘史。将自己归入读者群中去,自然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而在《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里也说:“除了我所要表现的那苍凉的人生的情义,此外我要人家要什么有什么,华美的罗曼斯,对白,颜色,诗意,连‘意识’都给预备下了:(就像要堵住人的嘴)艰苦的环境中应有的自觉……”算是一个互相的映照。《倾......
-
平和笔触之下的尖锐刀锋
作者:叶杨莉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2198
——评张恨水《夜深沉》读罢《夜深沉》,我戏想,这部作品描写细致入微,放在今天,可算非常具有画面感,直接改编成为剧本,都减轻了不少编剧的工作,甚至连配乐,作者也准备好了。同许多中国作家偏爱将古典文化元素加入文本创作一样,张恨水在这部作品增加了戏曲元素。这部小说的名字,就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夜深沉》,曲名就出自唱词中的前三个字:“夜深沉,独自坐……”,来源自昆曲歌腔,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当代小说,如苏童的《妻妾成群》里,同样出现过戏曲意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