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人物、人性与人生——评钱锺书的《围城》
广告

人物、人性与人生——评钱锺书的《围城》

作者:高真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549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评价钱锺书的《围城》,说它“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都优秀”。在辛辣的讽刺中,钱锺书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意识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嬉笑过后又不免使人嗟叹。他在《围城》的序中提到:“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即他想写出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三十年代战争的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特征,以及作者自身对人生的一些思考。

《围城》讲述了方鸿渐回国后的一段人生经历。在这段经历中,主人公从的足迹从上海至内地三闾大学,后又回到上海,最后又决定要奔赴内地重庆。在方鸿渐的辗转中,牵引出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群相,上海的赵辛楣、董斜川、曹元朗,内地旅途同伴李梅亭、顾尔谦,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汪处厚等人。伴随着这些社会的中上等阶级的是一副副丑陋的嘴脸,遗少的作风,走私的货物,官场里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围城》所展现的知识分子中,几乎没有一个不被钱锺书所揶揄。

在开篇作者就提到:“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厉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可以说在开篇作者就展现了故事发生的大背景——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侵华之际。在后文的叙事中作者将战争的背景隐去,只是作为促进主人公方鸿渐辗转各地的一个引线,在故事的人事纠葛中读者对战争的背景感受并不是那么强烈。家国危难之际,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知识分子们不曾记得忧国,亦或许有过,但只是作为彼此之间的谈资,大发宏论,更多的还是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横财,或者在官场倾轧,或者在情场风生水起。

陈寅恪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灵魂”的群体,以此标准看来,《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们”显然都是不够资格的。钱锺书所刻画的以方鸿渐为中心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家国危亡之际,汲汲于个人私利,丑态毕露,虽说他们名义上也是知识分子,但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作者对这一类人的讽刺和批判态度。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在讽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人类的基本根性正如那句老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以,与其说是对知识分子的批判,倒不如说是对人性的剖析。

食,色,性也。这是人类的本能。钱锺书在对他们提出批判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他们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属性。赵辛楣曾评价方鸿渐“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怯懦,毫无主见的人物,全书中作者对他的揶揄随处可见,但在他身上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很多人性的闪光点。他性格比较随和,说话幽默风趣,虽然在外留学期间无所成就,还制作了假的学位归国,但这个博士学位只是用来哄骗他的父亲及岳丈,并未用做其升官发财的砝码,但他的那位“同学”却得意洋洋到处炫耀,以求加官进爵,方鸿渐对这种行为是很不齿的。此外,他在报馆辞职,也闪现了他心中的民族意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受时代环境的影响,革命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众多作家投身于阶级文学的写作,以阶级性代替人性,以“阶级文学”代替了五四以来的“人的文学”,作家们像张天翼、胡也频、蒋光慈在这个时期都曾写过大量的左翼文学,以配合时代的需要。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以阶级进行划分,作品内容主要表现革命倾向。与之相对,钱锺书关注的是人性,进一步说应该是人性中的弱点。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人最基本的根性不会变。这是钱锺书对革命文学的一种无声的反驳,也是对文学自身的一种尊重和弘扬。在左翼文学成为主要文学思潮的时期,这样对人性的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方鸿渐回国后的这段经历,无论是从婚恋还是事业上来说,都是失败的。

在婚恋问题上,归国船上方鸿渐与鲍小姐发生关系,鲍小姐离去后又心有所戚戚焉;不爱苏文纨,却不懂得拒绝,这又直接导致了他和唐晓芙关系的破裂,失去了唯一爱的人。稀里糊涂地娶了孙柔嘉,这个女孩看似温柔天真,实则工于心计,婚后企图掌控方鸿渐的整个人生,在工作上让方鸿渐接受她姑妈提供的职位,在人际交往上让他断绝和赵辛楣的联系,不断缩小方鸿渐的人际关系圈。方鸿渐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男人,对于这种掌控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因此就有了最后我们看到的那一幕:孙柔嘉出走,方鸿渐准备去内地,他们的家庭面临崩溃。

在工作的问题上,方鸿渐的几次辗转都是迫于无奈做出的选择。在上海他遭遇失恋,被丈母赶出家门,失去饭碗,迫于无奈便接受三闾大学的聘请;在内地,学校内部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他穷于应对,转年不被聘请,从而重新回到上海;夫妻感情失和,辞去报馆工作,又考虑投奔内地的赵辛楣寻求机会。

方鸿渐就是这样反复辗转,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逃离。从归国时的盛夏到再次赴内地的冬至前后,方鸿渐在时间上经历了一个轮回,但在这个过程中看不到主人公丝毫的成长。他在面对人生的“围城”时,不敢积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逃避,最终落得家庭和事业双双丢失的结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同时也缺乏自省意识,从不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反思,即便是有所感悟也只是浅尝辄止,很快就用别的事物转换思路,安慰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方鸿渐是一个失败的人。但另一方面,钱锺书刻画主人公方鸿渐这一段失败的人生经历的目的,实则是在提倡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围城”时,选择逃避只能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学会积极面对,正视困难与挫折。因此,《围城》这部小说在整体上构成了一种否定性叙事,在主人公失败的经历中蕴含着作者积极的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1、钱锺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2、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高恒文,《关于<围城>的几个艺术问题》,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