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第三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6月17日完美闭幕
来源:萌芽 选稿:严超杰 作者:萌芽 发布于:2017-06-19 点击:1044
看,这些年轻的热情的脸庞!在文学的路上,我们再见;在灵魂的巅峰,我们再见。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萌芽》杂志和《联合文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17(第三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以下简称“两岸文学营”)经过六天的精彩行程,于6月17日正式闭幕。《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致辞:“在这一周时间,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这里我代表上海市作家协会,《萌芽》杂志社向参加活动的所有人表示感谢。” 来自台北的两位导师登场。凌明玉首次参加两岸文学营,“这次的经验让我很难忘,营员们在讲解作......
-
《巴金和他的朋友们》图片文献展将在台开展
来源:巴金故居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7-06-16 点击:918
台湾,对巴金先生来说是一片寄予深情的地方。1947年巴金先生来到台湾访友旅行,看望在此生活工作的诸多友人,并畅叙友情。在晚年的文章中写到:“一九四七年八月我从台北坐车去基隆,在那里搭船回上海,小车飞驰着,南国的芳香使我陶醉,一切是那么明亮,那么茂盛!我上了船,望着美丽的海港渐渐退去,朋友们的挥动的手终于消失的时候,我立在甲板上,身子靠着栏杆,摇着手,低声说:‘台湾,美丽的土地,我们的!’”今天我们重读这段文字依然能感受到巴金先生对台湾的厚爱和对朋友的眷恋;他还说:“......
-
刘俊:“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理论)的生成、变异、发展及批判 ——以史书美、王德威为论述中心
来源:“春温秋肃”微信 原载《文艺研究》2015年第11期 选稿:葛文静 发布于:2017-06-16 点击:4533
刘俊一、“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理论)的生成最早在英文论文中使用Sinophone Literature(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华人学者是史书美(Shu-mei Shih)(1)。在发表于2004年的英文论文《全球文学与认同的技术》(Global Literat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Recognition)中,史书美提出了“Sinophone Literature”这一概念——她以注释的方式对“SinophoneLi......
-
与千万学子分享“三本书”的感悟 ——卢新华谈他的“三本书主义”
来源:光明日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颜维琦 曹继军 发布于:2017-06-15 点击:613
6月14日下午,在上海见到卢新华时,他刚结束忙碌的浙江行——接受采访,应邀和浙江学子谈他的“三本书”。接连一周,卢新华的电话不断响起。这位39年前因发表《伤痕》而引起轰动的作家,在高考这一特殊时节又一次走进大众视野。卢新华有关“三本书”的感悟成为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命题材料。这个高考题目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2010年12月6日,卢新华写的一篇短......
-
2017(第三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导师“盲评会”心跳登场
来源:《萌芽》 选稿:葛文静 发布于:2017-06-15 点击:1020
批评,是对创作者的最大敬意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萌芽》杂志和《联合文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17(第三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连续举办了两场精彩的导师讲座和一场刺激的“盲评会”。赞美和批评,灵感和火花,全在这里。6月13日,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以下简称“两岸文学营”)在青松城举行了第一场导师讲座,来自台北的导师高翊峰和凌明玉分享了“为什么要写小说”。高翊峰对“一切可以通过文字创作的形式”感兴趣,他参与电视电影编剧、从事过广告文案,当过杂志编辑,进行小说散文写作,“......
-
《收获》杂志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亮相“故事工场”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徐明徽 发布于:2017-06-14 点击:870
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已经拉开帷幕,正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全球电影电视市场展会中,依托于《收获》杂志成立的“收获故事工场”展位颇为引人注目。“收获故事工场”是什么?这是一家中国类型文学全版权孵化平台,依托创刊至今60年的中国第一文学品牌《收获》杂志,寻找、筛选、运营、投资有价值的类型文学IP。如果你是60后、70后,那你萌动的文学梦可能是《收获》杂志带来的;如果你是80后、90后,那你看过的影视剧中也有改编自发表在《收获》上作品——《我是你爸爸》《甲方乙方》《......
-
第三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拉开帷幕,一期一会遇见文学
来源:澎湃新闻网 选稿:葛文静 发布于:2017-06-14 点击:921
6月12日,2017(第三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以下简称“两岸文学营”)正式开幕,来自上海、台北两地的28位青年文学创作者将在上海共同生活7天,交流创作。作家潘向黎、小白、高翊峰、凌明玉受邀担任本届两岸文学营的驻营导师。“两岸文学营”项目始于2015年的夏天,项目轮流在上海、台北两地举行,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萌芽》杂志和《联合文学》杂志联合主办。文学营旨在跨越海峡,孵化两岸青年文学创作。《萌芽》主编孙甘露回忆起过去的二届文学营活动说:“今天的项目规模扩大了一......
-
第五届“禾泽都林杯——城市、建筑与文化”诗歌散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沪举行
来源:上海作家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7-06-13 点击:1113
2017年6月10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文学报社、《上海文化》杂志社联合举办,禾泽都林建筑与城市研究院、华语文学网承办的第五届“禾泽都林杯——城市、建筑与文化”诗歌散文大赛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颁奖典礼。此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大陆及海内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千多份参赛作品,经初评、复评和专家隐名终评投票,最后产生了三十六件获奖作品。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在讲话中首先表达了对各位获奖者的祝贺,特别感谢禾泽都林建筑与城市研究院对文学活动的大力支持,文学的滋养除了来自政府的......
-
今天,我们怎样读 《骆驼祥子》? “回到最初的老舍那里,读出老舍的初衷”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李怡 发布于:2017-06-12 点击:1655
1982年,由张丰毅和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骆驼祥子》剧照。《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其片段曾经入选高中语文课本,从此成为当代家喻户晓的作品。作为文学经典,它没有在漫长的流传之中丧失魅力,相反,却自有一种常读常新的内蕴。今天,我们还可以怎样读《骆驼祥子》?解放后的“节录本”和“修订本”首先应该“回到最初的老舍那里,读出老舍的初衷”。 《骆驼祥子》有多个版本,改变最大的是在1949年之后:1951年开明书店出版《老舍选集》,老舍在自序里称收入的《骆驼祥子》为“......
-
卢新华:读好心灵,是人生要务
来源:钱江晚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王湛 吴荃雁 发布于:2017-06-09 点击:845
今年高考作文题来自他的一篇旧文章钱报记者专访“伤痕文学”代表人物卢新华,他的解读——读好心灵,是人生要务昨天下午一点半,接到钱江晚报记者的电话时,卢新华的家里正在装修,嗡嗡嗡的声音不时漫过。他在上海,听到浙江省刚刚结束的高考作文题目,选自他的文章时,有些惊讶。“你问我心情?呵呵,呵呵,呵呵,就和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以一整版发表我的小说《伤痕》,使得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一样。”卢新华没有直说,却用了一个比喻表达心情。这篇高考作文如何写写成故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