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凝:文学的进步何其难,我惟有老老实实努力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铁凝 发布于:2017-08-10 点击:989
编者按:本文为作家铁凝短篇小说集《飞行酿酒师》自序,也是铁凝在任中国文联、作协主席后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了过去十余年间她创作的全部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故事。《飞行酿酒师》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近些年短篇小说的一个结集。我始终觉得,短篇小说无论是外在体积或者内在容量,都不能与真正出色的长篇小说抗衡。可我还是那么热爱短篇小说。因为我相信,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可能是一部长篇,也可能是一连串的短篇。生命若悠长端庄,本身......
-
《朗读者》同名书出版 许渊冲作序: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发现美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欣闻 发布于:2017-08-08 点击:919
央视《朗读者》节目是今年上半年最受关注的文化类节目,8月5日,《朗读者》同名图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市,该书读者见面会将于8月13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主编董卿、作家周大新、曹文轩,以及《朗读者》节目中的几位重量级嘉宾将同台为读者讲述节目和图书背后的故事。图书版《朗读者》是第一季十二期节目的全记录,由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作序,全书共收录70篇访谈,恢复部分因节目时长被剪掉的精彩访谈;同时对94篇文本进行全段全篇扩充,甄别版本、校订节选内容......
-
今年上海书展上值得一去的文学活动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徐明徽 李娇 发布于:2017-08-07 点击:1106
原题:今年上海书展上,我们帮你选了这些值得一去的文学活动2016上海书展。 澎湃见习记者 韦毅 资料图2017年上海书展即将火热来袭。科幻、大咖对谈、文学交流、亲子活动……哪些是你的心头好?澎湃新闻整理了部分不容错过的精彩文学活动讲座,先睹为快。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以“科幻”为主题,将迎来美国科幻作家、雨果奖和星云奖得主迈克·雷斯尼克,美国畅销科幻小说“柯罗诺斯系列”的作者瑞萨·沃克,美国华裔科幻作家陈致宇,中国科幻作家韩松、王晋康等30余位中外作家、评论家和学者,科......
-
陈思和:《天香》以后王安忆已走出海派传统的狭长弄堂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陈思和 发布于:2017-08-04 点击:1821
《斜行线》这本小书涉及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同龄人,作家王安忆;另一个是张新颖,文学评论家,比我小十多岁,大约可以算作是有代际关系的。所以在本书前言里张新颖说:“王安忆和我是两代人。”我曾经说过,评论家的评论对象最好是同代人——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评论家的评论对象,不是学者的研究对象。这些概念是不同的。原因很简单,同代人是在同一个时代氛围下成长起来,作家创作的发生及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同代的评论家能够设身处地、比较直接地给予理解,他们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也比较准确。但这也不一......
-
《围城》首版70年:首推电子版,独家版权费高达100万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阮玄墨 发布于:2017-08-03 点击:792
1947年,钱锺书的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到今年正好为70年。近日,《围城》的独家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授权掌阅,也就是说此次为《围城》首版70年来首次推出电子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掌阅签约现场 图片来自微博@掌阅读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围城》的独家数字版权费为100万人民币,版权期为一年。掌阅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据他们了解,目前此数额的数字版权费应该算是行业内的最高价了。《围城》电子书在掌阅上架......
-
《收获》启动作品转载代理业务 对任意转载说不
来源:新闻晨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徐颖 发布于:2017-08-02 点击:917
原标题:保护原创者权益 对任意转载说不“我们的编辑从组稿、改稿到发稿,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好不容易发表出来的稿子,一些销量比《收获》还大的文学选刊,招呼都不打就马上选载了,这种现象合理吗?”在原创IP越来越成为争夺焦点的市场上,一向都是华语文学原创作品最好平台的《收获》杂志却遭遇困境。昨日,《收获》 杂志主编程永新公布《投稿须知》和《转载须知》,他表示,《收获》 将启动作品转载代理业务,此举不是为了杜绝转载,而是维护文学原创作者权益,促进文学期刊市场良性、健康、有序发......
-
《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张翎最新长篇小说《劳燕》写抗战
来源:新华网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7-08-01 点击:903
张翎作为常年旅居国外的“海外华文”作家,创作非常勤奋,之前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就改编于她的作品《余震》。近几年来,她以均衡并保持着水准的创作,越来越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不仅如此,常年旅居海外的经历,让她能以足够浓烈和赤诚的情感去回顾残存在记忆中的中国经验,以一个超然的旁观者视角冷静剖析,入情挖掘,将有关女性内核的“痛感”经验深刻而又不失厚重地表现出来。她新近的长篇小说《劳燕》将视角对准了抗战。一个众多声部汇聚的鬼魂叙事《劳燕》的叙事方式极为独特,它以三......
-
田兆元:中华创世神话是有谱系的,而且还“活”在现实生活中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杨宝宝 发布于:2017-07-31 点击:825
盘古开天地、大禹治水、炎黄阪泉之战的神话故事,每个人都熟悉,但这些神灵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在中国创世神话的谱系之中,不同的神灵应该居于怎样的位置,却很少有人了解。2016年,上海市启动了“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计划从连环画、文学、电视剧、舞台剧等各层面展开中华创世神话的文艺创作工程,旨在通过创作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梳理中华文明的起源,如今已出版了一系列连环画绘本,舞台剧等其他项目也在进展之中。进行这样系统性的大规模创作,准确的学术史料依据必......
-
《生活》周刊发行量何以创下一时之最 邹韬奋文选《生活与我》《转到光明方面去》在沪出版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许旸 发布于:2017-07-28 点击:681
原标题:《生活》发行量何以创下一时之最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的“谈邹韬奋先生的交游与屐痕”主题讲座在沪举行。讲座上,《韬奋评传》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挥说,韬奋先生能把 《生活》 周刊从2800份发行量提高到15.5万份,发行量创下一时之最,正因他既注重刊物的趣味性,使刊物内容满足大多数读者需求,也能不畏强权、不受利诱,注重刊物的报格和编者的主权,坚持了大众立场。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于上海病逝,他一生留下了800万字14卷《韬奋全......
-
《上海文学》2017年8月号阿袁《他乡》饮食中见男女
来源:《上海文学》 选稿:葛文静 发布于:2017-07-28 点击:1212
2017年第8期《上海文学》已印行。阿袁中篇《他乡》,刻画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女性形象,“饮食”是她唯一专注的事情,小说也由人对于饮食的态度,拓展到人对于感情的处理方式,别出心裁。国生中篇《温室效应》,讲述年轻人几段微妙的情感,以及与家庭的隔膜疏离,在人事交往的空隙中揣摩世情冷暖。荆歌短篇《黑色的故事》,带有西班牙异域风情,从多个侧面塑造了一个传奇的吉普赛女人。王瑢短篇《地道》,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时代的疯狂造就的人性悲剧。王大进《春色》,表面上是一段中年人的暧昧,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