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广告
最新资讯
  • 革命时期的“成长如蜕”:从《风流图卷》到《美哉少年》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方岩  发布于:2020-04-08  点击:640

    两人打开窗户朝外一看,外面冷清,只有满街白兰花开着,周围邻居全都不知到那里去了。这女人就来了兴,脱了裤子,趴在窗户上唱昆曲:与你把领口松衣带解,袖梢儿温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小宝的爸高高兴兴地贴过来,和着她的音调,搂着她的腰温存地动作。正做得有趣,城里到处响起来,这女人迟钝地喃喃:“娘呀,又放炮仗了。”话音刚完,一粒流弹飞过来,正中她的前额,她尖叫一声,说了莫名其妙的一个字:绳。就死了。于是这对“穷开心”的夫妻就只剩下一个了。她死了真是万分可惜的,在这......

  • 《匿名》:叙事迷局如何取消世界的边界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方岩  发布于:2020-04-08  点击:644

    一、“这个全世界是什么?可能就是所谓的文学所映照出来的世界吧。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有一部分仍然牢牢掌握在那些僧侣型的作家手里,那些东西是不会流失出去的。征服型的作家永远只能征服他所征服的那一半,但是地球的另一半仍在黑暗之中,他甚至无法认知出来。”[1]在2015年的一场对话中,路内曾如此谈论作家与世界的相处方式。我想,王安忆大概就属于这种僧侣型的作家,他们掠过世事繁华的表象,执着于世界深处的或幽暗或澄明的秘密。“文学的神秘性,情感的神秘性”[2]抽丝剥茧般在......

  • “红旗下的蛋”:吴亮长篇小说《朝霞》读札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方岩  发布于:2020-04-08  点击:648

    一、    《朝霞》的结尾,歌声响起: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这是1978年之前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小说的主人公阿诺说他梦见了马思聪。马思聪正是这首歌的作曲者,他在“文革”爆发后的第二年(......

  • 思南文学选刊·特约评论 | 黄咏梅评张玲玲《嫉妒》

    来源:《思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选稿:孔轶  作者:黄咏梅  发布于:2020-04-03  点击:317

    《思南文学选刊》将陆续邀请书评人对选刊转载的作品进行评论,本文是作家黄咏梅评张玲玲小说《嫉妒》。《嫉妒》选自同名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11月版,《思南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转载。谁人天生不识深情?文 | 黄咏梅“不嫉妒不发狂,那是神的爱,不是人的。”这是张玲玲《嫉妒》里的一句话。深情的人,“会承认她的复杂,并视之为美”。于是,有了文学。作家就是那个处理人复杂的情感和精神事务的人。谷雪和许静仪,两个中学时代的好朋友,因为一场家庭变故,从此人生再无交集,......

  • 2019年度上海市文学创作系列网络文学专业 初级技术职称认定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来源:华语文学网  发布于:2020-04-02  点击:724

    经上海市文学创作系列网络文学专业初级技术职称专家委员会认定,通过柴静园(一场须鲸)等16位同志网络文学专业初级(网络文学创作四级)技术职称。公示名单如下:公示时间: 2020年4月3日—2020年4月10日联系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组织人事室联系电话: 540351022020年4月2日

  • 思南文学选刊·品读 | 林国华:天文学与灵知传统

    来源:思南文学选刊  选稿:傅亮  作者:林国华  发布于:2020-03-30  点击:330

    刊于《思南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莱米·布拉格的启示2015 年寒假,我读了法国学者莱米·布拉格(Rémi Brague)的《世界的智慧》,深受震动。在此之前的2000年间,波士顿大学的斯坦利·罗森教授(Stanley Rosen,已去世,曾任美国形而上学会主席)推荐我拜访过布拉格教授。在波士顿大学哲学系办公室,我们谈了一个下午。我已经记不起来谈话内容,当时我对他的唯一认识就是他惊人的博学。临别时他送给我两篇即将在法国刊发的论文抽印本,一篇是对中古伊斯兰战争观念的......

  •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刘海涛评杨遥《白色毡靴》

    来源:思南文学选刊  选稿:傅亮  作者:刘海涛  发布于:2020-03-27  点击:248

    《思南文学选刊》将陆续邀请书评人对选刊转载的作品进行评论,本文是书评家刘海涛评杨遥小说《白色毡靴》。《白色毡靴》选自《闪亮的铁轨》,济南出版社,2019年7月版,《思南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转载。我跟进去,像走进了黄昏杨遥小说《白色毡靴》文 | 刘海涛每个黯然退场的人与物,都会留下许多带不走的唏嘘。杨遥短篇小说《白色毡靴》里的姚三,是活在“我”回忆里的一个鞋匠,“我”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路标。他有着独到的钉鞋手艺,曾经激励“我”好好学习,时代变迁中却落寞于人海。唏嘘......

  • 线上朗诵会 | 2020海上心声·春特别专场 致敬春天:上海诗人抗疫诗歌朗诵会

    来源:华语文学网  选稿:华语文学网  作者:讲座图书馆  发布于:2020-03-23  点击:1061

    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各种防护物资支援武汉,上海的诗人们纷纷拿起笔,为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建设者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当时作家何建明在上海,也记录下所见所感。在这个特殊的春天,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图书馆联合发起了一场特殊的朗诵会,将2020“海上心声·春”朗诵会搬到线上,希望能给经历了寒冬的人民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致敬春天——上海诗人抗疫诗歌朗诵会”特精选上海诗人抗击疫情诗歌,邀请名家朗诵,制作音频,助力武汉,......

  •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左马右各评三三《唯余荒野》

    来源:思南文学选刊  选稿:傅亮  作者:左马右各  发布于:2020-03-20  点击:418

    《思南文学选刊》将陆续邀请书评人对选刊转载的作品进行评论,本文是作家左马右各评三三小说《唯余荒野》。《唯余荒野》选自《钟山》2019年第5期,《思南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转载。她感到了秘密的存在三三小说《唯余荒野》文 | 左马右各在任何一个文本中,小说人物他或是她——经常是未经铺垫就直接出场了。打个比方,刚刚眼前还一片黑暗,突然灯光亮起,而就在这光亮中,人物出现了。这大概是坐在剧场里的感觉。移植过来,也是阅读的感觉。现代人的身份问题,几乎就是一个困扰。在写作中出......

  • 沈苇:“我突然厌倦了做地域性的二道贩子”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方岩  发布于:2020-03-18  点击:695

    1990年代的时候,王家新提出“一种历史化的诗学,一种和我们时代境遇及历史语境发生深刻关联的诗学”。如果把这句话指向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史的观察和描述上,便涉及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整体评价”和“文学史写作”的问题,即以何种方式在整体上对新世纪以来的诗歌生态进行历时性的描述和历史性的评价。二是,是如何在诗歌现场及时而具体对诗人、诗歌进行筛选、评价和历史定位的问题,即寻绎、发掘或突出那些代表性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前者涉及的新世纪诗歌史的叙述框架和历史语境,后者试图实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