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

张楚知名作家

暂无

还没有填写个性签名

  • 在庸常生活中发现提升的力量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申晨)我试图做一个纯粹的读者,用心和肌肤感知张楚在《夜是怎样黑下来的》中为我们勾画的小镇的图景和人性世界。当然,要做一个纯粹的读者其实也很难,因为以往的阅读经验仍然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视觉传递的信息。首先要说的一点是,张楚的小说质地一如他的生活和写作状态,确实是纯粹的。他是独特的,他对小镇各色人等的人性异变的观察、描述、心理刻画,是精细入微而充满生活质感的。他笔下的小镇世界是复杂而多元的,真实到让人觉得残酷,“丑陋、破旧、表面上欣欣向荣其实内里破败不堪”,但细细触摸,也会感受到那种亘古以来蕴藏在底层的驱动人向上的力量;读完整本小说,我心中交织着非常复杂的情绪——温暖、忧伤、忧郁、颓废乃至绝望,几乎同时向......

    2014-07-15 15:40

  • 隐秘的温暖

    ——读张楚小说集《刹那记》(作者:谈雅丽)一个作家的生活环境、隐秘情怀、灵魂向度,无疑决定了他文字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折射出他丰富的内心。 黑暗的虚无、压抑的痛苦、平静的暴力,从清晰细微的生活里不时外溢出一股清洌的温暖和明亮,这是张楚小说集《刹那记》给我的第一印象。我见过作家张楚一面,在诗人们的聚会上,我躲到一边偷读《滦河文学》,无意中看到短篇小说《旅行》,小说写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妇,为完成一桩埋藏数年的内疚心事,一起骑自行车去看大海,他们一路经历熟悉、陌生的人事,整篇小说洋溢着的温暖细节,一下子把我迷住了。我很幸运地在聚会上找到张楚,得知他即将要出的中短篇小说集——《刹那记》。从那个短篇开始,我开始关注张楚,陆续读到他发在一些刊物上的作品,如《十月》刊登的小说《......

    2014-07-15 15:31

  • 失语的坠落

    ——评张楚小说《刹那记》(作者:虞箐)无疑,在说到“张楚”的时候,记忆里更容易跳跃出的是那有着个窄窄肩膀,眼神无辜,并用力嘶吼《姐姐》的魔岩三杰,在他正一统国内音乐时代的巅峰时期,另一个“张楚”却安静地走着既定的生活轨迹,在适龄的时候娶妻生子,在大多数的时候经营一份稳定的公务员职务,在无聊的时候寻朋友吃饭侃天,只是在偶尔的时候写点文字。第一次读到张楚的小说,是一篇名为《曲别针》的中篇,讲述一个叫志国的男人,从一个曾经会出诗集的理想青年,到退职后下海经商,再到变得逐渐不择手段地赚钱以及轻度阳痿的中年男人。故事发生的时候,他已与妻子感情淡漠,故意保持距离,并与多个妓女纠缠不清。不再写诗的志国依靠迷恋路易斯•裘德的曲别针艺术来抒发压抑,一有机会就不断笨拙地拗出女儿拉拉的样子,包......

    2014-07-15 12:58

  • 郭宝亮:忧郁来自生命的疼痛

    ——张楚小说印象(来源:《文艺报》    作者:郭宝亮)读张楚的小说,我感到振奋。作为税务官,张楚对身边的社会事件不会不熟悉,但他的小说中却没有一件有关外在现实的描写。他的小说是向内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灵魂,人的存在,是米兰•昆德拉所谓的“可能性”。当我试图概括他的小说的时候,“忧郁之诗”四个字首先跳荡出来,它像一只感性的手,牵着我上路,我不能抛弃它,我要跟随它走进张楚,走进张楚的生命之门。从本质上说,张楚的小说是诗性的。诗性首先说明张楚无疑是讲究感觉和技术的,这从他的小说题目可以见出:《曲别针》、《草莓冰山》、《蜂房》、《旅行》、《安葬蔷薇》、《关于雪的部分说法》、《长发》、《疼》、《U型公路》、《献给安达的吻》、《人人都说我爱你》、《穿睡衣跑步的女人......

    2014-07-15 12:53

  • 一根粗大的神经末梢

    作者:田耳   来源:中国作家网我还记得当年读《曲别针》后内心不可思议的迷惘,一晃10年,迷惘仍旧。我怀疑这篇小说有意无意中契合了“70后”一代人隐秘的心绪:青春未开场就已落幕、生不逢时、欲说还休……我觉得好小说不是讲故事,而是激发出一种情绪,久久不会消褪。那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基本未得发表,这篇小说助我明确了最初的写作抱负:写小说,把自己的情绪度让给那些无辜的阅读者,我没义务逗他们开心,但有权利让他们莫名地进入我掌控的情绪范畴,同悲同怨,同一脚迈入虚有之境。有没有这种可能?但《曲别针》分明昭示了这种可能。当年李敬泽在《南方周末》开辟的“每周阅读观止”设一个小标题专推此篇:你一定要看《曲别针》!在他开专栏的整个时期,以这种语气推介具体篇什,仅此一次。据此我知道张楚......

    2014-07-01 19:33

  • 归去来兮辞

    ——论张楚中篇小说《在云落》作者:李蔚超    来源:《收获》2013年第5期两年前,纪录片导演张赞波辞掉北京电影学院讲师的工作,回到老家邵阳租地耕田。这位青年艺术家不同寻常的举动在张楚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张赞波算不得个案,几年前“逃离北上广”的呼声甚嚣,张赞波式的盛世隐者让张楚困惑、艳羡与敬佩,彼之砒霜,我之蜜糖,他们居然舍得下天堂。张楚居住在燕山脚下的小县城,庸常生活下的人们焦虑、慵懒、乏味,但是他们又是最可亲可爱之人。在“70后”善写小城镇生活的作家中,张楚是为 数不多的小城镇常驻客之一。小城镇不止是张楚的纸上文学家园,更与他肌肤相亲,血脉相连。张楚讲他的小城镇故事时,“总要让叙述者显得心不在焉,好让读者 有种松弛的、适度的......

    2014-07-01 19:37

图片
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