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洱:我期许知言行三者统一
来源:北京日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舒晋瑜 发布于:2019-12-10 点击:662
早在问鼎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前的差不多一年里,李洱的《应物兄》就伴随着各种争议一路横扫各类文学期刊的年度奖项。至于为何选用“应物”这个名字?李洱解释说,“应物”二字在中华文化中屡有提及,指这个人和世界打交道、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身上既有传统文化,又不断吸纳新的文化,在与外界交融的过程中,空间会被慢慢地打开。”一如他本人。2001年,李洱在《花腔》的《卷首语》中写下:“葛任是一块魔毯,既能将你送上云端,也能将你推下幽谷。”那块魔毯一路飞行,直到18年后,裹住的是《应物兄》......
-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左马右各评王苏辛《在平原》
来源:思南文学选刊 选稿:傅亮 作者:左马右各 发布于:2019-12-06 点击:328
编者按《思南文学选刊》将陆续邀请书评人对选刊转载的作品进行评论,本文是作家左马右各评王苏辛小说《在平原》。《在平原》选自《西湖》2018年第10期,《思南文学选刊》2018年第5期转载。树上必然会生出的一根枝条——王苏辛《在平原》 左马右各辨识年轻作家从来就有点冒险意味,这也让批评被怀疑——它站身的立场与出发点。但这从来不是妨碍,批评就是去探索。写作(说生活更为恰当)充满了秘密,在那些未知的区域——不,不仅仅是这些,甚至是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都藏有不被发现......
-
作家出版社:中国文学新创作的专业出版社
来源:文艺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王军 发布于:2019-12-06 点击:762
原标题:中国文学新创作的专业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扫描1953年11月,作家出版社成立,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署办公,到现在已经66年了。成立作家出版社,是为了适应当时国内形势的需要,解决“审稿迟”“出书慢”“对作家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扩大出书范围,以副牌“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使用作家出版社名义出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与私营出版社竞争。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作总结中提到:要“进一步提高出版物质量,同时又适当地放宽标准尺度......
-
新时代新故事新表达 主流文学+电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王坤宁 李婧璇 发布于:2019-12-05 点击:813
《这边风景》授权仪式现场。 资料图片“北京一未文化公司有勇气、有热情,想把这部作品做大,想用影视剧、舞台剧的各种办法,使它活跃起来、火热起来,是我所希望的,也是我感到幸运的。”前不久,在“好故事·向未来”内容趋势大会上,说起自己的小说要影视化了,著名作家王蒙难掩兴奋。大会上,北京一未文化创始人吴凤未宣布,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这边风景》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主题公园系列版权独家8年的运营开发权授予了北京一未文化。《这边风景》是王蒙上世纪70年代写的一部小说,并于201......
-
坚守文学初心 弘扬路遥精神 第二届“《山花》现象与路遥精神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文艺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黄尚恩 康春华 发布于:2019-12-04 点击:804
12月3日,“第二届《山花》现象与路遥精神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陕西省作协、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和中共延川县委、延川县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出席并讲话。何向阳、白烨、钱远刚、李朝全、李震、霍爱英、张永祥等主办方代表,吴秉杰、李炳银、袁新文、牛玉秋、张志忠、李建军、邓凯、丛治辰、徐刚等专家学者,以及“《山花》作家群”代表曹谷溪、陶正、梁向阳参与研讨。阎晶明在讲话中说,《山花》作为一份文学内刊,成......
-
《咬文嚼字》公布2019年十大流行语:硬核、996等入选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澎湃讯 发布于:2019-12-03 点击:665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柠檬精、我太难/南了、996、霸凌主义等入选。一、文明互鉴互鉴,即相互借鉴;文明互鉴,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借鉴。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五年来,习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场合阐述“文明交流互鉴”主张,其内涵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2019年5月15日,习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再次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
-
思南文学选刊 · 特约评论 | 左马右各评王占黑《阿祥早点铺》
来源:《思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选稿:孔轶 作者:左马右各 发布于:2019-11-29 点击:258
《思南文学选刊》将陆续邀请书评人对选刊转载的作品进行评论,本文是作家左马右各评王占黑小说《阿祥早点铺》。《阿祥早点铺》选自“One·一个”App 2016年10月26日,《思南文学选刊》2017年第4期转载。阿祥早点的黄金时代——王占黑《阿祥早点铺》左马右各有一位年轻作家写了一个很朴素的小说。说它朴素——是在谈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弥散开,便释放出像腌菜气息一般疏远已久的亲近,而在这亲近中,又让人内心散荡着微微抚触过生活的疼痛与隔膜。更为可贵的是,她的写作一点都没有僭越......
-
沪语小说《繁花》译成法语有多难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许旸 发布于:2019-11-29 点击:685
海派风格的《繁花》如何译成法语,丰子恺漫画表现的古诗词又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葆有意境?翻译的质量影响着出版“走出去”,如何扩大中文版图书的海外传播力,切实提高不同语种转码的有效性?上海昨天发布了2019年“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入选书目,《繁花》法语版、《男生贾里全传》保加利亚语版、《丰子恺漫画古诗词》韩语版、《中华文化之旅》哈萨克语版这四种外文版图书获得翻译资助。相比于其他“走出去”类扶持项目,“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更侧重译者的身份和文化背景,要求在外籍人士或长期居......
-
互联网和新媒体助推当代诗歌走向更广阔天地
来源:中国作家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周茉 刘鹏波 发布于:2019-11-28 点击:765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播载体的更新变迁,中国当代诗歌的传播与译介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各类网站和移动终端让诗歌传播变得更加快捷、便利,推动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诗歌借助优秀的翻译和多元的传播渠道,让海外读者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魅力。2014年开设的《诗刊》公众号如今已有粉丝近40万,每篇文章平均阅读量在1万左右。诗刊社微信平台的创立,强化了纸媒和读者的沟通交流。据公众号编辑彭敏介绍,诗刊社微信平台力求找到社会公众阅......
-
《上海文学》2019年12月号“新人场特辑”用年轻的眼睛看世界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19-11-28 点击:816
2019年第12期《上海文学》已印行。本期特别策划“新人场特辑”,推出一批以“90后”年轻作者为主的文坛生力军。小说部分,伍德摩中篇《凼凼转》,粤语官话勾绘出的岭南小街,一群游荡的少年,与神奇飞贼的奇妙结交,小街的兴亡与少年的成长互相交织,芜杂中绽放诗意,困苦中不乏甜蜜。牛利利中篇《迷宫里的直播》,友人的出逃如同对生活的越轨,但最终并未带来救赎。王棘短篇《离开的消逝的》,中年丧子的父母,在现实中艰辛前行,有关过去的回忆亦汹涌而来。闵芝萍短篇《白马身》,刚出狱的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