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遇见60位作家,共写文学传奇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张滢莹 发布于:2017-12-08 点击:943
思南书局概念店对每一座城市而言,书店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心脏,即使在电子阅读如此便捷的当下,书店所代表的那种沉稳的文化气息仍吸引着都市中忙碌而疲惫的人,随时为他们提供精神的栖息地。一家书店的品格,往往也是城市文化品格的印证,城市的气质赋予了书店恒常且充满地方特色的底蕴,一座城市的某家书店,往往无法轻易被复制,充满着专属于这座城市的地缘文化特色。就好比谈及莎士比亚书店时,你没法想象它开设在巴黎以外的任何其他城市——格特鲁德·斯坦因、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那些一再......
-
复旦中文百年讲坛:这是非虚构的好时代,写小说却很难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徐萧 发布于:2017-12-07 点击:920
贾平凹、王安忆、虹影、朱天心、陈思和,当这些中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一批作家和批评家坐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2月2日晚,在复旦中文百年讲坛暨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系列活动上,他们以“经验与虚构”为题进行了对谈。虚构越来越难,王安忆、贾平凹爱看非虚构文学作为一个小说家,王安忆把虚构视为最首要的任务。但她觉得这项基础性的要件却是“最难最难”的事情,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传媒非常发达。真实性的东西,本身就具有说服力,有很大的震撼力。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发生了,因......
-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程千千 实习生 章晓莎 发布于:2017-12-06 点击:834
说起网络文学,创办于1997年的中文原创作品网站“榕树下”堪称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它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让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见证了包括饶雪漫、安妮宝贝等知名作家的诞生,还一度在文化界引发了以“榕树下”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现象的全国大讨论。“当年榕树下”网络文学20年回顾讲坛现场。12月1日晚,上海陕西北路网文讲坛第11期邀请到了“榕树下”网站创始人、首任CEO朱威廉,上海网络作协会长、“榕树下”首任艺术总监陈村,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
严歌苓:芳华摇落,坚强美丽的女人们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高丹 发布于:2017-12-05 点击:875
编者按回顾2017,在文化、艺术、音乐、电影、体育领域,我们选择了8位最具话题性的跨界人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无畏向前的澎湃之心,寻新不凡的突破精神。作家严歌苓横跨写作和影视剧,她的每部作品几乎都会被改编为影视剧,今年是极具话题性的《芳华》。从《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到《芳华》,她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历史时代的女性人物,她们坚强、美丽。严歌苓也将自己感受到的时代、身份的焦虑与所偏好的人物性格不断地投射到笔下的人物身上,而《芳华》是最贴近她人生经历的作品,作品......
-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等5部作品获思勉原创奖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杨宝宝 发布于:2017-12-04 点击:693
12月3日,第四届思勉原创奖评审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经过一天的评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倪梁康《自识与反思》、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刘跃进《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5部作品获得第四届思勉原创奖。评审会场来自海内外的21位文史哲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在仔细审读入围作品的基础上,对入围参评的14项成果进行了评审。思勉原创奖于2011年由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以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
-
李云雷《再见,牛魔王》:“故乡、初心与我们的时代”
来源:中国作家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卢军 发布于:2017-12-01 点击:772
2017年11月18日,由聊城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李云雷新作《再见,牛魔王》研讨会在山东聊城举行。《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谭好哲,中国艺术研究院郝庆军、崔柯、李松睿,以及山东省作协刘玉栋、赵月斌、张艳梅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文学院院长刘东方主持。《再见,牛魔王》是李云雷新近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创作于2015年至2017年初的十七个短篇小说,作品选材多为故乡、童年和乡村故事。文如其人,小说整体风格素朴真诚,是一部体现了抒情性小说传统的延续......
-
中国网络小说出海之路:何以受海外追捧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宋宇晟 发布于:2017-11-30 点击:937
“Faster release(快点更新)!”“Story was awesome. Please don't stop translating this story(故事太棒了,千万不要停更啊)!”这是记者在起点国际网站中看到的外国网友对中国网络小说的评论。最近两年,外国人看中国网络小说似乎成了一件越来越常见的事情。同时,中国网络小说也正在走出国门。今年3月,甚至有一篇题为《中国网络小说让美国小伙戒掉毒瘾》的报道引发关注。中国网络小说如何走出这条出海之路?......
-
65岁“先锋派”作家马原:病痛缠身仍执笔从容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上官云 发布于:2017-11-29 点击:674
原标题:65岁“先锋派”作家马原,疑似患癌后竟这样选择著名作家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在熟知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来说,这是一句带有标志性意味的文学宣言,来自“先锋派”作家马原。就是这位作家,尝试用写作为文学开辟另一条路径之余,也生活得十分率性,记者、大学老师、导演……学做杂七杂八的行当都做过。在疑似患上肺癌之后,又放弃了令人羡慕的职位,搬到大山生活。他的人生经历,像小说故事一般丰富。马原成名很早。早在1984年,他就写下《拉萨河的女......
-
《上海文学》2017年12月号“新人场特辑”以青年的眼光看世界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17-11-29 点击:829
2017年第12期《上海文学》已印行。本期特别策划“新人场特辑”,继续推出一批“80后”、“90后”年轻作者的作品。小说部分,薛超伟中篇《同屋》,林远偶然看到室友徐坤的日记,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印证的蛛丝马迹,牵引出各自的生活境遇,并由此生发出人如何面对庸常生活的质询。于则于短篇《莲花》,以他人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一个既坚硬又柔软的矛盾体。崔君短篇《世界时钟》,一对男女试图摆脱平庸的日常生活,最后又不得不向生活妥协。庞羽短篇《泰坦尼克登陆》,在语言、......
-
“海洋作家”陆俊超:灵感从航海生活中来
来源:中华读书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毛乐耕 发布于:2017-11-28 点击:963
上世纪50年代成名的“海洋作家”陆俊超出生于上海,侨居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一带。童年时代他大量阅读张天翼等前辈作家的童话作品,17岁时当了海员,具有丰富的航海生活经历。他的小说都是以航海生活为背景,充满了海洋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陆俊超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名的“海洋作家”。他的小说都是以航海生活为背景,以远洋货轮上的海员为主角,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海洋生活气息,热情奔放,豪迈雄壮,题材独特,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陆俊超1928年2月出生于上海崇明庙镇的一个海员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