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广告
最新资讯
  • 2017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活动(冬季场)举行 12篇文学作品入选推荐名单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选稿:严超杰  作者:曹玲娟  发布于:2017-12-22  点击:979

    人民网上海12月20日电2017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冬季场今天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举行。本次峰会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作家协会、SMG影视剧中心主办,上海文学创作中心、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承办,上海作家俱乐部有限公司协办。在今年3月2017第一期创投峰会结束后,作家小白、姚鄂梅的小说作品分别进行了影视、戏剧版权转让协议的签订;上海文学创作中心也与上海戏剧学院签订了戏剧影视文学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两家单位还将联合进行舞台剧的孵化、制作、演出等相关工作。“上一......

  • 诗翁屠岸的另一面:君子式“老板”,淡泊身外之物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上官云  发布于:2017-12-21  点击:892

    12月20日上午,很多人前来送别屠岸。上官云 摄20日上午,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在低徊的音乐声中,李敬泽、邵燕祥等一众文学界人士前来送别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屠岸。今年12月16日,这位爱诗、写诗、译诗的老人因病去世,走完了自己94年的人生之路。屠岸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笔名叔牟,原名蒋壁厚,曾任《戏剧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等职务。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作有《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屠岸诗选》等。一生......

  • 面对“扁平”世界,小说如何保持虚构魅力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许旸  发布于:2017-12-20  点击:893

    作家王安忆、贾平凹,评论家陈思和:文学书写不能满足于复刻日常经验“写作时,我总是‘等米下锅’,常常为材料不足而烦恼,写的欲望是饱满的,但可供写作的材料却愈发紧缺。”在复旦大学不久前举办的“经验与虚构———小说大师对谈会”上,作家王安忆的一番话引发热议,似乎小说的虚构难度系数正变得越来越大。贾平凹、陈思和等作家评论家也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当下图书市场上,虚构类图书往往被一些经典纪实图书抢了风头。面对非虚构作品打出的“真实”牌,尤其是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将世界变成“扁平”的之......

  • 上海打造网络文学产业高地,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夏奕宁  发布于:2017-12-19  点击:937

    【编者按】12月14日,上海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五十条)。12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翁铁慧介绍了新出台的文创五十条相关情况。在最新出炉的“上海文创50条”中,网络文学是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经过近20年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创作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上海始终保持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优势。目前上海的网络文学占全国原创文学市场的比重达......

  • 莫言珠海开讲《我的文学路》 自称余光中粉丝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严超杰  作者:邓媛雯 印兴  发布于:2017-12-18  点击:817

    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院长张明远(右)为莫言(左)颁发聘书。蔡旻俊 摄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了,金砖国家高端文学论坛15日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开幕,莫言面对千余学子作了《我的文学路》的演讲,并现场赋诗一首。莫言说当天早晨参观北师大珠海分校校园时,听说8月的台风刮倒校园一千多棵大树时,他说:“有时候风也是个坏东西。”回忆自己写过有关的风的诗作后,莫言现场为该校赋诗一首:“乡愁是台风/树枝在外头/树根在里头/但只要树根在里头/就不愁再出头……”。莫言认为,写诗要充满激情......

  • 诗人余光中逝世:“白首重来似故乡”

    选稿:严超杰  作者:文学报  发布于:2017-12-15  点击:935

    据新华网消息,诗人、文学家余光中昨日病逝,享年90(虚)岁,其代表作《乡愁》《白玉苦瓜》等曾广为流传。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事业,是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因为《乡愁》一诗被广大读者所认识的余光中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大学时期就读外文系的他,还没毕业就在文学刊物上投稿诗作,受到梁实秋赏识后出版诗集处女作《舟子的悲歌》。梁实秋曾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今年10月2......

  • 莫言:我们这代作家写的农民,应该比鲁迅写的更丰富

    来源:凤凰文化  选稿:严超杰  作者:冯婧  发布于:2017-12-14  点击:1843

    活动现场2012年12月10日,荣获诺奖的莫言与陈思和、曹元勇一道,参加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颁奖仪式。在大雪纷飞的北欧,滞留机场的莫言想,如果能把这大雪挪到常年干旱的家乡高密多好啊。颁奖当天,诺奖委员会秘书的女儿刚刚出生,这让他想起归葬于大地、在迁移中最终荡然无存的母亲的尸骨。如果说,十个小时的飞行距离让莫言感受到了世界对于渺小个人的无限广袤,生命的轮回则彰显了个体内部的断崖与纵深。五年之后,斯德哥尔摩加冕之旅的原班人马齐聚思南公馆,与读者们一同分享“中国文学传......

  • 中国话剧:拥抱新时代 勇当弄潮儿 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座谈会

    来源:光明日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韩业庭  发布于:2017-12-13  点击:930

    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12月11日,文化部与中国文联共同在京举办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座谈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以及徐晓钟、濮存昕、宋国锋、王志洪、白皓天等话剧艺术工作者,共同回顾中国话剧走过的110年光辉历程,探讨新时代中国话剧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不忘艺术初心 牢记艺术使命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徐晓钟指出,中国话剧110年的历程,形成了有我国历史特点的传统,即战斗的传统;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 缅怀范伯群先生:他用一生“填平文学雅俗鸿沟”

    来源:苏州日报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7-12-12  点击:1188

    图片来自“姑苏文化名家范伯群工作室”微信公众号12月10日上午7时35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首届“姑苏文化名家”范伯群先生因病在苏州逝世,享年86岁。惊闻范老逝世的消息,“范门子弟”、苏州大学的领导都前往送范老最后一程。“范老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拓荒者,苏州大学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赶至位于杨枝新村的范老家中表示沉痛哀悼。作为范老的弟子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认为,范伯......

  • 纪念《收获》创刊60周年:写作就是回家,文学就是家园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沈河西  发布于:2017-12-11  点击:998

    1957年,巴金和靳以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份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六十年一甲子,这份刊物构成了大半个中国当代文学史。12月9日下午,“文学家园——庆祝《收获》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收获》所在地上海市作家协会举行。莫言、贾平凹、苏童、余华、王安忆、格非、阿来、迟子建等近六十位中国重量级作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份中国最有名的文学刊物的六十岁生日。纪念仪式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在致辞中说到,“似乎《收获》有一种暗示,暗示着生活当中再怎么变化,都有不变的东西。我们作者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