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文学》2019年1月号全明星阵容“短小说特辑”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19-01-04 点击:1132
2019年第1期《上海文学》已印行。本期推出一组短小说特辑。莫言新作《一斗阁笔记》,十二篇短小说,每篇仅数百字,写家乡高密,有古代传说,有童年记忆,也有形形色色的乡间人物故事,亦真亦幻,亦古亦今,庄谐相融,悲喜交加,精短的文字中蕴涵着智慧。不同于古代笔记体小说,这是一个当代作家对家乡,对土地,对生命,对世俗人性的描画和思考。王蒙《地中海幻想曲(又一章)》,洋溢生机勃勃的气息,剖示的人物心境,既有世道沧桑,更有强烈的生命活力。小白《透明》,扑朔迷离的情节,出乎意料的人......
-
既是砥砺,也是幸福 ——2018年原创儿童文学的一种观察
来源:文艺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赵霞 发布于:2019-01-04 点击:978
▲在当代儿童小说的艺术探索中,一方面是朝向个体的“小”历史不断得到新的关注、开掘;另一方面,一种面向“大”历史的书写和表达的冲动,始终不曾消退。▲原创儿童文学在运用一个有长度的叙事过程表现特定的生活和情感内容方面,多了些“铺天盖地”的努力,少了些“惊心动魄”的力道。▲多年来,儿童文学努力克服着“成长”书写中虚幻的理想主义,《星鱼》进一步提出,如何在虚幻的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生活主义”之间,寻找通往“成长”的更好路径。▲在一切传统文化题材的儿童文学写作中,除却传统文化自......
-
赵丽宏:我是在写作中,慢慢寻找回到童年的路径
来源:上观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徐芳 发布于:2019-01-03 点击:1020
摘要:虚构与非虚构两说,但这肯定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无疑。徐芳:大家都知道您是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我还知道您其实写过小说,甚至是电影剧本,几乎很少有您不涉足的文学领域;从2013年始,您写了三部曲:儿童文学的长篇《童年河》《渔童》《黑木头》,这说明您是能够回到童年,并保持一颗童心的作家,但童年的魅力,或者不仅仅在于童年本身,也可能是对人类精神家园书写的一种理想和渴求吧?赵丽宏:确实,我是能够回到童年,并保持一颗童心的写作者,其实这并不容易。我也是在写作中,慢慢寻找回到童年......
-
“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华语文学网 发布于:2019-01-02 点击:23538
为倡导作家关注并书写当下社会生活,推动现实生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纪实》电子刊拟与上海安佳动拆迁公司联合举办“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一,大赛从2018年12月30日起接受来稿,截止日期为2019年11月30日。参赛稿件要求为原创作品,内容要求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生活,字数要求3000字至15000字,只接受电子版本。参赛作品请发入《上海纪实》电子刊稿件邮箱(shanghaijishi2015@126.com),请在标题栏注明“永业杯”。......
-
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蒋萍 刘海波 发布于:2019-01-02 点击:896
“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报春燕、晴雨表和方向标。1978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表,预示着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学的新时期的到来。”在浙江安吉余村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报告文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朝全表示,以余村群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为题材创作的《那山,那水》,证明了“两山”理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所起到的巨大历史推动力,余村的变化正在开启美丽中国的“新时代”。为时代立存照 为历史留清......
-
冯骥才“重返小说”:从单筒望远镜里看见什么?
来源:中国作家网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8-12-29 点击:970
冯骥才先生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是继《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之后的“怪世奇谈”四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酝酿时间最长的一部。2018年12月28日下午《单筒望远镜》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单筒望远镜》的写作计划已频繁出现在冯骥才的各种访谈中,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沉淀,《单筒望远镜》终于浮出水面,并且呈现出穿越历史文化时空的厚重面貌。《单筒望远镜》的创作,起源于冯骥才对上个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也延续了他对民族文......
-
主题出版如何做出彩?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交出这样一份答卷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徐明徽 发布于:2018-12-28 点击:969
东方潮涌,奋楫者先。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上海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创造了一个个改革奇迹。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的出版界也出版策划了一系列有着思想性、艺术性的力作。12月27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共同举办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出版座谈会”,出版界人士围绕上海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方面辉煌成就的图书,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
-
走过65年的《上海文学》:当代文学史的每个节点上它都在场
来源:上海文学(微信公众号) 选稿:严超杰 作者:崔欣 发布于:2018-12-27 点击:939
2013年末,《上海文学》杂志庆祝创刊60周年时,曾有人提出异议,觉得以刊名定为《上海文学》为起点,刊物的历史并没有那么长。刊物其实就像一幢老房子,尽管大门上招牌更替,但房子始终还是那幢房子;也像一个人,有过许多化名,变过几次面目,但人依旧还是那个人。《上海文学》的起点,是1953年1月创刊的《文艺月报》,主编为巴金先生,副主编为黄源和唐弢。创刊号《编者的话》称:“《文艺月报》主要以反映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推动各地的文艺工作为方针,以第一发表作品,第二登载理论批评为方案......
-
中国出版事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来源:中华读书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陈香 发布于:2018-12-26 点击:916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在一份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单之下,转企改制后的中国出版业的深化改革,才正刚刚启幕。产业规模是文化实力和影响力提升的基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是过程,是手段,而非目标,如何以产业规模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才是中国出版业改革的“深水区”。子曰,四十,不惑。当中国的新闻出版业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洪流进入到第四十个年头之时......
-
90万字小说《应物兄》,写了整整13年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许旸 发布于:2018-12-25 点击:1649
为了拿下这部小说,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三次北上找李洱约稿;小说原始版本200万字13年里写坏了3台电脑;评论家程德培、王鸿生各写下近3万字书评……《应物兄》的曲折、郑重、焦灼,让昨天在上海作家协会举办的研讨会,更接近于文学圈的小型狂欢。约30名评论家齐聚,不等主持人“点名”,争相抢话筒倾诉被小说打动的地方,说到激烈处,争辩几个回合——很少看到一部当代长篇小说在阅读体验中投下如此庞大的涟漪。《应物兄》最终成稿近90万字,首发于今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刚由人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