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琥珀》:大河历史中,写有温度的生命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罗昕 实习生 刘欣雨 发布于:2019-07-19 点击:951
筹备七年,写作三年。全书80多万字,1100多页……麦家如此评价《琥珀》这部小说:“从开始的畏惧到着迷、敬佩,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旅程,像25年前登5237米的甘巴拉。我感谢这样的相逢,感谢自己一生中有这样的攀登。”《琥珀》繁体版出版于2018年10月,年底即获评《亚洲周刊》2018年度十大小说。今年5月,《琥珀》简体版由凤凰联动出品、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三册。整篇故事的时间跨度超过100年,涉及三大洲40多个城市,是近年来少见的超长篇小说。7月13日,《......
-
日本令和年代首届芥川奖、直木奖揭晓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选稿:严超杰 作者:张知依 发布于:2019-07-18 点击:893
2019年7月17日,日本揭晓了新一届芥川、直木双奖。这也是令和年代首届芥川、直木双奖。《穿紫色裙子的女人》获第161届芥川奖的作品是《穿紫色裙子的女人》,作者今村夏子。小说讲述了“黄色开衫女”对“紫色长裙女”展开异常人类观察,新书介绍里是这么说的:“我家附近经常能见到一个穿紫色裙子的女人,她喜欢在常去的面包店买上一只夹心面包,带去公园最深处的长椅上坐着吃。“紫色长裙女”在我们这一带非常出名,有许多关于她的谣言,就连孩子们也喜欢捉弄她。我对这个陌生女子无比好奇,想和......
-
七十载:与祖国人民共同走过 ——庆祝中国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
来源:文艺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文艺报 发布于:2019-07-17 点击:845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始终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着丰厚滋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事业中,革命的进步的新文学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为团结人民、改造社会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迎着新中国诞生的曙光,中国文学工作者和作家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中国作家协会从诞生之日起......
-
叶辛:共和国与我的创作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叶辛 发布于:2019-07-16 点击:710
我出生于1949年的10月,今年70岁了。由于我和共和国同龄,到了国庆逢五、逢十的年份,总有媒体来采访并提出一些问题。其中有几个问题,几乎是经常被问到的,那便是:在我人生中,哪一个国庆节最难忘?记忆最深刻?我常常不假思索便回答,是1979年的十一国庆节。那一年的十月,我在乡间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风凛冽》《蹉跎岁月》的草稿,《风凛冽》是7月写完的,《蹉跎岁月》是10月写完的。正是在十月里的最后一天,我领到了调进省作家协会第一个月的工资:28元整。更主要的是,1979年......
-
春华秋实七十年 薪火传承谱新篇 ——作家评论家畅谈70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
来源:文艺报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9-07-15 点击:90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文学在一代代作家的努力下不断繁荣发展,文学的薪火越烧越旺。在中国作协即将迎来70岁生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知名作家、评论家,他们为70年来的中国文学成就和当前文学的良好发展形势感到欣喜,也期盼有更多的优秀作家、精品力作涌现,推动我国文学更好地从“高原”走向“高峰”。评论家张炯说,70年来,我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戏剧等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出现了既有主旋......
-
“我一生只有一张工作证” ——访编辑家、作家周明
来源:文艺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任晶晶 发布于:2019-07-12 点击:904
夏日午后,室外阳光热烈明晃,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一层的办公室里,浓荫下的窗户间,却有丝丝凉风穿过。下午两点,编辑家、作家周明如约而至,步伐轻健、笑容明亮,丝毫看不出已是85岁的高龄。周明笑言,“是文学给了我支撑,给了我力量。”周明上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就进入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50多年中国文学的风雨兼程,他亲历了;50多年重要作家的春华秋实,他亲见了。他说,“我一生只有一张工作证,就是中国作协的工作证,并也为此感到无比荣光。”做编辑,要愿为人梯“在......
-
《海外华语小说年展》:今天的海外华语文学还写乡愁吗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罗昕 刘欣雨 发布于:2019-07-11 点击:1040
活动现场移民文学是全球飘散的蒲公英文学,团状花丝随风飘散,越洋生根,萌发出花葶上新的绒冠。无数华人作家笔耕不辍的努力共同促成了海外华语文学井喷式发展的蓬勃盛景。7月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游于尘外协办的普鲁斯特下午茶第十期“母语的海外孤星——《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在上海外滩举行。旅美作家夏商化身“策展人”,与作家、评论家、出版人和高校学者一起探讨海外华语文学佳作及其发展现状。读者仿佛移步纸上展厅《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下文简称《年展》)......
-
叙事诗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很好的载体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钟菡 刘珈辰 发布于:2019-07-10 点击:798
花木兰住在福建土楼中,化着宛如出土文物的额黄妆,打着太极拳,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日前迪士尼发布了真人电影《花木兰》的首支预告,立刻引发热议。从预告片中可见,电影的确拍出了花木兰英姿飒爽、奋勇杀敌的一面,但匪夷所思的场景、妆容等问题又让不少国内观众出戏。外国人对木兰生活环境、时代的误读是否来源于诗歌文本翻译?《木兰诗》在国外的电影化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哪些思考和启示?外国译者感兴趣的是故事由众多中国影星出演、即将于2020年上映的《花木兰》是1998年上映的同名动画的......
-
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大桥》:中国造桥人的颂歌
来源:人民日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张陵 发布于:2019-07-09 点击:728
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的新作《大桥》(漓江出版社)选择港珠澳大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作为书写对象,生动讲述中国造桥工程师们的感人故事,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为民族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中国造桥人的英模形象。这些中国工程师建造的是一座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桥,一座对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桥,将在根本上推动港珠澳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大变化,扩大这个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力,同时,也是一座挑战当代世界建桥工程技术难度的大桥,特别是核心和关键工程——岛隧工程,其技术难度当世绝无仅有。《大桥......
-
宫崎骏告诉我们,成长是辆有去无回的列车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陈熙涵 发布于:2019-07-08 点击:966
《龙猫》剧照《千与千寻》剧照《魔女宅急便》剧照18年后,很多人表示自己在重温《千与千寻》时的感受和视角与小时候不同了,18年足以使一个人长大,18年也足以检验一部作品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优秀的故事,是常读常新的。6月21日,这部18年前在日本上映的电影被引进国内,迄今为止获得4.2亿元票房。童年里,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寻看《千与千寻》,对这个故事一半人看得是懵懵懂懂,只觉得这个叫宫崎骏的人很厉害,究竟厉害在哪,却说不清楚;长大后,才知道宫崎骏的动画片从来就不是单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