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广告
最新资讯
  • 两会专访阿来:文学要把社会更宽广的东西写出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何瑞涓  发布于:2017-03-08  点击:628

    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相继发布了小说《三只虫草》《蘑菇圈》和《河上柏影》,被称为“自然三部曲”或“山珍三部”,写的是虫草、松茸和岷江柏,都是生长在青藏高原、又被当今的消费社会过度消费的植物。阿来的议案也和环保有关,2013年呼吁维护生态安全“底线”,2014年为推进自然保护区立法支招,去年的议案则涉及野生动物、珍稀植物的保护。2017年两会,阿来的焦点放在了哪里?最重要的公平是教育公平“今年我的关注点换了。”阿来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他关注的是边远地区教......

  • 首届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召开:文学IP的价值从未被低估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陈晨  发布于:2017-03-07  点击:788

    作家小白(右二)与主办方洽谈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与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上海文学影视创投峰会3月6日在市作协举行。本次峰会旨在挖掘优秀的本土文学作品并促成其影视化。        作为拥有丰富文学资源的上海市作协,此番主动介入影视创作前端。以往作家们大多是等着影视版权方找上门来谈版权购买与合作,此次作协“主动出击”,推介作品全部由《上海文学》、《收获》、《萌芽》、华语文学网和云文学网等相关“文学阵地”经专家评审后选出。......

  • 《朗读者》的朗读亭来沪首日受热捧,上海阅读春天再度来临

    来源:澎湃新闻  选稿:严超杰  作者:罗昕 成欢欢  发布于:2017-03-06  点击:837

    这个周末,由央视综艺《朗读者》线下应运而生的“朗读亭”来到上海图书馆。读者可自行准备喜欢的读物,不限体裁、不限语言,在设有专业录音设备的“朗读亭”里进行3分钟的朗读。         该活动将从3月4日延续至3月7日,每天上午十点开始,下午五点半结束。央视《朗读者》节目组会进行全程录制,并从中挑选最感动人心的朗读者,参加央视节目录制。        3月4日是活动第一天。上午十......

  • 曹禺经典话剧《原野》为重修后的上海大戏院揭幕

    来源:文汇报  作者:童薇菁  发布于:2017-03-03  点击:670

    原标题:74年老戏院华丽转身,复兴中路再添文化地标 曹禺经典话剧《原野》为重修后的上海大戏院揭幕经过3年多的装修改造,历经74年变迁的上海大戏院将在3月底重新开张,开幕大戏为曹禺先生的经典戏剧作品 《原野》。这是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原野》 再度于上海大戏院登台演出。从3月31日起,导演何念将带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年轻演员们以全新的形式再度打开这部戏剧作品,回望戏院悠久深厚的历史。位于复兴中路1186号的上海大戏院可谓历经沧桑,几番沉浮。1942年,它由外侨集资建成,......

  • 上海文坛最年长作家罗洪走了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发布于:2017-03-02  点击:637

    百岁时的罗洪3月1日,记者从上海市作家协会获悉,上海文坛最年长的作家罗洪,因病于2月27日凌晨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安详离世,享年108岁。作为“五四”一代中最后一位女作家,罗洪见证了中国新文学百年历程,在评论界看来,她的小说作品避开了“滥情”,相当朴素简洁,同时也突破了当时女性写作“闺秀派”的“婉约纤柔”,在题材和内容上,更为广阔和多样。曾多次拜访罗洪的作家、藏书家韦泱说,进入晚年后,罗洪总婉谢一切祝寿之意,她不事张扬,更不喜喧闹,惯于按照自己每日的习性与节拍,平静地生......

  • 1990-2017上海作协首届诗歌青创班作品朗诵会传递诗情

    来源:上海作家(微信公众号)  作者:火俊  发布于:2017-03-01  点击:856

    早春二月,上海图书馆也迎来了诗歌的早春。2月26日下午,“致敬青春·1990-2017上海作协首届诗歌青创班作品朗诵会”在上海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举行。本场朗诵会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参加朗诵会。朗诵会还就当下的中国诗歌圈生态、90年代与现在的诗歌写作差异、诗歌是精英的还是大众的等问题对进行了探讨。本次朗诵会按出场次序先后选用了陈东东、喻军、程庸、谢聪等诗人的作品;电影演员和朗诵家梁波罗、陆澄、陈少泽等也来到现......

  • 2016年华语文学英译:数量明显增长,题材更趋广泛

    来源:文学报  作者:施东来  发布于:2017-02-28  点击:1010

    自2003年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David Damrosch出版《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到今天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Damrosch在书中借力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家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构想,成功地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二十一世纪重新激活了比较文学领域对跨文化跨时空交流的探索,将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全新的阅读模式带入到大众视野中。与比较文学不同的是,世界文学不强调对不同文艺作品的点状深入对比研究,也不要求参与者深谙多种语言文化传统,它似乎更注重将研究者和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阅读的广......

  • 《上海文学》2017年3月号 林那北中篇《双十一》“蚁民”的双重困局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17-02-27  点击:1046

    2017年第3期《上海文学》已印行。林那北中篇《双十一》,描写一对生活窘迫的年轻夫妻,丈夫让妻子当“婚托”赚取外快,在和各种男人的周旋中,事态的发展渐渐失去了控制,夫妻俩陷入金钱与情感的双重困局。常小琥中篇《摔跤手》,出狱后落魄的摔跤手,无奈到拆迁队讨生活,恰遇同为摔跤手出身的钉子户。小说有中年人的压力与无奈,也有英雄迟暮的喟叹,同时也是一出老北京挽歌。周嘉宁短篇《去崇明岛上看一看》,年轻人如浮云般聚散,难以定义的关系,模糊而又不失美好。沈嘉禄短篇《并蒂莲》,中年男......

  • 《思南文学选刊》面世,看机器人写小说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莫琪  发布于:2017-02-27  点击:839

    从2014年2月15日举办第一期活动,到2017日2月25日,思南读书会走过了三年,举办了165期,共邀请到了430多位海内外知名作家、学者。2月25日,思南读书会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活动,这一次为了它自己,以及它的作品《思南文学选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先生、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先生、中共上海市黄埔区委书记汤志平先生,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先生等出席了活动。思南读书会三周年活动定于下午两点开始,但一点起已有读者自发在场外排起队,有些人手中拿着一本崭新......

  • 余光中自选自译诗集大陆首次出版,最新也是最后的《守夜人》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林夏  发布于:2017-02-24  点击:724

    近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自选自译诗集《守夜人》首次在大陆出版。《守夜人》,余光中/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3月版。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入选中学教材的这首《乡愁》,很多人都曾会背诵过,大陆也从1980年代开始,就出版了不少余光中的诗集、诗选,但出版余光中自选自译诗集,这在大陆还是第一次。        《守夜人》曾在中国台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