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图最新力作《别了,日耳曼尼亚》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丛山 作者:吴敏 发布于:2014-04-28 点击:752
学者作家的最新力作《别了,日耳曼尼亚》长篇小说《别了,日耳曼尼亚》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批评家王宏图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两年旅欧生活的经历对他的视野、精神意识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品体现了作者日趋成熟的写作技巧上,尤其是叙事进程有意识地渗入了节奏感。故事发生在上海和德国北部的一座城市中:在上海的生活,人物众多、线索纷繁,目不暇接的事件渲染了不安、焦躁的情绪;青年男女间关于忠诚与背叛的欲望陷落,父子之间沉默、僵持的心灵撞击,中年夫妻淡漠却又......
-
我们可以免费阅读马尔克斯吗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丛山 作者:封寿炎 发布于:2014-04-28 点击:661
日前,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辞世,引发一片惋惜和哀悼之声。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对于当代中国作家和读者均具巨大影响力的文学巨匠,其作品迟至2011年才有正式授权的中文版本。此前其作品巨大的阅读量,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说,都难算“合法阅读”。 对于马尔克斯,中国读者并不缺乏敬意。读者从网络免费下载未经授权的作品,或者购买廉价的盗版作品,这很有可能只是出于一种习惯:知识具有普惠性质,可以免费或者低价获......
-
王蒙:最好的东西,我还没有写出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 选稿:丛山 作者:张嘉 发布于:2014-04-28 点击:726
近十年创作超过之前50年的创作总和 《王蒙文集》昨天发布 以《青春万岁》开始文学生涯的王蒙印证了“青春不老”。尽管已经80高龄,但却仍笔耕不辍,创作力惊人。昨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王蒙文集》发布暨新书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王蒙、何西来、管士光、毕淑敏、何建明等出席了活动。王蒙表示,自己还要努力学习和写作,“最好的东西,我还没有写出来。” 王蒙自1953年开始创作《青春万岁》至今,文学......
-
“我们”就是社会
来源: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作者:雪漠 发布于:2014-04-28 点击:844
今天,我碰到一件怪事:一个青年推着一辆载着大油桶的自行车,在我前面走着,车子忽地倾斜了,向路边倒去,青年吃力地扶住车子,想把油桶扶好,但那桶太重了,车子始终倾斜着,青年显得手足无措。见状,我急忙跑过去,说:“同志,我帮你把车子扶好吧,你好收拾一下油桶。”谁知他两眼一瞪,气势汹汹地对我说:“不收拾!”“可你的油桶斜了。”“斜就斜!”说罢,他狠狠地瞪了我几眼,摇摇摆摆地推上车子,往前走了。我那火热的心,为啥会换来这样的冰冷和刻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觉得,想帮助一......
-
杜宣与《文学报》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丛山 作者:李连泰 发布于:2014-04-26 点击:1675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二排左四)访问文学报,杜宣(二排 左三)、刘金(二排左五)及报社工作人员同她合影留念 。杜宣是《文学报》创始人之一,当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坚持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剧本、散文和诗作。今年是杜宣诞辰100周年和逝世10周年,谨作本文,以示纪念。 当人们从十年浩劫的噩梦中醒来,文艺的春天生机盎然,中国的当代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枝繁叶茂的新时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1981年初,年届花甲的......
-
上海研讨李伦新随笔集《船行有声》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丛山 作者:张滢莹 发布于:2014-04-26 点击:738
日前,作家李伦新《船行有声》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召开,除多位评论家、好友到场外,九旬高龄的钱谷融先生也赶来表示了祝贺。这部以他多年曲折经历为主要内容而形成的随笔集在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看来“是口述史形式,又比口述史沉重,多些思考,思考历史中他所在的位置”。其中许多故事,王安忆曾听李伦新亲口讲述,她也曾在 《老李和他的习作》一文中提及,无论作为知识分子,还是领导干部,李伦新始终有着一种文学青年的精神和心情。“这么多年写作、工作,又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他的心境......
-
中国当代文学标准何在?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选稿:丛山 作者:蒋楚婷 发布于:2014-04-26 点击:773
中外专家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 中国小说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过于冗长,似乎不知见好就收的道理。为什么中国作家那么爱写那么长的小说?为什么要加入那么多的描述,甚至是芝麻小事的细节,把小说变成文学百科全书?”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如是说。“中国小说的篇幅太长,吓住了出版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比喻?多余,太罗嗦,德国读者接受不了。”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高立希的讲话有着相同的观点。他们的话无疑给因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自信膨胀的很多中国人以迎头一击......
-
曹文轩:"读不懂"鲁迅应检查当下阅读语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丛山 作者:上官云 发布于:2014-04-25 点击:778
作家曹文轩:“读不懂”鲁迅应检查当下阅读语境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23日下午,为纪念“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以“静心·阅读”为主题的京版集团第12届读书讲坛活动在北京市举行。嘉宾、著名作家曹文轩着重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大家应多读有“文脉”的书。同时他对“读不懂”鲁迅的说法进行反思,认为“也要检查一下我们目前的阅读语境”。 据了解,当日“北京五中......
-
首部两岸作家共同创作并署名的长篇小说引起关注
来源:中华读书报 选稿:丛山 作者:夏琪 发布于:2014-04-25 点击:1264
4月18日,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原乡》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这是第一部两岸作家共同创作、共同署名的长篇小说,体现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创新成果。与会专家对《原乡》全新的创作模式表达了期许: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作家,共同书写两岸共同关切的故事——关于故乡,关于亲情,关于爱。《原乡》描写上世纪80年代,台湾老兵突破当局重重封锁,踏上漫漫归乡路的悲欢离合,讲述了从两岸隔绝到台湾当局开放探亲的特殊年代里,两岸亲人之间日夜思念、隔海相望的感人故事。《原乡》......
-
首部两岸作家共同创作并署名的长篇小说引起关注
来源:中华读书报 选稿:丛山 作者:夏琪 发布于:2014-04-25 点击:747
4月18日,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原乡》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这是第一部两岸作家共同创作、共同署名的长篇小说,体现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创新成果。与会专家对《原乡》全新的创作模式表达了期许: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作家,共同书写两岸共同关切的故事——关于故乡,关于亲情,关于爱。《原乡》描写上世纪80年代,台湾老兵突破当局重重封锁,踏上漫漫归乡路的悲欢离合,讲述了从两岸隔绝到台湾当局开放探亲的特殊年代里,两岸亲人之间日夜思念、隔海相望的感人故事。《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