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杜宣与《文学报》

杜宣与《文学报》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丛山  作者:李连泰  发布于:2014-04-26  点击:1440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二排左四)访问文学报,杜宣(二排 左三)、刘金(二排左五)及报社工作人员同她合影留念 。


杜宣是《文学报》创始人之一,当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坚持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剧本、散文和诗作。今年是杜宣诞辰100周年和逝世10周年,谨作本文,以示纪念。

  当人们从十年浩劫的噩梦中醒来,文艺的春天生机盎然,中国的当代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枝繁叶茂的新时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1981年初,年届花甲的杜宣和峻青、哈华、姜彬、刘金、栾保俊等六位老作家一起,在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同志的全力支持下,创办了我国首份大型文艺综合类报纸《文学报》,受到了新老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正如茅盾在创刊词中所言:“我认为《文学报》在我国文坛上是一个创举,是解放思想、齐奔四化时代的产物,因此,我欢迎《文学报》的创刊。”

  我是最早进文学报参与筹办与编辑工作的人员之一,几乎亲历了创办时期的全过程。起初,报社地址都没选定,杜老和峻青等六位编委,临时就在巨鹿路空军招待所17号楼里办公,仅有的几张办公桌还是哈华从《萌芽》杂志借来的,连来往的信件还得每天到静安寺邮局的信箱里去取。就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尽管他们年迈体弱,依然以惊人的毅力,筹划创刊,组织采编,乃至出版印刷发行,无论巨细,事必躬亲,仅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一份对开四版的 《文学报》 创刊号,终于在1981年4月2日面世,首期发行量就达10万份。

  《文学报》的创办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出报初期,几位编辑记者常常是通宵达旦地工作,而杜老往往陪伴到深夜,直至签完付印大样才离开。随着编辑记者力量的扩充,报社的总体结构日趋完善,社址也从巨鹿路迁至余庆路,最后选定在新华路,一年三迁,见证了《文学报》初创时期的艰辛和自我完善的全过程。

  凭借着杜老和编委们的威望和人脉,名扬中外的老作家纷纷为 《文学报》 撰稿,杜老经常将作家寄给他的稿件转交给我们,并嘱咐,审稿以稿件质量和版面要求为准,意思是不要以为是杜老转来的稿件就一定要发。当然,杜老转来的大多是老作家的大作,有的还是杜老亲自约的稿件,刊登率自然比自由来稿要高得多。更为难忘的是新华路报社的客厅里,经常有中外著名作家光顾,大凡知名的作家几乎都到过 《文学报》,这对我们年轻的编辑来说,无疑是个学习的好机会。记得仅在一天里,就接待了李国文、陈冲、汪浙成、陈忠实、王小鹰、陆星儿、沈乔生等十多位作家,当晚,赴东京参加国际笔会的中国笔会代表团刘白羽、朱子奇、邓友梅、金坚范等,在夏征农和杜宣的陪同下,来报社做客,并与编辑部的同志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详细询问了报社的工作情况,勉励 《文学报》 积极促进文艺界团结,扶植文学新人,使它真正成为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和报道国内外文坛信息的窗口。

  不仅是中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的著名作家,国外的知名作家也常到《文学报》作客。如希腊作家阿西马科波洛斯和杜老用英语亲切地交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罗马尼亚作家代表团一下火车,便迅速来到文学报社,与杜宣、菡子等会见并交流了两国的文学创作;此外,记得还有日本俳人协会代表团、日本文学评论家尾崎秀等等,都先后来到《文学报》,成为《文学报》的座上宾。一时间,《文学报》宾客满堂,“谈笑有鸿儒”。

  国际文坛上著名的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来到文学报社,更给她以回家的感觉。她刚坐定,杜老就对她说: “这儿在座的有作家、诗人、评论家、编辑、记者和工作人员,本报的同志都在了,我们真诚欢迎您。我向您坦白交代,这个会议室,是为了您来,昨天才打扫得这么整洁的。”韩素音带着微笑的目光环顾四周,打趣地说: “谢谢,不过,你们应该让我一块儿来打扫呀,我擦地板是很内行的。”一句话逗得满堂大笑。席间,韩素音向大家介绍了国外的出版情况,并一一解答大家的提问。她最后说:“我依靠我自己奋斗。不依靠什么组织,不当大学教授、学者。当我老了,写不出了,我就去教书,当顾问。”杜老接上说:“你老了,我们聘请你当 《文学报》 顾问。”韩素音激动地说:“是的,我愿为中国投资,为你们,为中国。”杜宣赞赏道:“你是海燕,飞向四大洋、五大洲,冲破狂风暴雨。春天到了,又飞回来了,带来很多信息。”是的,韩素音身在海外,她的根在中国。临别时,韩素音掏出100美元,要求订阅全年《文学报》。

  杜老在《文学报》度过了创刊后的鼎盛时期,印数达到26.8万份,发行33个国家和地区。至今,《文学报》的同仁都在深深地怀念他。


  (作者为本报原总编助理、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