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维护防汛救灾网络秩序倡议书
发布于:2023-08-14 点击:1189
近期,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多地出现居民被困和人员伤亡情况,全国各地救援力量迅速集结,驰援防线救灾一线,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在当前全国齐心聚力、携手救灾的特殊时期,个别网民编造传播涉灾情虚假信息、挑动地域对立歧视,严重扰乱网上舆论秩序,干扰妨碍抗险救灾工作。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全力维护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全力救灾恢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的网上主旋律,切实成为防汛救灾的参与者、助力者,现发出如下倡议: &n......
-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顺利闭幕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23-12-06 点击:33
——出版主题诗集“诗,面对人工智能”12月5日,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顺利闭幕。当日上午,与会嘉宾参观巴金故居。下午,在普陀区万里街道举办“诗风万里”——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嘉宾社区交流会。晚7时30分,在杨浦区蓝蕉·梦工坊举行“极星焞耀,骊诗远方——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闭幕式。新汇集团上海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相关主题诗集《诗,面对人工智能》。尼日利亚诗人沃莱·索因卡荣获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诗歌大奖。本届诗歌节邀请了国内外二十多位有影响的诗人,包括著名外国诗......
-
百无所好乐伴书
作者:王伟 发布于:2023-12-05 点击:18
议事堂“肉搏”与政治话剧我观电视新闻,每每看到台湾“立法院”中,两派议员闹成一团,甚至拳脚相加、“肉搏”一场、皮鞋与簿本齐飞的情景,总是感慨系之。何以堂堂文明人士,为一己政见,即置民主原则于不顾,竟效街头泼妇小人之举。这番“民主政治”,怎能让我等心向往之?议事堂上大打出手,其实也非我“神圣领土”“不可分割之一部分”的专利。常有“剽窃”我中华文明之举动的大韩民国,也有此陋习鄙行。前不久的电视新闻中,就有上演过,情形相似,容不赘述。我这人立场不怎么坚定,虽然对大雅之堂的......
-
2023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隆重开幕
来源:上海文学 发布于:2023-12-02 点击:139
——《上海文学》举行“诗,面对人工智能”特刊首发式暨诗歌论坛 12月2日上午,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在徐汇区的徐家汇书院开幕。上海国际诗歌节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宣传部主办。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以“诗,面对人工智能”为主题,体现中国新诗当下的文学高度。 开幕式上揭晓了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诗歌大奖评选结果,尼日利亚诗人沃莱·索因卡荣获本届“金......
-
武康大楼记事
作者:王伟 发布于:2023-11-29 点击:41
上海是一座怀旧的城市,许多沉寂了几十年的东西,机缘巧合之下,像是被人从箱底抖搂出来,晾晒粉饰一番之后,倒焕然一新了。武康大楼就有这种命运,在它差不多进人耄聋之年时,突然又红火起来,几乎成了上海的地标之一。至少,大楼所在的那个区,把它的形象,显摆地印在各种的宣传品上。武康大楼暴得大名,因为它是如今名声如日中天的邬达克的杰作,因为它里面几十年住过许多文化名人,比如孙道临(其实,孙道临和王文娟住在大楼东侧的那栋五层新楼里),也因为它确实是远近体量最大、一度也是最高的宏伟建......
-
名编论辑——汪惠仁访谈录
来源:中国作家 发布于:2023-11-29 点击:31
1、汪老师,您是什么地方的人,家乡和童年对您的编辑生涯和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我的老家在安徽潜山。原来不怎么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的职业选择和故乡、家族的关联。但是,现在看,这样的关联不仅存在,而且值得我自己好好回忆和思索。我的父母都是老师。我眼里的父亲,堪称教育家,他是比较早的语文特级教师之一,他当年提出的把语文课教成“人课”的想法,曾在教育界颇具影响,更重要的,他在五十年代已经是个诗人——当然,之后成为专业教师。我在很小的时候,曾经偷偷翻看......
-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上海文学 发布于:2023-11-21 点击:111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将于2023年12月2日拉开帷幕。本届诗歌节的主题为“诗,面对人工智能”, 在人类“文化共融互促,走向辉煌未来”的历史文明发展大背景下,以诗歌为载体,体现了中国新诗当下的文学高度,并对于诗歌历史,以及处于当下高科技时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进步的社会人文环境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文领域的结合,助力人工智能赋能文学及诗歌创作,在更为清晰认识到诗歌艺术本质与精华的同时,重新审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思考人类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等重大命题......
-
第十届“禾泽都林杯——城市、建筑与文化诗歌散文大赛”揭晓
作者:华语文学网 发布于:2023-09-01 点击:940
由上海市作协、文学报社、《上海文化》杂志社主办,禾泽都林建筑与城市研究院、华语文学网承办的第十届“禾泽都林杯﹣﹣城市、建筑与文化诗歌散文大赛”日前揭晓。 贵州作家徐源的组诗《成都折叠》获诗歌 类一等奖,诗人折叠了《望江楼》《杜甫草堂》《云顶石城》《宽窄巷》四个建筑视点,直面今与昔,人与物,以及在老成都“隔着一千多年/整座城的重量/比不上长律般的茅草”意象中,捕捉到了“遗失于风沙中的乡愁”......
-
“於梨华青年文学奖”走过十年:爱国心、故乡情与文学理想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汤丹文 赵雨 发布于:2023-08-09 点击:1331
2023年,“於梨华青年文学奖”走过了第十个年头。在今年“宁波文学周”期间,第五届获奖者名单揭晓并进行了颁奖,青年作家赵挺以持续的写作、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广泛的影响力获得大奖。其实,赵挺在之前的第三届“於梨华青年文学奖”上,曾获得提名奖。近年来,他出版了《寻找绿日乐队》《南方,慢速公路》等作品。新近出版的散文随笔集《外婆的小吃店》也已发行,赵挺已然跻身国内有影响力的青年作者行列。而本次提名奖获得者王轲玮和姚丽,前者为“95后”儿童文学作家,也是该奖最年轻的......
-
“走在时间前面的声音”北外滩夜读会——暨《上海文学》70周年庆圆满落幕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上海文学 发布于:2023-05-29 点击:1802
5月28日晚,“走在时间前面的声音”北外滩夜读——暨《上海文学》70周年庆典在虹口北外滩隆重举行。 《上海文学》的起点,是1953年1月巴金先生创办的《文艺月报》。刊物历经多次更名,于1979年1月定名《上海文学》并一直沿用至今。七十年来,《上海文学》一贯坚持文学理想,追求精致、朴素、高雅、大气的刊物风貌。秉承高品位与高质量的编辑理念,以精萃的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和贴近现实生活和文学现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