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嘉定·宝山读书月”启动
来源:方早报 选稿:丛山 发布于:2014-05-26 点击:735
“2014嘉定·宝山读书月”作为嘉定、宝山两区合作举办的第六届读书月活动,被纳入市民文化节范畴。昨日,该读书月活动在嘉定秀舞台启动,策划了两区重点活动、嘉定系列活动、宝山主题活动以及数百项街镇特色活动,将以诵读、展览、体验、讲座、名著赏析、影像等多种形式开展。开幕式上,中国盲文图书馆上海市嘉定区支馆、嘉定区图书馆远香书友会也同时成立。盲文图书馆嘉定支馆将在总馆资源支持下,为嘉定区盲人读者提供盲文电子资源、有声资源、大字本资源、数字资源、盲用软件与信息化阅听设备、名家......
-
叶辛新作关注“新上海人”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丛山 作者:金莹 发布于:2014-05-26 点击:772
日前,作家叶辛的最新长篇小说《问世间情》在上海首发。在这本新作中,作家将目光从自己熟悉的“知青”话题上转移开来,转而关注起“新上海人”的情感生活。 “这是我最接近生活的一本书。”在上海浦东新区潍坊社区举行的新书首发式上,叶辛这样表示。在此之前,他通过由《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组成的“知青三部曲”,基本上刻画出了知青一代人几十年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轨迹。而《问世间情》中的上海,则不同于此前以亭子间、石库门为代表的老上海生活,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新上海人”中的......
-
卷土重来 繁花再开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姜妍 发布于:2014-05-26 点击:887
一本旧书冲上新的榜单,而且还是一本本土的原创文学小说,这事总让人瞧着新鲜。但偶然里也有必然,金宇澄一本偶然之作,让《繁花》如今确实迎来了繁花。带动此番销量高峰的最主要因素当然是世界读书日当天的2013“中国好书”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的本节目让包括《繁花》、《带灯》在内的25本图书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纯文学如果没有最具传播力的媒介或是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到底还......
-
我希望上海开口说话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瑜明、钱东升 发布于:2014-05-26 点击:893
他是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作家,近20年来,一直担任《上海文学》编辑,默默为他人做嫁衣,去年却捧出一束绚丽《繁花》,他就是金宇澄。称他的长篇小说《繁花》“夺人耳目”一点不为过,他被授予了央视“中国好书”奖、“施耐庵文学奖”等众多的奖项。“华语文学年度小说奖”授奖词这么评价他:经他的讲述,一衣一饭的琐屑,皆有了情致,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亦隐含着意义。有人说,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老金觉得这有点不公平,“作家也可以是一个平凡的说书先生,把故事所有的点......
-
辽宁崛起儿童文学代表作家群
来源:中华读书报 选稿:丛山 作者:陈香 发布于:2014-05-24 点击:830
坚持力度写作 辽宁崛起儿童文学代表作家群 没有北京、上海丰厚的文化资源,却连出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而且其中七位都摘获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重镇,如何解释这一创作现象?5月1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作协创研部和辽宁省作协联合举办的“寻求突破与超越——辽宁儿童文学七作家创作研讨会”在现代文学馆召开。 辽宁有着深厚的儿童文学创作积累,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辽宁儿童文学作......
-
上海青年作家群队伍齐整创作生态斑斓
来源:中华读书报 选稿:丛山 作者:舒晋瑜 发布于:2014-05-24 点击:793
70后主将、80后旗手在上海,90后已露尖尖角 “上海的文学从来就是引领风气之先,不断把新的眼光、思想,新的文学经验,新的发现、创造带给我们”,在5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上海青年作家身上寄托着广大读者的殷切期待,寄托着中国文学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天地的希望。40多位在上海写作的青年作家、评论家、翻译家齐聚一堂,围绕“城市与写作:我手写‘我城’”、“写作与翻译:借镜的自我观看”......
-
“E时代的戏剧批评”研讨会在沪召开
来源:东方早报 选稿:丛山 作者:潘妤 发布于:2014-05-24 点击:801
“戏剧批评的本质是要坚持独立的文化立场”在这个研讨会上,共有34位专家发言,而一些争论和互动也在会上进行,现场的气氛颇为热烈。“E时代的戏剧批评”研讨会在沪召开34位专家发言希望重建戏剧评论“E时代的戏剧批评”学术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发言者都提到了对当下戏剧批评现状的不满和反思。作家王安忆认为,“没有剧目何谈剧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创作和演出都不是非常活跃和专业。”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剧评成为了令人瞩目的新现象,而一些在网络上涌现的匿名剧评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
-
上海文学:回暖与定力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丛山 作者:杨斌华 发布于:2014-05-23 点击:857
上海的文学向来不乏优秀的作家,上海作家队伍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青黄不接的状态已经有所缓解,或者说出现了回暖的态势。文学行业不比其他,并非有大量的投入就一定能有立竿见影的成效,而需要不懈的坚持与足够的耐心。这几年上海文学创作的回暖之势确实是有目共睹。在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上海市作协做出了持久的努力。近年来,上海的青年文学创作比较活跃,创作势头旺盛,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创作潜力,引起了文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如何使一支最精锐最具活力的文学新军在上海乃至全国崛起,给予其充分肯定和热情扶......
-
纯文学不妨试试“做加法”
来源:文学报 选稿:丛山 作者:滕肖澜 发布于:2014-05-23 点击:815
滕肖澜(青年小说家) 关于新媒体时代下,新的写作方式与传统写作方式之间的碰撞,这话题由来已久。两年前,有一个青年作家的访谈,主持人有个问题,“传统的纯文学写作该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当时我的回答是,不必去理会,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纯文学始终会有一席之地。 今时今日,重新面对这个问题时,我的想法大方向不变,小处略有修正。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网络文学,唯一一次与网络文学最接近的,是三年前在《上海文学》上发了一个中篇《拈花一剑》,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之所以......
-
怎样的必然在我们的身体中
来源:东方早报 选稿:丛山 作者:翟永明 发布于:2014-05-23 点击:803
狐狸知道很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事编者按: “星期四原创”开张2个多月,终于约到一首好诗,编辑部传阅后很激动,决定把诗歌稿费由原定的200元一首提到最高500元一首,欢迎新诗人们踊跃冒泡,也期待名满天下的诗人驾临。小依 插图我们必然要从激情中升起 去寻找那些饥渴男人 我们必然要在他们眼睑上栖息 迷失安静内心 尽管 心脏从来就难以支持 爆破般的呼吸 我们必然像风刮来刮去 寻找安全着陆地 寻找安全 但始终像风一般狂野 来来去去 我们如此害怕衰老 但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