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辛:为祖国书写时代新篇章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夏琦 发布于:2014-10-22 点击:958
文学创作40年,叶辛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的会议,但这次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却让他感受不同以往。“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叶辛告诉记者,总书记的这句话让他感触深刻,“作家的生命就是靠作品说话,要拿出真正......
-
上海:真善美,是文艺创作最本质的追求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颜维琦 发布于:2014-10-20 点击:864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当前文艺创作具有方向性意义,现实针对性强,警醒作用强。在市场经济与产业化的背景下,文艺如何保持它的思想价值,如何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保持辩证统一,这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使上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任仲伦感受颇多。他认为真善美,是文艺创作最本质的追求。但是,当前有些作品出现了偏向,审美变成了审丑,唯票房唯利润,变成影视创作的出发点,赚钱成为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他说:“文艺家不尊重人民,就得不到人......
-
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钱小芊来沪调研
来源:上海作家网 发布于:2014-10-17 点击:1559
10月14日下午,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钱小芊同志来上海作协调研,与作协领导、沪上著名作家畅谈文学创作、文学人才培养和文学事业发展。座谈会上,作协党组书记汪澜同志简要汇报了作协的历史和当前的主要工作,钱小芊同志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了解上海文学和上海作家的创作现状,并认真听取了对中国作协工作的期望和建议,现场气氛热烈。随后,钱小芊同志来到创作中心,考察、了解了华语文学网、云文学网的运行情况。钱小芊同志肯定了上海作协在抓精品力作、抓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并表达了对上海......
-
诺奖缘何一再青睐法国文学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董强 发布于:2014-10-15 点击:1067
我手头有一部80年代初编撰的三卷本的《法国文学词典》,里面有上千词条,收入了所有重要作家。近日刚刚成为法国第15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迪亚诺的篇幅,在该词典中仅仅是他那些荣耀的前辈的十分之一左右。然而,当时的他,已经获得了龚古尔大奖,而且,编撰者写道:这位作家从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的语言、风格与自己的文学世界。 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文学世界,征服了诺奖的评委们,以至于仅仅在勒克莱齐奥获奖6年之后,就让诺奖桂冠再次花落法兰西?显然,将之视为获奖冷门的人们一时乱......
-
莫迪亚诺获诺贝尔文学奖 王小波曾推崇备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2014-10-10 点击:1050
当地时间10月9日,2014诺贝尔评委会宣布,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作家村上春树今年仍无缘奖项。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2012年的这一奖项则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10月9日晚7时)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摘此桂冠。颁奖词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
-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 村上春树继续"陪跑"?
来源:青年报 作者:郦亮 发布于:2014-10-08 点击:911
村上春树在赔率上排名第一,为获奖最大热门。 如果不出意外,诺贝尔文学奖将在北京时间10月9日晚,给出今年的答案。和往年一样,答案揭晓之前,各种猜想甚嚣尘上,多年的“陪跑员”村上春树们,又一次被拉出来“陪跑”。但这一切注定只是嘉年华式的娱乐,与预测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口味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但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难以捉摸的背后依然存在某种规律性,这里面透着评委们对文......
-
上海作协代表团赴新疆学习考察
来源:华语文学网 作者:上海市作家协会 发布于:2014-09-26 点击:1681
两地作家召开座谈会2014年9月中旬,上海作协代表团应文学“结对子”活动对口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协的邀请,赴新疆学习考察。代表团一行沿途参观考察了新疆风力发电、中石油新疆独石子炼油厂、石河子军垦第一连、艾青诗歌馆,喀什上海援建指挥部,乌鲁木齐新疆作家创作培训中心等地,并与新疆作家、文学编辑和三届新疆作家班学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喀什上海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姜爱峰自2010年以来,在中国作协的部署下,上海作协和新疆作协开展了多年的文学“结对子”活动,通过举办创意写作培......
-
《上海文学》2014年10月号梁鸿专栏《云下吴镇》展现小镇民间世态
发布于:2014-09-24 点击:1205
2014年第10期《上海文学》已印行。本期开设近年来在非虚构写作领域颇受关注的作家梁鸿新专栏《云下吴镇》,以一系列的人物和故事展现小镇的民间世相和生命形态。本期刊发《漂流》,截取吴镇平凡的一天,生动展现出小镇人物富有烟火气的生活情态。陈蔚文短篇《室友卢爱华》将两个有着不同经历和处世态度的人物形象并置对照又交叉互渗,蕴藉深厚。哲贵短篇《契约》讲述一个情人间签署契约的故事,看似俗常的情节结局却出人意外。万芊短篇《过去日子的碎片》,逝去岁月在老爹生活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
2014年上海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预告
来源:上海作家网 发布于:2014-09-24 点击:1023
9月27日14:00巨鹿路675号,在上海作协大厅将举行写作计划第三场中外作家交流会,主持人为著名作家孙甘露,嘉宾为丹麦作家Hans Henning Harmer,匈牙利作家Imre Korizs 和Péter Gerocs,以及上海作家小白,他们将共同畅谈“时时刻刻”。欢迎读者参加!活动免费参加,报名方法:关注“上海作家”微信或微博,回复或私信“姓名+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或发邮件到shzxwxjz@163.com,或发短信到15821850592、1391884......
-
“文学是汉学之魂”——2014青年汉学家研究计划落幕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王杨 李晓晨 发布于:2014-09-22 点击:1066
今年9月,由文化部、中国社科院、中国作协共同主办的“2014青年汉学家研究计划”暨“中国当代作品译介研修对接计划”在京举行。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汉学家们来到中国,聆听名家大师的学术讲座,走进街头巷尾体验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漫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感知中国文学的悠久历史,和中国青年作家对话交流,了解当代文学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各国汉学家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文化有了切身的感受。在他们看来,这次难得的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