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 村上春树继续"陪跑"?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 村上春树继续"陪跑"?

来源:青年报  作者:郦亮  发布于:2014-10-08  点击:911

    村上春树在赔率上排名第一,为获奖最大热门。


    如果不出意外,诺贝尔文学奖将在北京时间10月9日晚,给出今年的答案。和往年一样,答案揭晓之前,各种猜想甚嚣尘上,多年的“陪跑员”村上春树们,又一次被拉出来“陪跑”。但这一切注定只是嘉年华式的娱乐,与预测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口味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但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难以捉摸的背后依然存在某种规律性,这里面透着评委们对文学的一贯看法,和人情世故。具体地说,在“惠顾”几大洲之后,崇尚“风水轮流转”的诺奖评委今年可能会将视线投向少数族裔作家。


    “著名陪跑员们”基本依然“陪跑”?


    诺奖揭晓临近,不少文坛“著名陪跑员”再一次登陆各大预测榜单。这里面有村上春树,有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有阿多尼斯,有米兰·昆德拉,有菲利普·罗斯,有托马斯·品钦。当然还有中国的诗人北岛。


    青年报记者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这些名家如此热衷,大有“锲而不舍,非让他们获得诺奖”之势。其实,诺奖这件事与作家的名气真的没有太大关系。在青年报记者迄今报道的10届诺贝尔文学奖中,10位获奖者中,算得上具有世界盛誉的大概也只有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莫言虽在中国很有名,但西方人对他了解依然不多)。大部分是小有名气,甚至是无名之辈。比如2009年获奖的罗马尼亚裔德籍作家赫塔·米勒。记得她获奖当晚,记者问了许多中国评论家,知其者寥寥无几。人们不住地发问——怎么会颁给这么一位听都没听说过的女作家?


    但是,诺奖评委会的那些评委们就喜欢做这种出人意料之事。这类事做多了,人们就不得不怀疑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根本就是诺奖评委会的一种政策。评论家止庵对青年报记者说,诺奖的两大任务之一就是“确认文学成就”。但这种“确认”是有前提的——不是此时如日中天,再颁个奖以示“锦上添花”,而是作家德高望重,此前的作品已奠定了重要的文学地位,只是现在垂垂老矣,新作不多,他们需要用诺奖来给自己定论。说到底就是那些“即将被遗忘的著名作家”。诺奖评委们大多年事已高(很多是八九十岁),可能他们与这些作家更为心灵相通吧,所以格外关照。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记者报道过的10位获奖者中,有点名气的要么得奖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品特、多丽丝·莱辛),要么老迈难当、封笔多年(特朗斯特罗默、爱丽丝·门罗)。诺奖压根儿就不喜欢当红作家。所以“著名陪跑员们”今年基本依然“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