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金是如何写《随想录》的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王丽华 发布于:2016-10-24 点击:966
150篇“随想”、2000多个日夜、八年时光......巴金在垂暮之年一字一句写下《随想录》。至2016年,《随想录》已创作完成三十周年。10月16日,由巴金故居主办的“讲真话——纪念《随想录》创作完成30周年图片文献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这是为一本书所做的展览。展览分“探索”、“真话”、“再思”三个篇章。“真话”篇从“《随想录》中的人”、“《随想录》中的事”、“《随想录》中的主张”三个方面梳理了全书内容;“再思”篇突出《随想录》带来的影响;“探索”篇则以编年体的形......
-
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 阿来、张楚等获奖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张英 发布于:2016-10-21 点击:1125
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江南》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在浙江诸暨评选,10月21日11:30分结果揭晓。中篇小说大奖由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获奖;弋舟《所有路的尽头》、祁媛《我准备不发疯》、石一岚《世间已无陈金芳》获得提名奖。作家阿来小说《蘑菇圈》张楚《野象小姐》获得短篇小说大奖;蔡骏《眼泪石》、黄锦树《归来》、田耳《金刚四拿》获得提名奖。作家张楚小说《野象小姐》负责评奖的评委会主席是陈建功,马原、李敬泽、毕飞宇、苏炜、金宇澄、施战军、袁敏、程永新。郁达夫小说奖是......
-
王安忆和徐冰怎么谈论现实主义的复兴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沈河西 发布于:2016-10-20 点击:1183
近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有一场有意思的文化论坛,参与者有作家王安忆、艺术家徐冰、文学批评家、理论家陈思和、张旭东及两位青年学者刘卓和朱羽,以及圆桌讨论环节的主持人罗岗。论坛题目叫“无名的现实:今日中国的表象冲突”。这个题目过于像一篇人文学科博士论文的题目。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云山雾罩的题目?论坛的宣传材料上这样一句话解释了这次活动:强调形式革新、实验的极盛现代主义与早期后现代主义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写实主义与对于现实的写实主义式表征正在全世界复兴。在文学和艺术领域,......
-
今天,关注鲁迅的人群以青年为主
来源:文汇报 选稿:严超杰 作者:李婷 发布于:2016-10-19 点击:734
鲁迅文学大数据解读报告显示,80年过去了,他仍然活在人们心中今天,关注鲁迅的人群以青年为主最受关注的鲁迅著作是《中国小说史略》,超过了《呐喊》和《彷徨》的关注度总和,这是以往历次调查中所没有的。 今天是鲁迅逝世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鲁迅在上海溘然长逝,引发巨大震动,成千上万普通民众前往万国殡仪馆,含泪瞻仰他的遗容。人们高唱悼念歌曲,步行到万国公墓参加葬礼,出发时是下午2时,仪式结束已明月当空。如今,80年过去,鲁......
-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不老诗意
来源:人民日报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6-10-18 点击:692
在我们的时代,经典与大众,主流与非主流,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并没有一道无法翻越的高墙。不老的诗意是一个时代的指针。或许多年以后,人们终会心平气和地谈论这届诺贝尔文学奖。但现在,关于美国唱作人鲍勃·迪伦的讨论仍在喧嚣中。支持者认为评委会态度先锋,大胆突破;反对者则认为将文学奖颁给歌手,更像是评委们的一次集体“致青春”。对诺奖而言,这不是第一次把文学奖颁给“非文学”人士。此前有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去年的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位记......
-
青年作家评论家在“80后文学”论坛讨论——青春透支后如何深度写作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发布于:2016-10-13 点击:830
曾引起圈内热议的80后作家现象,如今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境?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世说·心语”第八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暨“80后文学”论坛上,评论家和作家注意到,当青年写作者以青春经验的书写引发同龄人共鸣与追捧之后,要面对更复杂的城市或乡村历史题材,还需在经验之外学习有效与时代对话。青年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在论坛上说,一些80后作家开始挑战原有的书写惯性,这种转变对作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曾写出“龙城三部曲”、《南方有令秧》等畅销书的80后作家......
-
“世说·心语”第八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王丽华 发布于:2016-10-13 点击:1026
10月12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世说·心语”第八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暨“80后文学”论坛——“文学的变局”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今年是华语原创文学大赛举办的第八个年头,本届大赛将参赛稿件的体裁设定为小说,借用刘义庆编纂的笔记小说集题目《世说新语》,取“新”之谐音“心”,愿小说作者别出心裁,由纷纭世相入深曲之境。据悉,大赛自2016年2月开始面向全国征稿,到2016年4月15日截止,经过硕、博士研究生评委的一轮审稿和中文系教授......
-
青年一代写作格局变得越来越大
来源:青年报 发布于:2016-10-12 点击:727
本报讯“世说·心语”第八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昨天揭晓。由上海市教委、上海作协和华师大主办的这届比赛,邀请写作高手进行小说创作。大赛自2016年2月开始面向全国征稿,到4月15日截止,经过硕博研究生评委的一轮审稿和中文系教授评委的二轮审稿,有31篇作品从1946篇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与入围奖17名。此次参赛的大部分作者都是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评委对这批获奖作品评价极高,认为这些作品展现了作者温柔敦厚的内心、隽永的哲思和深刻独到......
-
《上海文学》2016年10月号张抗抗中篇回归之作《把灯光调亮》
来源:上海文学 作者:华语文学网 发布于:2016-09-26 点击:1070
2016年第10期《上海文学》已印行。张抗抗中篇《把灯光调亮》,是作者十余年来首次回归中短篇小说的写作。小说聚焦一家民营小书店的命运,有困境,也有希望,其中也穿插了女店主的情感生活。作者在小说中倾注了自己对当下文化生态的思考,语言清新,节奏舒缓。张曦中篇《只是朱颜改》,女孩间的闺蜜情谊,在恋情的冲击下,变得复杂微妙。小说关注人物内心,描写细腻,带有岁月流逝的伤感。杨遥短篇《匠人》,讲述小镇上的小人物,一个聪明而木讷的手艺人,如何应对生活的暗流。黄梵短篇《枪支也有愿望......
-
《收获》上榜2016“中国最美期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选稿:严超杰 发布于:2016-09-26 点击:867
9月6日,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公示了2016年“中国最美期刊”遴选结果名单,包括《读者》、《收获》等在内的100种期刊入选。期刊界向全国读者展示了视觉效果的“最美期刊”方阵,向读者推荐了一批能代表中国装帧设计最高水平的期刊。 遴选:流程规范 为了鼓励在期刊出版装帧领域辛勤耕耘的设计工作者,推动绿色印刷材料与工艺在出版业的应用,提升现代期刊的装帧设计水平,增强我国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