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老木    更新时间:2015-12-16 13:28:09

生命的星球

生命的星球

旋转 

难规算

正圆与椭圆 

分不清

正转和反转 

磁的两极 

电的两端 

永恒变化着 

吸引与排斥 

隔阂与牵连 

广袤的天宇 

茫茫的星汉 

对面相逢 

是多么难得的机遇

闪光碰撞 

是怎样不期的偶然 

你我各自的轨道

早早决定了未来

同行还是分帆

纵然千恩万恨

我佛慈悲: 

是 缘

提示:

    毫无疑问,每一个生命都是具有特殊“极性”的信息能量体,这是科学早已证明了的。而人们在研究人性的时候,却没有重视生命作为信息能量体的意义,没有意识到生命的信息能量场对其思维和行为的决定性意义。而常把生命之外的概念、理念当作衡量生命的尺度。或许,我们找回生命这个最基本的标尺,许多与生命相关的思想、社会问题会“豁然开朗”并“迎刃而解”。

聪明与愚蠢 

成功令人敬佩 

其实 

人们敬佩的 

是背后的聪明 

更令人敬佩的 

是真诚地用自己的灵慧 

来证明别人比自己聪明 

错误令人惋惜 

其实 

人们惋惜的 

是背后的愚蠢 

更令人惋惜的 

是错误地用自己的愚蠢 

来证明别人比自己更笨

日月同辉 

残月西沉的情绪 

含混着轻软的阴柔 

东面初升的旭日 

含蓄着澎湃的阳刚 

仲秋清晨

淡雅着清廖 

沉寂着忧郁

孕育着希望

欢愉着丰足 

绵羊般的云朵 

牵着温柔微凉的风 

泼墨般的野花 

黄蓝了螬蟋的吟唱 

片片的农舍谷田 

浸泡着神秘的影韵 

层层的山林溪水 

绰约着薄雾的诱惑 

由混沌灰暗

到清澈光明 

聚在这短短的一刻时辰

——日月同辉 

究竟哪里才是恰巧适当的度 

——日月同辉 

究竟怎样才是天设地造的缘分

提示:

05年农历8月16日,在“工作服”里发现了某天随手记下的草稿,现录如下:

以前也多次看到这样的景色。只是这次感到特别不同。日月同辉,这个好像一直是以“诗篇”赞美重大事件的现象,竟然会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在眼前发生那样奇异的变化。让人越是沉静下来仔细观察,越是感到大自然那强大而不可抗拒的规律性能量,感到我们和万物一样在这种力量面前的渺小和无助,感到我们在这力量笼罩、保护和压抑、限制之下,卑微生存的不可选择状态 ——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它许可的那部分中的一点点。

从而领悟到,天人合一,其实只是人单方面的去适应天,往天“那边”合,而不是双方往一起合。似乎弄明白这些很重要。

天  色

——写在雪后日出的日子

不是万米高处

舷窗外的那种纯粹

而是如此柔软的坚韧

这样随意的凝重 

震撼人心的 

是辽阔而宁静的庄严 

令人流连的 

是原始又奔放的纯清 

最好衬上淡白的云朵和浪花 

加上空谷的莺唱与蝉鸣 

还要霞霭中鸬鹚和飞燕 

当然不能少带青草味道的微风 

提示:

    雪后天晴,感觉如若生命走出灰色的混沌,获得开悟般的快乐。素净的天地虽无杂色,却可想象出姹紫嫣红;静寒之野,犹可领略和煦春风。物极必反、境虚趋实。恰似人们走出凡俗杂念,进入可以自由想象和伸展的空间。脱离了商品社会的规则,得到了人性的自由。

影  子

不知为什么 

我总在你身上看到一个影子 

忧郁的影子 

即便在你“开怀”大笑的时候 

影子像一把锁 

由生活的灰烬一重重铸就 

就那样 

锁住你快乐的门 

也许这些沉积的灰色 

正是你修炼的机缘 

砥刃的砺石 

是你终生的精神财富 

好想一把娥眉利斧 

将锁的影子斩除 

尽管天父不让远望 

只许脸挨着泥土诅咒

提示:

    人有多少个影子?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身体。而真正的自己是身体里的那个灵魂。身体的外在形貌,便是灵魂的影子。饱受资本、道德压抑的人们不甘的灵魂,被生存环境和道德舆论环境的扭曲,不得不在一次次的生活惩罚中,通过试错的教训向命运臣服。

谁在呻吟

呼——

箭矢穿过时空

不知谁在呻吟

呼——

春花跌入水流

不知谁在呻吟

呼——

痛苦遭遇爱情

不知谁在呻吟

提示:

    穿过时空的生命有收获就会有失去,有欢笑就会有呻吟。生命总是会周期性、分时段地分享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搔  痒

——感怀山西话剧“立秋”

从《立秋》落下的帷幕前 

回顾《渴望》 

二十几年春秋 

我们收获的还是理想 

吃得好了 

还是那样的胃肠 

穿得靓了 

依旧是一袭衣裳 

多了存折上的数位 

多了新装修的楼房 

身下的轮子多了两个 

手里的电话彩铃声响 

可是 

女人还是流泪男人还是忧伤 

就像人的手臂结构

使它永远自己搔不到 

肩胛骨之间的痒。

提示:

    人们渴望真情、渴望民主自由的生活,却不知它们更深的意义是全人类意义上的平等、友爱和正义。当人们寄希望于通过物质富足来提升生活质量的努力,发现并不能获得更多快乐的时候才会发现,资本主义的所谓民主主义价值观,因为它背后隐藏的资本剥夺他人的不平等,而不能完成人类的愿望。人们幸福的难得、真情难遇,是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保留了人与人的不平等结构造成的。

绿  党

青蛙在苇丛里唱

燕子在低空中飞

还是有蚊子

还是有苍蝇

收养了几只猫

还是有耗子

狗儿多了

依然有贼

莫不是它们都在了“绿”党

给自己生存留下种子

让儿孙们来年

也能有些“收成”

提示:

檐下居住了整整十窝燕子,每家都人丁兴旺,台阶上的垃圾总扫不干净。蚊蝇少了,但不绝迹。于是想到生物链、想到天性……

椿及其它

茎杆 / 如此相似

叶片 / 近乎雷同

只是 / 尝或嗅的一刻

发现 / 本质的异迥 

一如 / 演奏相同曲目的两件乐器

不是 / 任何随意的搭配

都能 / 合成悦耳的声音

和谐 / 源自天然的相嵌

恰巧 / 相逢的几率

只能 / 凭机遇运程

提示:

很多时候,看上去合适的,其实不合适;看上去不同的,反倒可以共鸣。隐藏在背后的,是双方内在谐振的结构以及突变的机遇。

苹果熟了

日暖风爽的秋天

路边苹果熟了

每当从一旁经过

都感觉到沐浴着香甜

没有丁香浓烈的气味

却感到温馨的眷恋

没有花朵的婀娜

却绰约着成熟的安娴

清晨的凉露中

摇曳着收获的欢愉

傍晚的薄雾里

熨贴出渐深的红艳

有的还在枝头翘首

诉说着被冷漠的幽情

有的却已投身大地

了却已经疲惫的期盼

人们时尚在城市

喜爱正在怒放的花篮

忘记享受成熟的甜美

更钟情落花时节的清残

苹果熟了

被忽略的生命慨叹

究竟是谁在作崇

把成就的果实疏远

提示:

秋风乍起,捷克路边的苹果成熟了。因为到处都很多,也就没有市场。就像网上找爱的40岁的女人,多却少人眷顾。当一种果实很少有人感兴趣摘来吃,就更没有人摘去卖,去实现它可能的价值,这些价值背后的能量就会剩余。在这些剩余能量和资源巨大浪费的同时,能量体的正常状态会被破坏,能量将会选择突破口进行释放。就像眼前苹果落地后腐败先发出香气、后发出腐气一样。

落地的苹果们一面拼命挽留自己生命的残值,一面无奈走向残红败绿、目不忍睹的归宿。成熟的苹果所积聚的能量被忽略和白白浪费,正与人间的多种客观存在的能量被忽略和浪费的现象吻合。

尽量使得各种客观能量(最主要的是人的能量)达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减少正常能量向有害能量转变的可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力,相信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重视的。

落(la)在田里的土豆

土豆落在田里

没有加入被收获的集体

一会儿觉得孤独悲哀

一会儿感到私下窃喜

没有了昔日的拥挤

轻松很快变成了落寂

不用再挣抢肥料

独享霎时便显得毫无意义

雁阵南行的羽声中

一柄鸿毛落在心称上权衡

选择面对刀俎的惨烈

还是被人遗忘的恐惧

土豆落在了田里

显然要面对自己的未来

更意味着

要独自承担过去

提示:

收土豆的时候,小小地块仔细翻,大大小小都让人喜欢。可总是有被落在地里的。为它们感到孤独的同时也为它们的自由和轻松高兴。如同如今生活在商品社会里的人,多少人愿意像那些落在地里的土豆那样远离金钱的压榨和逼迫。然而,圆满是难的,生命总是有缺憾。

秋日菊花

秋日温柔的风

恰似傍晚

这暖暖的夕阳

明亮而不耀眼

犹如街上女人的臂膀

一条幽润流动的小溪

秋菊灿烂地微笑

不经意间天边悄然落下

微凉却未冷的露水

晚风摇曳着早晨的希望

似一首悠扬缓慢的长歌

欢乐还未称量

蜜蜂跌落在菊丛里

欲飞还坠的时候

看见了花朵的背面

—— 一条条隆起的筋脉

艰韧地支撑着美丽

听见“依然没人来摘”的叹息

提示:

秋日、菊花、成熟的女人。社会错误的忽略,群体无端的错置,让社会总的能量资源出现不平衡。其中既有生命能量自然选择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人类价值尺度和习惯的不当养成。

钥  匙

成熟的男人与年轻女人互为钥匙

成熟的女人与少年男人互为钥匙

新母系社会必是人类能量错位错位的钥匙 *

—— 性是生命的钥匙 

—— 钥匙是锁的钥匙

提示:

    家庭必将解体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念。它是基于人类生命自然的能量发展规律和人性必然规律为基点考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在维护社会基本共性需要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性的压抑,解放人性的社会束缚为逻辑基础设置的基本理念,并在这样的理念上所作的社会前景设计。

——早晨,欲醒还睡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些怪像,仅录以下:

我梦见一个王国

人们都没有右足

每个人都撑着拐杖

于是忘却了如何挪步

我梦见一个王国

人们都没有左手

大家都放弃创造

等着被人伺候帮助

我梦见一个王国

人们都没有头颅

于是被牵着前行

填食后思想没了去处

我梦见一个王国

人们健全又幸福

人人都有完整的自我

享受着生命赋予的全部自由

提示:

东方长期的小农经济模式及相应的集权管理模式,造成这个区域的人们缺乏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带有浓厚小农意识的思想方式。像没有右足的躯体,常会向左拐;小农意识的另一特征是绝对平均主义和强权之下,人们习惯于随大流,不敢做“出头的椽子”展示自己的独特。所以缺乏独立思考之下的创造突破能力。

不善 “出头”和创造的中国人在商品市场的大潮中,被市场逼着加入竞争去适应社会的结果,必然展现出小农思想的另一个特征——自私自利、不顾廉耻地抄袭、仿制。就像没有左手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右了再右。

“没有”了自己头脑的人们,会盲目地跟着某个神一样的“青天大老爷”走向极端,推动社会走向灾难。所以必须要有集权的强制力管理才行。

改造中国,首要的任务是改造中国上千年遗存的包括家族公司形式的小农经济模式(目前的工业化跨越互联网市场是巨大的进步)以及与此相应的小农意识和因此必然产生的集权管理办法。

把中国人的头颅还给自己,让每一个中国人首先看清自己身上必须时时警惕并自我克制的小农烙印,由原来的家庭责任感上升到社会、国家乃至全球责任感,才会有新时代健全的中华民族。

——千年的小农经济及其相应的思维方式,是中国特有思维方式的根源。变更中国人的小农思维方式,比变更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更难。

合  声

如今东方的乐坛

不断升起新星

东西南北的大奖杯

一座一座往家里捧

独唱,包装了舞蹈的独唱

整容、服装、公告、绯闻

美女、俊男们关注的“人气”

是与歌声无关的“唱片行情”

有人说亚洲人生就了跟调的习惯

学不会独立地把握旋律与人并行

独唱、合唱、领唱、轮唱、二重唱

唯独难以适应多声部的合声

专家说独唱显示个人的技巧与天赋

合声则是人们相互妥协配合的过程

两者都需要长期的训练

而后者更需要“无我”境界的养成

听过《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

听过《乌苏里江船歌》、《茉莉花》

相对于潮水般的“通俗”歌曲

可怜的几首无伴奏的合唱如绝响般留在心中

见过欧洲的一群“罗姆”*1泥瓦匠

不能再破旧的录音机发出混浊的乐声

工人们屋上地下各自忙着手里的活计

众人的嘴里却合出了奇妙的歌声

参加过许多欧洲的小型聚会

体验过不少大小教堂的诵经

无论有没有管风琴和风笛

老人孩子都会用不同声部抒情

都说市场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

紧张的竞争督促人们追求快速成名

不知道当年的高山流水

怎使得“知音难遇”成为千古绝鸣

或许是“出头椽子先烂”的制度*2

塑造了国人鸭子过河*3 的习性

被历史阉割了个性的民族

已经不适应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

提示:

—— 托友人在堂堂大上海购买无伴奏合唱资料。难啊!不光给友人解释难,友人给音像制品店的售货员解释也难。费了朋友几天力,最终竟然没有买到!由此想起艺术市场与艺术的关系,想到市场与人性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想到社会进步过程的必然性。惶惑:静下心来创造艺术、欣赏艺术的状况不会再有了吗?决定这种变化的,是人性?还是社会环境发展对人性改变?

从合声看人性,看社会制度延续发展的必然性,我们会发现,中国根深蒂固的、源自千百年小农意识的、以个人权威和利益至上,以家庭为核心的非合作少妥协的宗法理念,会通过许多细微的线索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不断告诫自己认识自己民族遗传良久的缺陷,重视养成共性意识、修养公德理念,注重他人感受。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推动民族与国家的思想进步和经济发展。

注  *1    -- 吉普赛人

*2    -- 几千以来的封建集权制度

*3    -- 歇后语:鸭子过河 --  随大流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