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诗选
作者:老木 | 类别:文集 | 网友评分: |
专家评分: |
- 内容简介
- 作品信息
如今诗歌在中国,正处在一个艰难跋涉的时期。一方面,诗作为文学表达形式中最形而上的方式,其先前静思、独吟、反复推敲……的生成环境已经与当下的市场规律发生了严重不适应的情况。商品交换的残酷竞争和快速周转的急迫,压缩了诗歌的环境。人类生存为先的生命原则,迫使人们不得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谋生的“钱”上。因此,诗歌被迫进入了又一轮衰颓,似乎成了“有闲人” 的 “病号饭”。经济的爆发和旧式道德的溃退,物质的增长与过去文化的衰落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世界和中国现阶段发展的现实和现状也是必然不可更改的。文化正在波浪式运动发展的低谷期。
另一方面,中国现阶段的文化格局,仍然停留在清末西方凭借坚船厉炮带来的西方文化被片面独尊的状态。它像强龙,与被压抑着的,依赖固有的语言、地域和习惯的基础,不甘泯灭、拼命挣扎的东方文化相互矛盾。这使得东方,尤其当代中国的主流思维标准和尺度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混乱——既“抛弃、背离了固有的传统”,又没有“全盘西化”成“现代普世价值观”,也没有形成新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现实的独立价值体系。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二合一整合未果的情况下,许多社会思潮互动交错,让人们无所适从。表现在诗歌上,有的倾向于复古,有的走向纯抽象、纯荒诞,有的则走向打油、回车。使得诗歌整体的规模、影响力和动能小了,却出现了繁荣的多样化局面。
有人惊呼诗歌不再了(如韩寒),有人则把诗歌奉若神灵;有人复古地崇尚格律、否定诗歌的其它形式,有人则崇尚自由,对“打油诗”、“回车诗”、“梨花诗”……情有独钟。
其实只要认清诗歌的性质和意义,诗歌的多种倾向就都能接受。诗歌不过是人们对生命与环境(这里指大环境概念)相互作用关系的体验及表达的一种形式。不同的诗歌只是不同作者的思想表达形式或者叫做表达方式不同。
最后更新日期:2015-12-16
天椒花开
刚读了老木老师的序和第一章,受益匪浅。如果在上传时再做一些隔行处理就更易于阅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