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失落
——致衰老的、向往却拒绝死亡的老母亲
太阳落山的时刻
晚霞等待着一次
如同死亡般悲壮的落幕
于是
如涅槃般的火
如献祭般的血
加上
镶了金黄色边的云
赞美着一个过程的终结。
夏末秋初的季节
盛开的花朵等待着一场
如同转世般的晨风
于是
如断魂般的陨落
如流水样的飘红
加上
印满春唇痕迹的泥土
佐证着一个轮回的往复。
望着累累的果实
农夫不会惋惜
昨日落下的繁妍花朵
在肃杀寥落的秋风里
期待着
更多的收获
仔蝎开始出行的日子
母蝎企盼着一次
期待许久的牺牲
于是
快乐的痛苦
悲伤的幸福
加上
生死交替之间黏着的
自豪与忧伤的升华
病榻上的母亲
艰难地维护着痛苦的生命
狠心拒绝着死的诱惑
于是
又有了儿女的围绕
又有了家庭的温馨
加上
遥远而迷人的回忆
胜过徜徉在美满的天国。
望着满堂的儿孙
母亲不会埋怨
时光在额上刻下的印痕
梦中依稀逝去的青春
正在她身后不断延拓
提示:
母亲她老人家在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气肿缠身的情况下,又摔折了股骨头。导致骨髓进入血管造成肺栓塞的危险情况。母亲向往结束生命以解脱自己身体苦难,但她为了孩子们忍着巨大的痛苦坚强地活着。一如灾荒年不分昼夜为国家努力工作的同时,她挤出已经降低了一半定量的部分口粮给她的孩子们,自己却因为饥饿的双腿浮肿多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一样让我们心痛又崇敬。
春季的畅想
谁在春风中踟躇
残雪里黄绿的嫩芽
利刃般刺向头顶的巨石
意欲冲破冬日的桎梏
桃 樱 杏 李的繁华
转瞬成为落红的溪流
春留不住 春留不住
童谣来自远去的布谷
情如廊前翩飞的春燕
心若漫天激荡的云翥
节气只不过是心的引信
生命引领着万物往复
人生本是环环相扣的链条
没有永恒不变的幸福
只要每一个过程能够圆满
零星的快乐就会积满期待的心湖
夏季里环顾
谁在夏日里“享受孤独”
月光下相拥的花儿无暇旁顾
即便路旁结了露珠的小草
也缀满了满足的音符
檐头的鸽子咕咕求偶
搜尽肠胃换取“吻”的幸福
鸳鸯溪湾共浴 天鹅默默含首
晚霞中的世界在暧昧中沉浮
大雁 海鸥 灰鹤 斑鸠
翼下都孵着情感的“蛋”
到处都是寻觅与探求
又有谁见过猓蹨俯身痛哭 *
既然被孤独满怀拥抱
享受还是忍受
虽一字之差
却已是心灵的天堂地府
* : 猓蹨,(《镜花缘》中的动物,传说它们终生相伴,一个先死,另一个守在一旁痛哭至死,决不偷生
秋季的怀恋
有谁欢娱在成熟的秋天
忘记了它挽着衰颓的手
回转的风车上
可有往昔的荣华留驻
收获的季节
沉甸甸的梢头上
是双亲甘愿献出的
曾经年轻的生命
晶莹的秋水里
漂出颤动的灿星明月
渗入泥中土的汗水
可满意满坡的果蔬菽黍
完美的幸福
是生命的相互给予
恰如秋粟入囤般
从容踏实心满意足
温暖在冬季
谁沉迷于冬季的肃静
那只有黑暗的空间
万物的灵魂
在白色的壳里等待苏醒
寒风喧嚣的时刻
凄凄的草弦
是否吟唱着
生命曾经的乐曲
飞雪漫天的日子
粗糙的凉手
可曾遮护着
柔软脆弱的心灵
没有了争奇斗艳
生命终于可以
真诚地相互温暖
早已交叉盘结的根
提示:
四季组诗欲以四季轮转借喻生命的必然轮回,阐释生命会必然随着环境出现不同却与自然相关的生物四季现象。
人的生物四季现象在传统的道家理论和中医理论里都作为重要的内容来阐述,认为生命随着四季的自然变化,作为生命本在的自然规律,会对人们的思维和社会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而我们从西方引进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只用所谓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解释世界和生命,否认未知的生物四季和与之相关的心学的存在。
清晨放牛的女孩
——车过湖南乡野,清晨薄雾中,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眼睛瞧着近前的青草;女孩麻木而空洞地望着飞奔的列车,眼睛里尽是茫然的向往、模糊的期盼……
清晨
田间放牛的女孩
仰望着
北去的列车
牛蹄深深地陷入
禾田浑浊的泥水
牛嘴咀嚼着它的生活
无神地眇着近前的草
它是在出神思虑
还是想跨一步
——咬下眼前的嫩苗
清晨
田间放牛的女孩
撑起了
一把旧油伞
天只是有些阴沉
一些淡淡的雾气
女孩是要用伞
阻隔晦暗的命运
还是要借着它
——飞向遥远的海角
清晨
田间放牛的女孩……
关于朦胧
文字是情绪的表现
情绪来自变化的心田
当生活扭曲了心智
自然有文字的野草蔓延
包装过的大师比比皆是
印象派 超现实早已过时多年
追求新意本无甚不妥
厚脸皮装样就显得可怜
提示:
按说没有真假朦胧诗的区别。所谓朦胧不过是简介表达,寓意另种事物说出自己的感受。可怕的是为了朦胧的形式写诗,而不是为了写诗使用朦胧的形式,把朦胧弄成一种显示技巧而不是内容独特的游戏。
多余的多余用途
——乘车由广州去北京,卧铺的另一面睡了个失意女孩。三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地睡,就连脚上的军用塞北大头鞋都不曾脱下过。偶尔去一下卫生间,谁都不理。用一种伤害自己的办法去解决旧的伤害。
脚郁闷着
大头鞋为什么
如此执着地
限制它自由
尽管
它知道
那是对它的
一种“保护”
它不懂
生气的主人
为何只是顾及
自己的感受
它不懂
为何偏偏是自己
来替他人
承担多余的痛苦
不知为什么
处理一种多余的时候
会让另一种多余
派上用途。
无 聊
无聊
现代最大的传染病
虽然没有SARS凶险
却更广泛地腐蚀灵魂
“应该”做的不喜欢做
因为懒惰也因为无所追寻
骂完美国 日本 苏俄
再骂单位 乡 县 还有省
溜溜超女快男时尚八卦
玩玩游戏 博客 网络恋爱
串串淘宝网购 团购
叙叙酒吧 茶吧里的感情
生命被眼球文化凌辱
新创造的人生规则
扭曲着人的心灵
形成无聊的根本病症
提示:
人们无聊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危机感和竞争兴趣。人天然竞争性的丢失,必然产生无聊这种生命的腐蚀剂。建立在小农平均主义思想基础上的中国社会,绝对平均主义、农闲的无所事事,都是麻痹人的竞争意识,带来无聊的社会环境原因。如今,许多人依赖于他人的劳动成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加上没有宗教原罪意识的中国人没有最后审判的危机感。于是就有了毫无克制的上网、玩游戏玩麻将成风、吃喝成风、婚外情、怨声载道这些社会腐朽前兆性的现象便纷纷涌现。人类的社会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民族失去了竞争意识和竞争性、开始攀比奢侈消费、沉迷浮躁的娱乐、藐视劳动创造的时候。就到了这个民族弃旧图新、改朝换代,用实在的生存危机,警醒人们淘汰这些生命的“垃圾”的时候。
雪后日出
——夜里大雪尽平阡陌,原野肃穆。而早晨水塘边一派火热生气。
昨晚忘记进库的车
早上被掩住大半个轮子
肃立的青色树干
也裹上了厚厚的御寒新衣
远处的山林早已是银装素裹
路旁点鼹鼠塔楼全都没了踪迹
猫咪吓得不敢出门
狗儿跳跃着欢呼嬉戏
麻雀披着松散的衣裳
躲在檐下呆呆伫立
昨夜雪的一道令牌下来
一夜间世界一片静寂
沉郁中似听见天籁的声响
幻化里悟到些生命的寓意
霍然想起塘里的鱼儿
没准儿需要“开窗” 透气
铲出畦畔的小路
如同挖了一道深深的堑壕
厚厚的冰雪底下
绽出来丛丛墨绿
喘息着擦去愉快的汗水
隐约着听见人声笑语
乍抬头塘畔许多雪橇
剪影般在幻觉里来来去去
意气风发的父母
顽皮活泼的儿女
孩童忘情的呼喊
公婆蹒跚着呼吸
红色的是脸颊和鼻头
青色的是人人面前的热气
眼前满幅的人间天伦画图
在橘红色的朝霞中融为一体
最后的雪
——百年期盼
但愿是最后的
毕竟已是阳春三月
故乡的今天
正是植树季节
压抑已经足够
寂静已经太多
春天的花儿要开
只待雪花的凋谢
白色覆盖的梦里
根在不屈的掘进
芽在顽强的伸展
生命准备着另一个世界
学着天籁
先学告诉我们
“籁”是种来自空穴的声音
于是
便想到了空灵的颤动
便想到了幽幽的回声
囿于我们耳的功能
苍天原本无“籁”可听
因为许多震动的分贝
只在我们的耳外驰骋
然而
我们相信天籁的存在
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神圣
或者说是道气、佛光、精灵
或者说我们有天然的振动感应
有生命深处的谐振系统
当我们“放下”世间的千万 *
放松呼吸
自然微笑
淡然入境
灵魂便开始美妙地浮游
向明媚清澈的“天国”升腾
名 利 情 欲
悲 喜 爱 恨
都在清气里化散
温暖舒适
自在轻松
沐浴在天籁之“罄”的乐声里
享受并拥抱自己的生命
提示:
* 放下: 佛家“放下执着,活在当下。”的名言。是指放开生命基本需要的其它所有,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观念和行为。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禄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被动的,痛苦会多一点;主动的,则要有相应的修悟。
雨 夜
——躺在天窗的下面,听着密密麻麻敲打着玻璃的雨滴,看见像眼泪一样聚成线的雨流,想起在黎巴嫩爆炸的以色列炸弹、倒塌的建筑、流泪的孩子……
谁还相信上帝
——看看他的选民
被杀戮之后的杀戮
一直拥抱着死亡与哭泣
科学说
雨是冷热气流的交互结果
气流源自自转公转的天体
那是规律在历数自己的脚步
心中的雨
是爱恨交互的结果
利益、利益、还是利益
谁关心爱恨之外的生命之需
面对时尚
人们总是为竞争喝彩
却忘记了竞争的真实面目
把生命的外衣当作挥舞的旌旗
提示:
竞争的真实性质,在于它是一种替代:如同鸟鸣、马奔、斗牛…… 是在为了延续自己的 DNA 所做的殊死斗争,源于本能、显于形式。竞争胜利的结果——富有、才华、更多的权利或自由等等本身还是形式,本质是证实自己的强大或者完美—— 以自己强大的能量,获得 DNA 优先延续的权利。
战争是人类最后的竞争,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赌博。是战争的受益者蓄意挑起并利用个体人人性中的竞争性,通过反对人类共性准则的武力手段——群体战争和牺牲达到自己个人目的的竞争方法。是用别人的生命换取自己竞争利益的行为。可悲的是,人们在颂扬战场英雄的时候,没人鞭笞丧失人性的、故意挑起战争的受益者。
温 暖
—— 与文友论温暖:
温暖是一种能量
无论心理的还是物理的
是生命做功的产品
能量来源于运动 震动
有外力也有内在“势能”
作用方式只有“谐振”
一个自然的震荡结构
一个哪怕很小的外来同频
那样一个机缘巧合的激励
一点点 一丁点
真正的“入心”之爱
能掀起万般温暖暄腾
花纸中寻不到
欲望中太难 太难
于是到希望中觅寻
……
提示:
从能量角度看人性,常会有意外的发现。如果把人性的温暖看成能量,循着物理学的原理寻找能量的来源——积极(或叫善意)谐振,我们会发现:人性的温暖与名财权利都是间接的关系,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谐振,也就是相互欣赏和安慰才是个体人所需要的人性的温暖。
嚏 喷
—— 第一反应系统与文明
我不喜欢打嚏喷
尤其当着别人的面
会觉得自己的身体
正在失去控制
悬于某个难料的边缘
可我总是忍不住
尽管让我无奈而难堪
有一天我不再怕了
尤其在忍不住的时段
觉得那是在解除
身体一些多余的麻烦
我享受到排除废物的轻松
庆幸那些不属于我的能量
离开了属于我的家园
我真的曾经不喜欢打嚏喷
尤其是当着众人
但是如果是在私下
就痛快地打
从中得到一份解放
一种随缘
……
提示:
巴甫洛夫及前人提出的动物有两种反应系统的“精神反射学说”是解释人性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巴甫洛夫的学说没有被心理学和人性学说研究者深入理解。在社会学和哲学领域,人们看到的是更多后天的经典理念及其定义、公理。它们忽略了人性最基本的两种反应的差异和意义。造成人类的许多文明标准和是非标准远离人性而建立在文化的惯性之上。这些标准会无时无刻地反过来(正当)约束甚至(不当地)扭曲我们的生命。
诗与人
——雪后檐挂五尺流凌的早晨有感
诗是寒冷存在屋檐上的流凌
心里面
一万朵雪花柔软的生命
尖锐无比的喙 又冷又硬
人是怀着温度的风
手里头
一柄无情的文明手杖
内中却怀着万般的柔情
诗人是用手杖击落流凌的家伙
霎那间
晶莹的细屑散落一地
乍看是碎玉 细看时早已四处空空
提示:
诗歌是充满激情的表达,也是**、珍贵、脆弱、娇嫩的。常常是长期积累后的爆发。是与音乐、绘画、色彩最为接近的表达方式。它的抽象性和情感激励特征,如同冬季屋檐的流凌,好诗难遇、剔透动人,会锐利地刺入内心的柔软处。平静过后归于无形。
什么叫诗
——韩寒妄语:现代诗因为失去了固有的形式而没有存在的意义,引起诗论“大战”
诗
是心的能量
是
灵魂的跳跃
是
激情的抒发
若
给它套上形式的枷锁
诗
多会死在脑的皱折里
诗 人
诗人
是那些折了仕途梦想
用文字派遣怨气的官宦
诗人
是那些在商海中呛了水
在岸边妒忌不甘的懒汉
诗人
是那些在情爱中受了打击
怨恨却心有不甘的痴女怨男
诗人
是那些挥别“好了”志趣
游走桃花园中的雅士淑媛
提示:
听别人这样说诗人,心中有些不平,回头细想,还真有普遍性。
诗的回归
如果
语言的羽毛
不能
再承载更多思想
如同
天上落下的雨滴
只能
回归扬尘的土地
于是
没有阳光的日子
诗歌
成为心灵的污泥
如果
诗歌的语言
不能
再启迪人们的灵慧
如同
地下的水汽向上蒸腾
只能
选择汇聚天空
于是
没有了月光的夜晚
诗歌
只能踉跄着返回土地
提示:
诗歌与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关。中国历史上,盛世都会带来诗歌繁荣。这证实了:诗歌来源于社会的土地,与它休戚相关。当诗歌脱离社会,随着娱乐、消费的时尚成了取乐的形式,成了情感的俘虏,也就到了它随着败落的社会重新回到原点,找回危机感的时候了。
悼余地
——想起几年前的周建歧,十几年前的顾城,几十年前的海子。
当文字
不能带来尊严
当文字
不能带来衣食
当文字
不能养家糊口
文字
已经不能带来快乐
只剩下卑微的慨叹
以文字为生命的人
就已死亡
肉体的离去
最多只是一种形式
用心写字的
正被市场抛弃
尤其是“不值钱”的诗歌
正在被商品“清理”
这个时代告诉诗人
要么学会
做时尚与金钱的奴隶
要么像今天的余地
“自由”离去
提示:
慨叹当代“穷死”的诗人们。慨叹在商品社会中,市场规则已经淘汰了诗人这个职业。市场正驱赶着诗歌和诗人走向荒漠。而人们还需要诗歌,需要它来慰藉心灵。
诗 性
——无论现代诗还是其它诗,是诗就该感人。
我们爱
我们恨
徘徊的是我们的灵魂
我们舞蹈
我们歌唱
悸动的是我们的灵魂
我们付出关切
我们收获爱心
温暖的是我们的灵魂
我们赞美 感叹
我们恐惧 惊骇
震颤的是我们的灵魂
我们的灵魂闪烁
于是得到诗歌
灵魂的光影就有了外壳
提示:
诗歌的本质是个体对共同意象的认知与表达。是个体抒发情感的形式之一,它通过与生命本身震荡节奏相和谐的节奏和韵律排列文字,把生命与环境交流过程中获得的形、色、声、感、思的意识成果,以最简要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在文字表达的不同体裁中,它以最浓缩的形式承载激情,以最接近生命的节奏和韵律的感知方式获得最能打动人的文学地位。
诅 咒
——文学的自言自语
金钱下流而戏谑地
拨弄我羞涩的脸颊
“爱不爱我”
流里流气里充满优越
我万般愤慨却不能表露
因为此刻
我正要把视为珍宝的文字出卖给他
就像街那边红灯下的雏妓
盼着那个
令人厌恶的酒渣鼻瘸子
再一次在被付过钱的身上乱摸
于是我诅咒金钱
诅咒它的淫亵狂傲
诅咒自己的卑微颓驼
甚至我要诅咒上帝
竟让我如此无耻与堕落
提示:
20年前,作家凭一支健笔可以养活一家人。而今文学正堕落为金钱的附庸。因此为文学悲哀……
诗与诗才
诗源自直觉的碎片
是我们惯性意识的网
在直觉的海洋里捞起的
我们可以捞出的一小部分
至于它的美丑
全在于你先天的继承
后天一贯的修为
以及当处的心情和角度
表达时刻的心物情状
有先天后天的差异
先天生就和惯性的积累
成就各色不同的诗才
蒙太奇
——世事喧嚣,纷杂难辨。胡乱剪接一回。
——日晷的影子与刻度重合的时候
沙盘上显出诡异的扶乩图形
脸抹彩色身着兽皮的人群开始沸腾
巫师郑重着一脸庄严的神圣
——超女过去了 超男要来
不顾一切的成名成了最大的时尚
台下万头攒动着激奋与崇拜
满头大汗的星星们骄傲而懵懂
——或者别尹子 骑青牛西赴流沙
或者居陋巷 一瓢食乐在其中
“七贤”“八怪”多少“山野村夫”
王国维逃离的不仅仅是沉滓 混沌
——批文 纸条早胜过了金银珠玉
官商历来都是私底下的情人
金钱美女成就着消费时尚
回到人前各个都是忠仕良臣
——战场的鲜血映红了夕阳
凛冽的寒风送来新鲜的血腥
侥幸存活的战士为不知归谁的“胜利”欢呼
“天子”的脸上涌出一派豪迈的武英
——兜里装满了“赞助”和“茶钱”
身旁追随着成群的“潜力女星”
笑看声讨“潜规则”的网浪排山倒海
“老师”的脸上掩不住得意的表情
——《后庭花树》曲罢的时刻
蛐蛐 公鸡也斗出了输赢
废弃着百人食资的餐桌旁
八旗弟子们脸上尽是孤傲斜淫
——骂完了东方哲学再骂中医
止不住的闹剧一幕幕轮番不停
明明为了“嚼口”偏说是伸张正义
“反伪科学斗士”忘了有“掩耳盗铃”
——任何朝代都有江湖术士
秦皇隋帝无不求仙反行
仙丹神方荼毒多少富贵性命
巫师神汉无不是社会腐朽的指证
——收了听课费又卖精装简装书
气功激发了人们奉献与付出的热情
盼望长生不老已经是千百年的愿望
“大师”脸上泛出难得的的笑容
——什么时候金钱成了人群流动的要素
它为何就成了所有明星的明星
当大家都为它放弃了所有
心魔 * 便在阴湿的角落里笑得狰狞
——一个没有却需要最高神仙的民族
一个不断需要伟大英雄的人群
一旦失去了他们原有的偶像
也就失去了所依靠的“别人的理性”
* 心魔:人心有善、恶两面,佛性隐晦自然魔性张扬。金钱便是心魔的能量源泉。
谋 杀
生命被谋杀
被相互间的不相容谋杀
生命被谋杀
被相互间的误解谋杀
生命被谋杀
被自私和冷漠无情谋杀
生命被谋杀
被错爱与不当关怀谋杀
生命被谋杀
被天然生就的命运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