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作者:老木    更新时间:2015-12-16 13:50:28

滇地组诗

普洱

云雾中

阶阶梯田

柔嫩的双手

采得千年夙愿

 哈尼村寨

情歌

竹筒舞

草屋火塘

嗤嗤吊脚壶

牛腿琴低吟着

牛山神今生亘古

元阳梯田

几千年

多少双手

“活”着的文物

与身后的春秋

白云中哈尼歌里

重重快乐还是痛苦

建水古桥

是桥是亭

夕阳如旧岁

路石踏光踢破

你默默千年等谁

惟柳丝儿轻抚水面

把你沐浴的玉影扰醉

思茅旱龟

国家公园里

不分昼夜昏睡

甲纹像层层梯田

不管东夏冷暖是非

莫非以迟钝呆板映衬

哈尼姑娘们的含春黛眉

 在一起的日子

在一起的日子

你是醉人的花朵

回到往日思念深处

你是天边飘柔的白云

我愿像元阳山上的田垄

一层层刻下这哈尼的日子

有微诗歌征文,限六行。写着写着想起来云南之行所见的古梯田,还有百姓那绚丽多彩、层层叠叠的悠然生活。突发灵感写下了这些梯田诗。不料几日后再网上加入了一个葡萄藤诗社,里面竟有类似的“手枪诗”一年之久了。于是想:人类的许多想法看似抄袭,其实是来自不同时间和地域中的人们某种相似(相通)的灵感。

生活的轨迹

—— 矛盾的人生旅途

路 

 你拉着孩子的手

 回眸

 轘转欲滴的是期待与眷恋 

 回家的路就在脚下 

 注定 

 没有办法改变 

 爱情

两双脚犹豫着走近

迟疑中显出相互的吸引

物雨情风

一柄伞下

它们结伴而行

相诉相闻

 日子

臂弯当作港湾

也曾努力播种希望

果实出乎意料

不甘与无奈两个孩子

都已经半大

终于难以舍弃

 无奈

蓦然回首

方知不能再从头

渐远的灯火阑珊处

仍摇着那只不舍的手

越来越浓的雾

将它锁成经世深愁

 觉醒

城里城外都没有

期待中的完美

前缘早定

只进不退

或者沉入俗世 随波逐流

或者皈依天道 悟善修真

 归道

快乐地迈入春日的晨曦

蜕去墨色沉重的壳皮

换一身觉悟的轻装

走入世俗风雨

为了幸福 

奉献自己

彼岸与此岸

——应约和诗

此岸是恨彼岸是爱

此岸是丑彼岸是美

此岸是相思彼岸是拥抱

此岸是孤独彼岸是欢颜

当两岸没有桥

没有往来的渡船的时候

河便像阴阳之间S形曲线

把大地彼此隔成对半

没人假设到河的空中

可能会有一个奇异的发现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对岸

彼此恰似一个硬币的两面

当我们张开希望的双臂

满怀热情地拥抱幸福的时候

应该清醒地知道手心里

将是等量的痛苦与纠缠

当我们不幸被困苦击中

落入孤独的黑暗

应该相信满份的幸福

就在我们前方不远

彼岸

当我思念爱人

我是此岸

彼岸便是爱情

当我追求理想

我是此岸

彼岸便是成功

当我向往幸福

我是此岸

彼岸就是快乐

当我寻找友谊

我是此岸

彼岸便是诚心

花开花落四季巡行

此岸是我

彼岸是你

当我们回头审视生命轨迹

才发现互为彼岸的我们

竟难分彼此地怀抱同一个情份

我见彼岸

你打开晚霞中的门

见我披满霞光手中的玫瑰

在你煦暖热情的眼神里

我看见了彼岸

你怀抱粉嘟嘟的婴儿

用丰腴的乳哺育儿女

在你圣母般的表情下

我看见了彼岸

你婀娜的身姿

在围裙中日显沉重

在你呵护子孙的慈颜中

我看见了彼岸

你牵着我满是寿斑皱纹的手

一起蹒跚在秋日的湖畔

在你遥视云天的平淡里

我又看见了彼岸

对岸若有情人

雪天不要等

河开了却怎么过

葡萄籽发芽

不一定非在春天

隐身在雪花里的女孩

会不经意间

翩翩来到你的眼前

给你一个雪季的四月天

第一缕晨曦

——新年第一天的早晨,生命过了甲子之期。欣慰感恩的同时又有些落寂。卸了谋生的重担,又揽起了写作的事由。

不想说你象征着

我的新生

因为你总是

如约前来

不想对你的出现

心怀感激

因为你始终如一

从不给任何人特殊的关爱

而我还是会为

一个甲子的晨曦感动

并赋予它

我生命意义台阶

这种卸任的新鲜味道

这种超越了什么的兴奋

这种“够本儿”的解放感

足以让我欣然感慨

作为一种象征

你昭示着新的开始

作为一种预示

你督促着生命“从头再来”

“随心所欲”的前题

是不能”逾矩”

永远服务社会

才会“春暖花开”

我不屑

纯粹消费的淸福

把那视作社会的累赘

和良心的懈怠

我自忖

余生还要积极进取

追求老有所为

才有所用的未来

此时我想

向晨曦默默立下志向

用我低沉的许愿

配那漫天重叠的紫霭

把那愿望立在云端

成为醒目的警示

戒除我的懒惰

鞭策我进取不殆

或者让那些愿望

在我心里慢慢发酵

酿成拳拳的文字

留给子孙后代

不怕走近衰老

乐观承担义务

活着有用

才是对生命最好的交待

日升日隐

花开花落

它们留下的

是不违使命的情怀

提示:

似乎要考验我的意志,退休第一年,就有了与刘进、胡忠旭诸朋友共同策划的“共享和平全球行”的艰巨任务。于是决定放下六本书的校对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环球行项目中去。和江苏台 、北京台等电视摄制组一起,联络俄罗斯、欧洲各国的中国使馆、外国纪念馆、华人和友好侨团、翻译和赞助人员,大家共同为国家和民族做一件大事。期待着最后的成功。

最后一响

窗外冰封的雪地上

静静地睡着多彩的灯光

风悄悄停了远处却传来

轰轰烈烈的烟火声响

随着绚丽的色彩落下的

除了哔哔啵啵的快乐

竟有我刚才

还满怀壮烈的心情

面对这继续下沉的黑暗

我怀疑没有什么

可以接得住它的沉重

无论我高呼还是缄默

无论我奋发还是沉沦

它总是要徐徐降落

总是要按自己的规定行进

于是

我只能坦然接受它

安然随着它

在时间的轨道上

轻轻滑行

让它把我带入似乎熟悉

却完全陌生的冥冥之境

又一阵繁复礼花在近处爆响

却丝毫没影响我

内心的笃静

而伴随最后钟声的

那带着凄厉回音的一响

像击中船帆的系索的子弹

倏然间把我带进

一个全新的生命历程

桃花源

——施雨邀约:老木 这是我写的桃花源,马上要以同题的方式发表了,你也写一组吧。

1 在你曲折的水域里 蛇行 河鲜宴上,不经意地 你探出了一道秀色 

2 谁知道枝节里会生出什么 过错 那片桃花林,望一眼 就立成七十二

  座山峰 

3  走过千年的平平仄仄 你依然热忱 要多少就给多少 以水的姿式缠 

  绵 

4 喜欢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无言注视 你也只肯在夜深了以后 落两片

  树叶,或者花瓣给我 

5 水是清的,树也是 特意在你没有开花的时候 来到你的面前,是想

  看 你这个时节的清纯与青涩 

6 当你在春天饱满温暖地红透 我已经逃往别处 不敢看众人对你的艳

  羡与献媚 不敢看花,是不敢看雨后的遍地落红 (2015年1月12日)  

 桃花源

1、现蕾(萌动) 

谁知道绽开花朵 

需要根的力气 

黑夜黎明时 

那喀喀声响心里 

2、含苞(颜色) 

象征生命的早晨 

代表青春的特征

聚朝霞暮翥 

萃合成夺目的嫣红 

3、绽放(香味) 

淡然、神秘、悠长 

一如怀春女子的体香 

那本是天地精气 

经年累积十月酝酿 

4、盛开(生蜜) 

敞开怀抱承接雨露 

撒出香气招引蝴蝶 

蜜蜂带走螯刺扎出的精血 

把期盼的孕情“移栽”

5、陨落(衰败) 

母亲从不畏惧衰老 

使命总让人骄傲 

小径铺满粉红希望的时候 

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6、归宿(皈依)

年年“风助尘香” 

岁岁痴“笑东风” 

从未想把“春留住” 

只想微笑伴随旅途 

7、爱(青春)

时光汇集心中的春彩

让那桃花盛开 

又把一缕缕心思 

编织成粉红色的爱 

8、故乡(乡思)

东方西方 

都把桃花源向往 

平等、友爱、正义 

才是人类的故乡

云南之南 (组诗)

一  碧色寨

大山最深处,

竟有一群法国村镇,

百年米轨寸轨,*1

冒烟的小火车载着多少旧事故人。

 二  墨江

白云中阿诗玛的故乡

神秘的北回归线穿过

阿波罗的游移不定

让这里遍是双胎硕果*2

 三  普洱

思茅松存着两倍的青春*3

古茶、咖啡在云雾中梯田列阵

哈尼姑娘小伙的歌舞让人心醉

茅屋火塘边奏响着古牛腿琴

 四  建水

朝阳楼、古桥、夫子庙

朱子宅院堂隐藏着多少情感往事

团山民居、元阳梯田

多少力量和智慧铸就了它们的历史

 五  思茅

传统手制的茶饼古色古香

新技术萃取的袋茶简便易得

站在古今中线上"回归"时

众人集体享受着"**"快乐。*4

 六 民族村

象牙一般的草芽*5

幼蚕一样的竹虫*6

紫薯、野山药、烤豆腐……

为什么八大菜系里没有滇厨

*1   两种比普通铁轨窄的小火车轨。

*2   墨江有个双胞胎镇,比例世界有名,该镇每年有国际双胞胎节。

*3   思茅松每年出两圈年轮发两次芽。

*4   因思茅特有的无尾瓢鸡与**同音,故常拿来开玩笑。

*5   草芽是建水某地特产的根芽类蔬菜,白若象牙,口感远胜芦笋。

*6    竹虫,生长在竹子里的一种高蛋白寄生虫。

告  别

在你的笑眼里

我看见了你在告别

跟我告别

缠缠绵绵地告别

在柔声的安慰里

我听见了你在告别

跟自己告别

丝丝缕缕地告别

在互不问候的夜晚

我觉到了你在告别

跟心告别

牵牵络络地告别

在寂寞的尽头

我体验到了真的告别

跟告别告别

清清静静再不告别

流  浪

那个来自生命深处的本我

被规则逼得无处躲避

动辄就被斥为违反道德

于是它只好流浪掬踽

明明春天来了冰雪会化

鸟儿唧啾花儿绽开

而傲慢的规矩

横加干预

规则挡不住生命的脚步

就有了越轨与惩戒

本能与理念撕裂

以及个性共性的非议

存续繁殖是天定的铁律

温柔高潮只是其中的福利

当我们把情爱放在头顶

便把本能再一次遗弃

被规则和情爱放逐的本性

流浪在知觉之外嬉戏

冷眼看名利肉欲的人群

并为他们的下一次洪荒恐惧

对话

白鸽:@老木 请教一下,最后一段的本性和第一段的本我,是指同一个么?

老木:我本意是。把哲学写成诗,费力又勉强,成一悖论: 它们都接近生命本在却难文字互通。

白鸽:@老木 [呲牙]我理解错了,看前三段误以为本我指情欲,后两段看又不是。老弗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例子总在误导我理解这诗。

老木:弗洛伊德把本我说成情欲,我把本我换成食色-存续与繁殖,性情只是色也就是繁殖的表层部分。我以为人的本性,本我先是生存,接着是繁殖,后面才是情性。老佛把人性归结为性是偏颇的。没有生存那会有性呢?灾荒年,吃不饱,出生率低便是证明,饱暖思淫欲是反证。地震时,正在做爱的男女分别自顾逃命最典型-生存第一。

白鸽:@老木 [鼓掌][鼓掌][鼓掌]

老木:下意识决定。

白鸽:@老木 老弗只是举个例子解释了一下本我嘛,和爱因斯坦举例子解释相对论差不多[呲牙]

老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对应的人性才是本性_____存续繁殖

白鸽:就是和美女觉得时间过的快,和丑女就觉得时间慢的那个例子,不知道是不是后人杜撰。@老木 [强][强][强]能把精神分析的思考写进诗里,好厉害。

老木:爱情和性是繁殖的一部分,上层部分,基本的是孕和生,前面的**情感是前提。但是日常我们把爱情看得天大,是我们的文化给我们造成的误解。

白鸽:@老木 [偷笑]马洛斯的想法和你暗合。

老木:@白鸽好,该反过来[偷笑],是我的说法与人家马洛斯的想法暗合。这诗是想揭开爱情的温柔面纱,让人们看看自己本性的内心需要什么。对沉浸在模模糊糊的风花雪月中的人们或许是不愿意看见的。因为虽迷茫但很享受。

白鸽:@老木 我觉得马洛斯的理论特别适合解释社会群体,但精神分析更适用于个体。@老木 诗里对情欲说得详细,生存却提得很少,我觉得也许还会有人读起来可能接触不到真谛。

老木:对,说得切中要害。

白鸽:我觉得本我像出海蛟龙,超我像腾云飞龙,轮到自我,却像一头猪。遇到选择就变成了双龙戏猪。[呲牙][呲牙][呲牙]

老木:哈哈哈哈,好比喻。我们人类就生存在这个意识空间自得其乐地言情说性还貌似死活严重。

白鸽:[偷笑][偷笑][偷笑]因为大部分人都不会担心生存问题

老木:所以今日中国如北宋时,保暖无虞,没有危机感的国人言情成风。

放 生

------看过一个短片,深圳一些佛教信众买了许多鱼苗去放生,仪式中,人们始终吟唱阿弥陀佛的梵曲。没想到鱼儿们并不逃走,而是成云河星系形状的盘旋样式在水里往返逥游,让人既不可思意,又十分感动。一直感念这动人场面的缘由,见诗群里写放生,便草就一篇凑热闹。

放生的人们

缓声唱着平和的祝福

被放生的鱼儿

结群迴游

青山绿水处

阿弥陀佛梵音袅袅

阴阳图案水中隐出

大爱贯穿于山水之间

善意通连着人与万物

寻找隐隐约约线索的时候

我发现任性共同的关注

——那无声的人性恻隐音符

歌声里

我朦胧听见

淡然世俗的财物**

便是放生自己

让生命自由坦然

快乐在“放下”的天海地湖

放 生 (组诗)

一、翠鸟·理想

翅膀搧着颤动的希望

快乐开始自由飞翔

心中想得是金色的暮霭

身外依旧是古来的樊笼

二、蜗牛·现实

踽踽而行你在哭泣吗

一路“泪痕”便可印证

你带着“家室”孒然流浪

不卑不亢领受自己的命运

三、灵魂·超越

趟过名利亲情和爱情的激流

终于回头发现属于自己的生命

乐于“涂中”而超然自得

给亏欠良久的灵魂放生

风筝,告诉我

  ——致街上“占中”的孩子们

风筝 告诉我

你愤然攀在阳光的窗口

高低盘旋 摆脱挣扎 

你可是要向我诉苦

你欲飞不得

正忍受人间般纠缠的痛苦

还是丈夫遇厄 雄心受阻 

找不到驰骋的坦途

风筝 告诉我 

你在蓝天的怀抱里飘然起舞 

张扬嬉戏 扶摇羊角 

可是要向我炫酷

正是这根细线

让你能飘在高处

没有了规则制度

也就不会有你飞翔的自由

乡  思

我的相思 /是我

在襁褓中养就的惯性 / 如同

刻在在我心中的 / 一首

祖母的童谣 / 即便

走到天涯海角 / 深夜里

黎明前 黄昏后 / 都会

在灵魂最深的角落里唱起 / 把我

接回故乡的温暖怀抱 / 吮吸

她那取之不尽的乳汁 / 让我

永远都还不清 / 欠她的

那刻骨的 / 思念与挚爱

——和安然

是谁的诅咒设定了成年人的吵

破碎的碗盘

惊恐的孩

子还有老年人的叹息

祖父祖母吵 父亲母亲吵

你和他(她)也吵

都说对方违背了规则

却没人怀疑规则的坏与好

难道不是我们正奉为天条的

那千年的道德需要改造

难道不是人类的个性在共性追杀下

无处躲避不得已做着最后的挣逃

时间是男女不和谐的麻醉药

没人关心它麻醉了什么有怎样的疗效

本性哭泣道德訕笑的寅夜

一缕觉悟的曙光正悄悄孕陶。

那一天我懂了爱情

——献给情人节里的你

那天

我觉得我懂了爱情

第一次有了

令人难忘的牵手

急促的呼吸

滚烫的面颊

咽不完的涎水

濡湿的唇

我发誓要把一生

全都给你

打碎两个肉体

重铸一个生命

从此相亲相爱

永不离分

那天

我觉得真的懂了爱情

不是索取

而是无私的奉献

让心爱的人

自由飞翔

展翅在最适合他(她)的天空

而自己

却在阳光下的阴影里

按住流血的伤口

忍下撕裂的疼痛

微笑着招手

为深爱的人送行

紧紧咬住深陷齿痕的嘴唇

那天

我把爱情

融化于无形*

不论索取不讲付出

只有生命直觉里

那莫名的亲近

这亲近在世俗的海洋里

遵循波涛潮涌的规律

沉浮起落

行止退进

面前有理性的沙滩

也有感性的礁群

答案和结局早已确定

只看人们选择怎样的命运

爱情三部曲的私爱、真爱和大爱也是人生之爱的三个层次,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段里,因为这个时段的个体和环境的特殊情况不同而处在不同的位置上。

飞鹤

浮在云间

你只显出

两排墨色的羽稍

和颈项上那点嫣红

仰天长鸣

你歌唱着

生活的快乐自由

交颈享受此刻温馨

黑白阴阳

痛苦欢乐

展现火一般的爱情

温暖心田照亮生命

过年

那年我拍下全家福

蒸馒头炖肉炒瓜子

围观烟花爆竹

孙辈儿嬉笑给祖辈磕头.......

每个人都绽放着满足的笑脸

后来哥哥发来照片

大大餐桌的一角

一个空座位

一双竹筷子

一只装满饺子

等海外儿子的碗

今年孙辈给我磕头

笑眼里却尽是

自己的童年快乐

忙碌的母亲

矜持兴奋的父亲

一幕幕幸福往事呈现在面前

明年

我要把这些照片

做成纪念亲情的影集

还要告诉后人

关爱家里的亲人

传承祖国的文化

珍惜国家几百年盼来的春天

九月

你炫目地摇曳着飘落

温润的红黄颜色

在墨绿色的溪流中

唱着成熟的歌

恰如树上的果子已经甜蜜

落地的核桃已经充实

遍野的稻菽已经低头

……

伤怀秋雨的时候

菊花已悄然开满篱畔

忧郁肃杀的日子

霜花正隆重挂上枝头

在这老去的时光里

草地可以枯黄

大雁可以离去

而我却会与你一起

月下举杯

畅怀今日

相约来秋。

没有你的节日  

月把我影子投向石阶

印证我曲折的人生

让它陪伴着我的孤独

一如我正陪伴着孤独的你

穿过要捧住它的我的十指

月把那青色的手影抛向地面

好似要在那秋露濡湿处

找出我遗失了的青春

万众挥霍的夜晚

月把世界万物鎏银

笑颜擎起的杯中

却满都是思念的忧伤

田野里有歌唱的秋蛰吗

为什么耳畔满是哀愁与衰颓

西风在抽取草茎的汁液吗

寒意正一步步逼近

没有你的圆月

比平日更加清冷

寂寥与苍惶

比秋寒更难担承

举杯望月的一刻

多想分辨出哪束正连着你我

好让我低头的时候

把你微笑的模样印在心中。。。。。

节食

——节食带来的思考

节食四天

十个桃子六个鸡蛋

出行 购物 写作

竟神奇地没有感到饥饿

反倒身轻神逸

恰如秋高气爽的九月天

过敏症状减轻 血压下降 口气还清

更有静心反思后辽阔的心田

试复进食

两碗清粥入口

就已觉饱涨腹满

原来“适势节食” 是生命的自我保护

如社会对外来经验的消化吸收

无克制的囫囵吞枣

少不得呕吐腹泻

让那些裹着香味的食物变得腐臭不堪

提示:

面对着国家几百年来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成就,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不知珍惜、心怀不满。社会“精英”层面和青年人中,不看国家发展的主流而专门看阴暗面,并以此否定国家快速进步发展的大方向,进而否定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改朝换代的思潮势如浪涌。明明亚洲、非洲诸多国家的价值观移植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明明多数价值观移的国家都发生了战乱和灾难,可中国的网络舆论界却仍然盛行鼓吹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移植并势显急迫。国家、百姓都反对的马上“体制革命”,在许多吃着国家饭的精英那里被当成了势在必行、势在即行的事情。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把坚持这种立场吹嘘成为了民族和国家坚持独立思考和呐喊的英雄本色!

当局在这样的情势下,似乎因为默认了理论界以普世价值观取代“共产主义理想”的事实而在理论上一筹莫展。被囧在承认普世价值又违背普世价值的境地而难以完善其身。这是三十年来,国家只重经济效益,忽略理论发展和思想管理,任由自己花钱培养出来的精英书蠹般不加区别、不顾中国的现实,以盲目崇拜、照搬、演绎的态度,“引进消化吸收”西方的普世价值,忽略了从我国实践出发,自信地借鉴外国现金制度的同时,研究并建立新时代、新条件下具有本土化色彩的哲学和社会学理论。摸索与中国当前实际相结合的、适合当前中国社会现实践的发展道路。以致造成了如今理论界与社会实践和大众脱节,与境外敌对势力“不幸合流”的严重情况。

要改变这种状况,恐怕除了警惕“外来势力的渗透”之外,还要考虑中国千百年的集权历史和近代“共产主义灾难”造成的反弹式的追求民主自由社会倾向的必然因素,以及当前的腐败、不公平,更有我们自己长期习惯了的全西式教育体系所造成的思想方法上的自我否定,以及全西式教育体制对本土哲学合法性的研究与教育的忽略与排斥,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由此想到令人心寒的“反右运动”,其原因恐怕除了当局的集权思维,还有另一面因素——民间源于小农思想色彩的改朝换代意识所展现的消极反体制惯性带来的强制性报复。所以,社会有必要给官方和民间都敲一下警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