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者:老木    更新时间:2015-12-16 13:27:14

露  珠

太阳在海上燃烧

晨风里

一滴渐瘦的露珠

一边

是昨夜留下的清泪

一边

是今朝七彩的坦途

提示:

    早年居北戴河,每到五月间,洁白的槐花绽开的时候,常有夜露。清晨,朝阳如血、半映海面,山川渠壑、金红流毓,让人想起紫气东来的意境。有一天细草尖的滴滴清烁的露滴惹我注意,伏地细察,面向朝阳一面露珠表面会有一架彩虹,背阳一边则清冷如水晶,又像泪滴。于是想起人们对生命态度的两面性:用积极的角度面对人生,就会发现宽广的乐途,以消极的角度看待人世,就会格格不入灰心丧气。由此说来,思想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这提示我们,要选择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高跟鞋

辛苦地在“斜面”上

寻找重心

放松下来

又丢掉了

既有的平衡

究竟是

需要那样的高度

还是

抽走了脚的灵魂

提示:

    生命的需要是自然的、美丽的,它指向生命对本然快乐的追求。人类的文化、时尚本是造了来为生命服务的,然而商品社会的牟利本因,引导时尚向牟利发展。最后形成物(商品)对人的强制和扭曲。我们至今奉为经条的文化、道德经典,就像人性的高跟鞋,把生命的“本然需要”和“必然需要”割裂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与生命相悖的文化和道德,会内置成思想的惯性,以至于生命想要回归自然,满足本然需要的时候,它们会扭曲生命造成第二次不适应。发生“被扭曲依赖”现象。

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

或许世上没有翅膀的时候

先有了叶子

相对着钻出地面的根

它似乎一直都在飞翔

或许因为叶子

才有了后来的鸟

让它既有根样的爪

又能够飘在天上

走过黑夜 走过白天

树根没有“永恒”的梦想

越过高山 越过河流

鸟儿没有 “超越”的奢望

发生过 发生着 还会继续发生

生命决定了躯壳的外象

快乐或忧郁的各色眼镜

改不了本原实在的摸样

提示:

    生命和自然世界有自身的运行规律——生命的本在过程——人们的主观意象会因为观察点主体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当我们循着发生学的道理找到原点往回看,既有的价值体系有很多对生命来说完全多余的条条框框。

苔  藓

时尚的脚步

把你从人们的视线中推远

刻意栽培的花草

早在街头巷尾笑得灿烂

不羡慕“克隆”“保鲜”

那些奇幻的科学

属于你的是郊外的石阶

还有寂静的田园

学会漠视世人的漠视

学会淡然灵魂的淡然

用你簇簇湛绿的芽叶

尽显你繁殖进取的心愿

面对繁华的喧嚣

你默然微笑

以不畏冰雪的品质

宣示 “自我” 的尊严

提示:

    生命的自由,在于能够在喧嚣的尘世中耐得住寂寞和各种诱惑,自觉地保持一份本然的自信,坚守生命的规律,维护生命规律的尊严。

南瓜跨越篱笆

如今的篱笆

只是一种象征

南瓜的跨越

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

只是那边

不再打杈 压蔓 掐头

毫无拘束

尽兴攀爬

满眼茂密的绿叶

四处繁衍的黄花

只是秋天

什么也收获不下

提示:

    人类的共性规则像篱笆一样约束个性的任意发展。同时又是每一个个性发展个体共同需要的条件。毫无顾忌地跨越共性规范的个性自由,看似无拘无束,但最终于个体和群体都会是灾难。

图  画

砉——

鸟儿为什么来

犁铧侧牛蹄旁

小虫儿密麻麻

砉——

鸟儿为什么去

睡醒的狗儿

蹿出了葡萄架

砉——砉——

鸟儿飞来飞去

翁燃斗牛反刍

塘边听蝉蛙

提示:

    生物依照各自生命的需要在相应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生物链上各自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生物链的规律,是我们以后天经验为主的文化层面领域之外的更深的意识层面的东西。如今,我们对于生物的自然链条干预的太多。干涉得越多我们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就越多。所以人们越来越需要回归自然、天人合一。

你是一颗星

夜晚

静静地

你眨着眼睛

一如满怀深情的精灵

白天

无声地

你也在闪光

只是我没有遥视的眼睛

提示:

——阁楼的天窗下,是我睡眠的地方。夏夜,每每看到清晰而安详的群星。常常想:我们习惯了把人是星宿当成传说和迷信,难道人与星真的没有关系吗? 看着它们,看着不断的流星,想着恒星生命的四个阶段,就坚信:人与星在更高的层次上,本质上是相通的:独立的磁场和极性,特殊的震荡频率,在不可选择的复杂环境中相互吸引和排斥形成的独自的轨迹……

    于是想到遇到真正可以谐振的知己的困难、珍贵。很多情况下,许多生命的知己在心灵寻找知己的路上,因为轨迹的不同,无奈地擦肩而过……

分  离

断开的磁铁 

永远难以相吸 

那是在结构上 

产生了相互排斥的“心力” 

断开的柳枝 

就能及时接起 

那是在相互的体内 

存有愈合的液体 

分离的恋人 

手捧爱恨交织的对立 

那是曾经的情感 

还没有真的放弃

提示:

    当我们学会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独特不同又有共同特性和相互联系的信息能量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与人的关系,除了世俗的各种条件外,还有内在的说不清楚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因素。以前,我们常把这种关系看成幻想的、迷信的。只有过来人、有心人才能觉知,人与人最关键的联系不是外在的条件,而是内在的“相嵌”或称“谐振”那种神秘的关联。这种内在的关系的发展变化,会随着时间发生偏离。所以,认清规律,善意努力,淡然面对才是正确的情感态度。

诺  言 

终于找到了诺言 

但却不知道 

该把它 

寄向哪里 

恰一本年度日历 

时间规定了 

只可用 

一段日期

提示:

    诺言是生命的一种表达。有“真”有“假"。很多情况下,此情境下真诚的诺言,换了环境就成了欺骗。

    诺言有时空洞规定性,同时又有表达主体自身内在境况的变化因素。之所以世间常见背弃诺言的现象,原因是人们把本不敢认定为长久的东西,想像成长久的,并用道德把这种错误的想像固化下来,反过来约束生命。于是就有了佛家“活在当下”的禅语。

礼  物

喜欢笑容  

应该远胜过金币  

因为  

金币象征交换的工具  

笑容  

则是同类之间的鼓励  

一头是物质的满足  

一头是精神的慰籍

提示:

    物质是生存的必须,快乐是生命的终极追求。藐视物质追求理想(假设的快乐)是不可长久的空想;用物质代替快乐是充满俗臭的虚妄。如今走出物质饥饿的中华民族还有走过这个还需要时间完成的阶段。拜物、拜金、拜间接的神(名人),还处在否定之否定的高潮阶段。反对不懂得社会发展阶段,而轻易否定自己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的糊涂论调,期待着我们的民族早日进入到物质丰富后的精神追求时期。

拥抱快乐 

选择幸福本身

就是痛苦

因为它

就在幸福的背面 

当你拥抱快乐的时候 

浑然不觉 

手心里 

正是烦愁

提示: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不能看穿事物两面性时,常会猝然间遭遇不期然的相反结果。许多不同观念之所以相互对立,正是因为它们有着内在的统一 ——它们是不同个体依据不同的因由对同一意象所做的不同思考和表述。

 婴儿为什么哭

婴儿为什么哭

况且才刚刚获得个体的自由

“是开始苦恼人生的哀唱”

“是诉说生产过程的痛苦”

“是面对茫然未来的恐惧”

“是不甘心走上死亡的路”

其实只有他自己清楚

是没有了原本紧紧的束缚

提示:

    作为生命生存的条件,环境对生命的发展会有规定性的限制和约束,当人们要冲破某种约束的时候,相当于变更甚至放弃原有的生命生存条件。当我们为了某种理想“革命”的时候,往往只想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而忽略不利的一面,导致革命之后才尝到未曾预见的苦果——人类上个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和如今的普世价值观移植都同样不幸证明了这一点。

生活都是财富

如飞沙

掩埋记忆的凹凸

如流水

填平情感的坎丘

多少伤痛 幸福

多少爱恨 情仇

许多年过去

时间老人轻轻一拂

蓦然回首

生命里竟都是收获

就连许多不堪

都是财富

提示:

生命遭际的利害、好坏,都是人们由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出发判定的。如果我们学会跨越时间和空间站在生命之外,完全客观地回顾生命的历程就会感觉到,所有生命中必然发生的东西,都是生命链条中自然发生、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是生命必须承载的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它们都实际上作为生命的营养,滋养着我们的生命。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生命的“遭遇”和“坎坷”,换种角度,它又是生命的“所得”或“财富”。

生命之树

——简洁而平衡

时光如箭 

转瞬而过 

又怎是可以 

弹指一挥 

能够了断 

生命的季风里 

吹走了爱恋和憎恨 

希望与悲伤 

只留下 

少时的淳朴与单纯 

如生于泥土下的根 

欲念功名 

如绚丽的花叶 

秋风里早已退去 

沉寂在 

融化的冰雪中 

留给我们的 

只有筋脉般 

记忆的枝干 

真实如斯 

简洁而平衡。 

提示:

    简洁而平衡——长寿的树木如是,长寿的生命亦如是,社会也是一样。

    繁杂负累的情感、关系,功名利禄,如同不平衡生长的树,总是对某个方向的风显得特别脆弱。人生的风向不定,所以任何不平衡的生长都难料其终。因此,古人所谓中庸,不只是处事之道,更是生命自身俱在的哲学道理。

时代的法权

金色的疯狗

紧追在身后

露着尖锐的时尚牙齿

“权利平等”

“竞争自由”

肮脏的尾巴拖在地上

如与生俱来的锁链

环环相扣 啷啷作响

“道德传统”

“不得违拗”

提示:

    中国是一个正在进入商品社会的国家,但是它没有足够的进入商品社会的历史、物质、文化基础。期盼完全的现代民主自由制度,如同在海滩上想要建造大厦。结果,如今商品与特权两种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手段都在中国大行其道。让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状况越来越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双重的压迫和苦难。这种世袭特权与资本特权两种因素杂交的后代,就是“新时代的法权”。资本和世袭两种势力都来维护这个多数人不愿意继续的制度。所以改革的重点,应该从社会公平入手,同时削弱两种特权。

和而不同 

放下酒杯

心对着口

为小人

未必同而不和

掷完骰子

口对着心

是君子

难定和而不同

提示:

    小人本是人的个性、君子则是人的共性。二者对立统一的整体便是我们完整的人性。它们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它们对外地展现,完全取决于届时的生命状态和当下的条件和环境。通常被看作小人的,在公众的正气场合下,不一定仍旧表现成小人的行为;同时,一般被看作君子的人,在无人监督的私底下或赌运气的情况下也不一定抱持君子之风。客观环境往往决定了人们的外在表现。

龙与猪

——文友评价中国人,更多像龙,还是猪?

从下往上看是龙

龙也不一定都好

代表了暴戾和虚空

从上往下看是猪

猪也不全是不好

它是实用主义英雄

提示:

    权本位社会中,在别人权威之下,往上看,上边的都是“龙”,只能卑微地服从;而上面的那些 “龙”往下看,全是不值得尊重的猪。于是每个中国人心里都装着龙和猪两个模样以供不同的场合使用。从而展现出中国人身上的奴性与皇性.

与《独行》同行

——百合心历独行,诗数行,陈利弊,舍取间些许无奈与解脱。因见两面之趣,随帖如下:

独行在

独行的感觉上

左边是寂寞

右边是彷徨

提示:

    人类个体因为繁殖和群居的需要,先天地必然要在群体中验证自己价值和地位。这是人类先天具备的与无限扩展个体需求相对应的共性因素。因为繁殖本性的必然,个体需要得到异性的认同;因为生存的群居的必然,个体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同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当人们失去这两种其中之一的时候,便会感到孤独。面对解脱孤独的可能,人们会用先天需要之外的条件来衡量利弊、好坏,于是就有了犹豫与彷徨的苦闷。

秋 

快乐在哭

诉说被主人抛弃

忧愁荡在秋千上 

嫣然嬉戏 

树叶落下 

实在忍不住惊奇: 

“你们本是 

孪生兄弟” 

谁料它们

齐声回答: 

“你可体察 

当下的节气”

提示:

快乐与痛苦、开心与忧愁本是一体两面的存在。除了生命自身DNA决定的周期的状况外,还有后天的修为,和同样很关键的客观外在环境。也就是说,生命的际遇由内在和养成之外的、偶然又必然的因素一起来决定。若进行划分,则可分为人们内在本然的生命特质,外在作为条件的先期内置性的养成和即时发生的机遇两部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常常把人们内在本然的生命特质和作为条件的先期内置性的养成混为一体,当成不变的内核,而把即时发生的机遇放在相对的位置上归结为“命运”。

我的自由

我不是飞鸟 

却要体味 

鸟儿在天上那无拘无束的自由 

我不是游鱼 

却想感受 

鱼儿在水中被紧紧包裹的舒服 

我是独行者 

不畏惧差异的目光 

在我身后踟躇 

我是夜行人 

总是在云暗风高的时刻 

独自沉声低吼

提示:

    生命的个性倾向于排他的绝对自由。这种倾向必然受到社会共性的压制,而需要找机会展现个性的需要。当这种机会不能获得,便会转而寻找释放承受压抑所产生的反向张力。很多时候,这种生命的必然倾向会与人们有意识地“回归自然”的时尚诉求相混淆(生命有着遗传性的最古老的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记忆,其中既包括生命自由的快乐,也包括生命个性的最大延展),还会与社会的反共性思潮合拢成为如今社会潜在的所谓反体制、反压制的力量。表现为领导被领导、统治被统治的天然矛盾。把握“个性自由”和“共性包裹”恰当的度,常会遭到正反两个极端方面的排斥。所以,要坚持真理必须习惯并有勇气坚持独行,敢于在云暗风高的时候坚持自己的理念,发出自己的声音。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