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意义
繁殖 让生命需要证明自己
文化 让生命的道路崎岖
东方 西方不同的尺度量来量去
又有多少人 重视价值本身的真意
熙熙攘攘的商品市场时代
富裕成了自由的脸谱
名利 特权造就了高贵的道具
金钱规划出人们由生到死的轨迹
共性的需要被忽略 贬低 嘲笑
个性的贪婪被披上幸福、快乐的外衣
内视、自省,爱仁、克己
这些人性的朋友正被远远疏离
移植他乡惹人羡慕的时尚花果
选那些能够适宜自己土地的
盲目拒绝和盲目是从同样可怕
拔苗助长的故事古今有了多少范例
面对时尚 人们茫然疑惑
或者野心勃勃 或者失望叹气
怕是人类又到了需要上帝惩罚的时候
也许人种真的“老化”到了需要“更替”
提示:
生命的基本价值是个体个性化的生存和群体共性化的繁殖。所有的其他价值都从这里展开,都以这里为根据。我们的问题是个体常常忽略我们生命的基本价值,把由它派生和延伸到价值放在群体共性的基本价值之上。而群体也是类似的情况,常把群体的局部利益放在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至上。于是,当人们混淆了基本人性的需要、忽略了全体人类的整体需要这个标准,用各种理念来辩护的时候,多种相互矛盾的标准之下,矛盾便难以解决。正如如今左派和右派们的争论。
智慧的起点
人们灵魂的深处
都有一双抑郁的眼睛
如桥畔的整片蒲公英
孤独着苦心的宁静
命运列车的速度
容不得权衡掂量
枷锁般的窗口掠过夕阳
只路线一帧帧柔弱的影象
怜惜的眼神无处落脚地拍打着翅膀
同情的心曲寻不到可以和合的曲腔
进一寸害怕陷入无端的泥淖
退一丝担忧难负的应有担承
屋檐下暖巢里的鸟儿
悟得真觉的时刻
这久已留恋的窝
就成了天性的樊笼
身边无处不在的束缚
恰是我们为了解放而创造的文明
挣扎在自己造就的茧儿里
春蚕怎能不怀疑眼下的生命历程
闪着灵光的直觉已经被文化遮蔽
道德湮灭着我们充满活力的本能
当阳光下的大爱难以舒展
只好看黑暗中的私小怎样得逞
喧嚣的跑马圈地毕竟那样短暂
悠沉的悟善归道一直经久传呈
天地的书本也许该新翻一页
智慧的起点或者会更高一层
提示:
——恶善阴阳,什么才是更深刻的智慧?古人的经典如此博大空灵,究竟是怎么得来的?不相信上帝神灵的人们,热爱真理的人们,怎样才能找到更高的智慧起点?—— 我们需要一场思想方法的“哲学革命”!
无论东、西方,古、现代,哲学的兴旺是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兴旺的果实又是推进器。而当下商品社会对于哲学的藐视和不屑,需要一个颜回般敢为哲学牺牲的人群,冒着“背离时代” 的嘲笑,为自己也为人类探究人性、挖掘思想方法的规律。为的是使我们的智慧起点更高一层。
没有终结
如同时间不可间断
终结就只是一种错觉
把那流星的一闪
定格成记忆里的永远
终结的只是感觉的某个片段
虽然可以撕心裂肺
而那不过是整圈拷贝中
一个转瞬即逝的画面
生命的DNA的多象钻头
有那样一对旋转的伙伴
有高有低有快乐自然也有苦难
恰如日月山水节气流年不停变幻
提示:
辩证、发展地看待事物、看待自己和他人,是教育的问题也是个人修养的问题。从客观现实出发、尊重并遵循规律、开放虚心而不盲目傲慢。这样的人生因不纠结于无端的是非而充满快乐,
彼起此伏
从茧壳里蜕化出来
曾经的桎梏就成了败敌
淘汰既有的束缚
也会膨胀自主与自由
本性的恶
也就可能插上翅膀
幸福等于摩登和消费
痛苦就是劳动与工作
于是一切都需要加速
包括情感和身体的排泄物
用最小的投入攫取最大的获得
还要人人“双赢”
没有英雄的年代
到处都是各样的伪英雄
可他们只有一个胆
金钱这个“万能的卡尺”
终究测不到
—— 人心
提示:
事物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它总是以物极必反、矫枉过正这样 “波浪形发展”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它的发展轨迹。中国人从藐视金钱、忽略个人价值的集体主义铁桶中走出来,必然要经历一个反方向的高潮才会平复正常。当我们处在个人主义极端膨胀阶段的时候,应该明白地看到,社会回复平静的过程已经开始。因此对国家和民族就该充满信心。
恬 淡
——与轮回话恬淡
好端端地活着 / 望一会儿天空 / 想一会儿海 / 阴天的时候 / 穿一件鲜红的衬衣
快乐是一种习惯 / 完全可以没有来由 / 车窗外的景色自自然然 / 目的地是有的 / 但不想目的地的事情。
喜欢末两句,直白里蕴藏一种状态,值得玩味。 相和如下:
通常
淡然是无色的
源自心神的放飞
有时
淡然是酸涩的
来自无奈的追悔
只有
恬淡是快乐的
它来自超然的聪慧
提示:
放松自己、看淡世事,是难得的身心修养。细分有天然的、无奈被迫的、主动修为的多种。不同的层次,反映了生命自身的修为和格局。
藕的遐思
潜在冰凉的深处
自以为看穿了混沌的世界
难忍浮萍的骄傲显耀
于是射出一支利箭
冲
出
水
面
绽开出无以超越的花朵
谁又知道
给了它生命的泥
养育了水中的万物
却把自己
深
深
掩
藏
坦然地保持缄默
提示:
一方面出人头地是每一个人的自然追求,尽管多数人意识不到竞争的动因时生命的存续与繁殖。而竞争如愿的几乎没有,暂时随缘的也是少数。另一方面,以道家的理念,坦然接受人生的机遇,通过理念修为,在既得的所有中获得快乐才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苦短,许多事情难以强求。执着不懈的追求是好的,但不必一定强求追求的结果。普通大众正这样过着的日子其实是最符合“道理”的日子。
尊重生命的独特
按照心的指挥
沿着自己熟悉的路走
才能找到家
生命本是各自独特的
时尚却是轮番盛开的花
追在后面的便是难堪
按照心的指挥
走自己熟悉的路
哪怕只做园中一角的细草
园子里不必都是牡丹
因为牡丹不开的季节
必有别的生命显现
提示:
从文友写的诗,想起沈丛文、周建歧…… 一个网友评论说:“你对诗还是有感觉的,建议多看看当代各个诗歌流派的诗,好诗在地下,好诗在网上,开阔眼界,多了解了解现在的诗人已经走到哪里了。”觉得意见有趣,写了上述短句。
儿童的直觉
当我们仔细观察婴孩纯洁的眼睛
当我们细心感受儿童天真的表情
当我们认真体察孩子真实的心境
就会发现 ——
没有任何附加物的
心的直觉
喜 怒 哀 乐
泉水一样
由生命向外喷涌
长大成年
文化把生命包裹重重
法律 道德 习惯
烟雾一样
淹没了直觉的灵性
我们不再能
感知地震
理解梦境
只能套用“智慧”与“科学”解释世界
还有 “道德”和“理性”
提示:
儿童是意识构架理论最有力的证人,据称当年佛洛伊德就是在观察外孙女的过程中突然悟出他的意识三段论的。可惜佛洛伊德没有沿着思维方式的道路继续研究,转而研究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的方向去了。可惜!可惜!
微笑的蒲公英
蒲公英你又开了
天阴细雨的时节
气氛有些抑郁
而你却依旧开得清清纯纯
花瓣上的欲落的水滴
晶莹得象极了水晶
却不会让人想到泪
那是因为你笑得如此天真
希望你宽恕我
开着割草机从你头上碾过
请原谅我的鲁莽无奈
那是人类美的标准的过错
你既不悲伤气愤
也无鄙视不屑
就那样平平常常地笑着
一如静静拈花的佛
也许你一早什么都知道的
只是对爱恨情仇已不再计较
尤自坦然地—— 微笑
示我以平淡的“常”心
提示:
自然给人的启示其实是人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的认识,通过自己的思考所得到的开悟。当我们以人类的价值观对待我们可以决定其命运的生物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我们人类内在的自我与残酷。认识这些,学会反向的、多向导思维,对认识世界、对个人修养都有益处。
夏天的雨
一样的夏
却不是一样的景致
都有白云
这里的蓝天却分外深邃
一样的雨
却不是一样的落法
都有闪电
这儿的雨丝竟别样细腻
跌碎的雷
挣扎起串串不甘的水泡
曾经的雄心
散落一地难以拾起
夕阳烂漫
绿草红花依旧覆盖着黑土
只一双眼睛
看得出曾经的点点痕迹
提示:
不同的境遇、不同对象、不同的心境,人的感觉会有不同。尽管生命的痕迹是可以被时间的雷雨扫去,然而,生命的记忆却不会消失。越是那些毫无功利地激动人心的时刻越是记忆深刻,它们是生命之间相互留下的永久性的刻痕,是永难灭失、终生难忘的印记。
走进心里
——哲学一如契友
像一柄上古残缺的犁坚实地嵌入土地
尽管锈渍斑斑却依然锋利
翻开青铜般的泥土
给我看千年的陈迹
你 就这样走进我的心里
像一夜细蒙蒙的秋雨
雾一般淅淅沥沥
虽然寒意阵阵却透彻心靡
裁判着千百万生灵的生息
你 就这样走进我的心里
像一片彩色云霓
于无边的天际自在游弋
看去虚幻缥缈 感觉却真实清晰
历遍沧桑探究悟善归道至理
你 就这样走进我的心里
提示:
人们研究“冷酷而纠缠不清”的哲学,如结交理性的伴侣。看似没有轰轰烈烈的形式,却因为心灵的相通与契合而成为难以割舍的朋友。就像结交知心的契友,成为一种没有私欲的真诚伙伴。
分担孤独
——生物的共性、无法评说的情感
偎依着我的手
你打着快乐又轻微的呼
按住我键盘前的胳膊
告诉我你需要爱抚
你微微的体温
带着来自你的关切与亲密
暮秋的夜晚
我们分担着孤独
不了你的愿
你会坐在屏幕前挡住我的视线
甚至用你身体的**部位*1
抚扫我脖颈的痒处
亲人远离的日子里*2
你用心呵护我的精神
你我能够如此相通
人与人之间却有打不开的门户
提示:
家人出差,只剩我与猫咪。就有了我与猫咪一起生活的日子。除了外边做事,还要收获园中所有。晚归家中,猫咪随时跟随,喵声切切,甚至上厕所也跟随左右。让人觉得好可怜见,由不得要与她玩闹、说笑排遣孤独。我吃饭,它坐桌边等;我上网,它一会儿优美地趴在我手臂上;一会儿坐到屏幕前;一会儿用尾巴扫抚我脸颊脖颈;一会儿蜷成一圈偎依在我正在打字的臂弯里,不时用它粉嫩的舌头舔我的手……。于是想到能量的共性与场的普遍相关性——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非生物都可因能量相关。
*1 猫咪的尾巴
*2 家人出差
活得真实自然
——清晨变光灯下的猫眼
借灯“观”书
猫咪凑热闹外加取暖
关灯的瞬间
发现它眼睛奇异的变幻
于是与它调笑闹玩
灯是变光的
陡然打开
小猫排斥般的摇摇头
把灯慢慢逐渐开启
猫那眼睛的瞳仁
—— 正圆 椭圆 倒三角……
直到咪成一条分隔线
再试 依然
再试 亦然
几番又几番
“领导严重关切”地翻身
对这边的傻笑表示不满
而咪咪不会甩脸子生气
也不会埋怨调侃
就那么纯纯地反应
晃头、眨睑、变眼
感觉不舒服就跳向一边
它不分好与坏
不分对与错
甚至没有任何情绪的表现
它不就是一个老子吗
它不关心外部的评价
不把价值的繁累
诉诸于文字语言
它只重视内在
——直觉的体验
于是
活得真实
活得自然
提示:
初冬清凉的早晨,小解回寝,冻雪撒落顶窗,一片沙沙声。电子钟的摆动,显得分外震响。闲来无事,顺手翻看朋友推荐来奥修的《天下大道》。猫咪挤到灯旁凑热闹、取暖。
对于书中关于老子思想与佛教思想、伊斯兰教思想、基督教思想以及现代科学、哲学的比较和结论甚为欢喜。不是仅仅喜欢他把老子的思想奉为最高层次(奥修把老子的思想和后来道教的神秘与诡异完全区别开),而是喜欢他说明了生命与文化的不同 —— 生命的感觉、直觉、悟;文化的好坏、正误、对错等价值观念评判区别开来。指出虽然二者不可分割,但性质却完全不同。
《老子》不像圣经、佛经一样,告诉你怎样对、怎样错,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因为在老子看来,你一旦行善,恶也就在其中了)。他只告诉你,有关于存在的原因和结果的必然,告诉你事物的两面性和转化、变化的必然 —— 告诉你规律。
关灯冥想的瞬间,突然看见咪咪眼睛那无尽的变化…… 似乎它也陡然悟得了道的内涵——自然。
存在的自然、变化的自然、规律的自然…… 世界本来就是自然而然 ……
春 雪
——晒雪,在四月里少见而令人忧郁。
乘着高高阳光
你悠然飘下
节奏显得些许诡异
一如黑光舞剧中的弧步
草地湿漉漉的
你踌躇在叶梢上涅槃
嘲笑而不甘的牺牲样式
恍若神秘而诡异的魔术
带着阿尔卑斯亘古的永恒
你歌颂着古老的恬静
却在落地的瞬间
把生命化成最平凡的水
你以勇敢的诀别
表达柔软中的坚毅
自别于衰草败叶
守住灵魂羽毛的纯洁
看着飘在春日艳阳下的你
我如手执断线的放飞者
内中戚然
满心泥泞
提示:
人群中总有一些凭借本然的天赋“先知先觉”于常人而不被坚信“实践出真知”的人们理解的人。因为他们会指出一些超出一般人理解范围的规律,而被人误解甚至划为异类。有的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也有的惨遭命运的荼毒,赫胥黎、扬胡斯、袁崇焕、戊戌七君子…… 他们就像日光下的雪花,悲壮而令人惋惜。
开花的季节
——听听花儿怎么说
花朵开在树上
是树在笑吗
花瓣落入草丛
是草在哭吗
花开在水面
是因为清高吗
花开在悬崖
是因为孤傲吗
水底下
花也开
山阴处
花也开
人的赞羡
花儿可知吗
人的感叹
花儿可解吗
花儿痴然不语
嫣而不语
花儿淡然不语
靥而不语
蜜蜂来了
依然不语
蝴蝶来了
仍然不语
人来了
花儿不语
神来了
花儿还是不语
它羞羞微笑
我在爱
它淡淡微笑
我在繁殖
我正无思无想
走过我生命的必然
除此之外
没有别的意义
提示:
花儿并不理解人们对它们争艳斗俏的赞美,也不理解人们对落英成溪的惋惜与寂落。是我们人类按照自己的喜好、美丑、对错、快乐与悲伤给花儿赋予不同的意义。当我们觉悟到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就像这些自在的花朵,真正的价值不是那些理想的这样那样,而是每一天实实在在的生活,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轨迹的合理,从而走出身外价值的樊篱而获得自我真正的自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春天里
有的花不香
有的花不鲜艳
有的花不美
可它们都要绽开
等待蜜蜂的心情
都是一样
呵护胚胎的神情
也没有差别
落花与开花不同
些许落寞
却也没有了
争艳的烦恼
怀里的“孩子”不能挑拣
不像蓓蕾的时候
有很多机遇
可以选择
提示:
所有的事物包括生命都有自己变化的规律和界限。规律中包括机缘,界限中包括规则。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和不同规律包容不同的存在和认识,以平等、公正的心、以爱和正义的标准对待人生便是开悟。
我知道
我知道
你爱坚实的石子多于游动的水流
我知道
你爱坚固的岩石远超澎湃的河湖
我知道
你爱高高的大山深过辽阔的海洋
我也知道
你爱我胜过平素的生活。
我们是百年不遇的蝴蝶与花儿
相互的交汇偶然又必然
我们是太空里千年难遇的两颗星球
生命的轨道此时相交碰触
我们像两个前世的终生情人
繁杂的人群中只一眼就发现了彼此
我们像自古以来的天定的逻辑
树干上春天会有嫩绿的叶子生出
我知道
有那么一个空间
我有你 你有我
一如山里两个拉着手的孩子
坐在石头上遥望空中
那密密匝匝却又安静适然的星河
……
“节 气”
我在你的目光里称量
我和我的追求
那里的犹豫与惶惑
把我和思虑
一同高高挂起
西风吹来
繁殖
被包装了秋的颜色
繁华过后
千姿百媚
背景一片金黄
为此
雁群离去
花儿凋敝
草地焦黄
就连云彩
也渐渐升高
空旷的天幕下
只剩了
纷繁的结果
震耳的鼓乐淹没歌声
闪亮的服饰掩蔽躯体
一人挥手
万众呼应
一如高呼万岁的年代
只是换了 ——
叫做“市场”的主角
提示: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分配的季节。担负繁殖使命的生命价值常被收获的喧嚣所淹没。当人们为了生存的奢华而忘了生存的本意,抛开生命的基本需要去追求时尚的时候,已经用物替代了原来精神上崇拜的神。拜倒在金钱之下的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愚昧与原来拜神有什么不同,反而以为自己在走向新的乐园。这情形很像中国改朝换代的农民革命,不懂得今天山呼万岁的皇帝与昨天的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