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又拐一个弯

作者:浴火胡杨    更新时间:2015-03-13 10:31:27

                                        715.得寸进尺


    说到这儿,读者要问,是呀,你咋好久没提李白了?

    前几章说过,在李白率人闯进“逍遥池”大堂时,陶家兄弟正逗留在小浴池。这之后,故事转到对方那儿,才有了普润劝话、陶家兄弟出走被扣。直到胡守仁等大闹“逍遥楼”后院、颜初子突围,就该再说李白了。有李白等一大帮人,好歹可多拖、颜初子一阵子。这一大段时间没了李白消息,是故事到这儿又拐了个弯。

    前面说过,普润吩咐瘦硬和尚去后院,随后让跑堂的伙计去请浴池郝老板和柳横说话。等了一回儿,见没动静,李白恼了,又高声着人去催。这一来,原本嘻笑活泼大堂,一下静了下来。谁也没料到,这温雅赛过弥勒佛似的书生,竟然也会象个田野莽汉一般咋咋呼呼。几乎所有人,都乐呵呵地等着瞧新鲜。瞧过李白,又扭过头来,瞧帐房这边如何接活儿。不一会儿,眼见门帘一动,浴池老板郝老六站到了门前。他也不说话,只是冷着个脸朝李白瞧过来。

    大伙儿见状愕然。气氛一下紧了起来。

    熟浴客都奇怪,处世圆活的郝老六,今儿咋地乱了方寸。

    普润和尚瞧了瞧他绷着的脸,不禁乐了,拍拍巴掌、起身迎过来。笑道:

    “您老,感情是有人欠钱赖账?”。

    郝老六见状,赶紧一溜小跑蹩了过来,笑道:

    “哦,还真是哩。”


                                        716.郝老六


    李白嘻嘻一笑。

    郝老六摇摇头。后头起了事,这边却又有事儿,也难怪他失态。今儿的活不好对付。此前,头儿朱铠也没好眼色给他瞧。经过下午这一阵折腾,朱铠估计今儿对手是要发难了。由其是跟江湖上的豪侠之类较劲,他只能依靠冯处澄和柳横,没太多资本摆谱。于是,临去“逍遥楼”前,他放下身段,来讨柳横的主意。柳横这下脸色好瞧多了。他觉得今儿苗头有点儿不对劲,他建议先把陶家兄弟押起来。另外,还要严密监视印西桥及其手下的一举一动,就怕对手避实就虚,玩出新花招来。朱铠深以为然。他准备告诉冯处澄,请他注意加以防备。他叮嘱郝老六,不得轻离职守,配合柳横控制住“逍遥池”。不久,冯处澄派人来请朱铠去“逍遥楼”,又从“逍遥池”调走大部人马。朱铠又道了声“拜托”,这才心事重重地离去。柳横也是忐忑不安,难得地送出腰门。好在不久就有消息说,陶家兄弟已被扣在“逍遥楼”那儿。柳横闻讯心情大好。于是,赶紧回到屋里跟郝老六商议如何分配人手,把住要害。眼下,最要紧的是要保住北去通道的安全。尤其是要防备普润和尚参与到对手的捣乱中去。俩人嘀咕了半天,也没拿定主意。那伙计兴冲冲来请俩人,被柳横冷冷拒绝,连人也给留了下来。李白这一闹,可把柳横惹火了,便要出门兴师问罪。这时的郝老六,倒是冷静下来。他把柳横生生按在炕上。

    普润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巧了。——这位叫李太白。他颇有几个忒有钱的朋友。宝店若是周转不灵,找他准行。”

    李白乐坏了:

    “这等事得找吴川吴大侠。他对付欠钱赖账的主,最有办法。要不请陶家的宝三爷出面也行,准行。——要讨不回欠账,您尽管找我要。”说到这儿,他指着不远处的胡一家,对郝老六道,“瞧见那主儿了么,您别瞧他憨憨的,武功可是京城一等一的高手,人称大刀胡。他跟宝三爷师徒,都有过命的交情。您老若不嫌弃,赶明儿我就请他帮忙跑一趟。”

    “行。”郝老六尬尬地一笑,又道,“难得大和尚赏脸来‘逍遥池’。不过,今儿我得先告退。赶明儿我请两位。”

    说罢,他抬腿就要走人。


                                        717.拉锯


    李白恼了,道:

    “嘿,您老还不能走。”他一把拽住他的新皮袍道,“不给俺面子行,连大和尚也信不过咋地?”

    普润在一旁冷着脸。连先前悄然去了、转眼又回来的中年和尚,几次挨过来说话,他也不搭理。郝老六瞧一眼普润,勉强站住了。普润大和尚在佛教界和世俗,都有极高威望。在没弄清这大和尚和李白的关系之前,他不敢贸然发难。“这才对头嘛。”李白怕郝老六说不上几句话又要走,赶紧唤来一“逍遥池”的小伙计,扔给他一大串铜钱,吩咐他去附近的“大荐福寺”叫一席好素食。他要把郝老六紧紧栓住。此时,他已从普润那儿听到冯处澄将陶家兄弟已被扣在“逍遥楼”的消息。得把这消息,连同这边的情形告诉张盖。于是,又请那瘦中年和尚上街买一坛好绍酒。普润闻言咧嘴一笑,郝老六却不禁暗自叫苦。原来,他早听人说过,虽然普润素食,却好酒,尤其喜欢绍酒。而“大荐福寺”得素食,京城一绝。不多一会儿,酒店送来一坛好绍酒;“大荐福寺”的和尚,也很快便送来一席好素菜。“逍遥池”另有招待贵客的高档包间。郝老六有意把这帮人圈在一包间,可李白硬说还是大堂热闹吧,连哄带逼,楞是让郝老六招呼伙计,在大堂炕头给腾出一块地,安顿好酒席。随后,请普润大和尚和胡一家来陪郝老六。

到得这时,郝老六就是再不情愿,也只得入席了。

    柳横在账房闻言,恨得直跳脚。


                                        718.明暗两路走


    这一闹,就是大半时辰。

    其间,柳横几次差伙计来叫,普润也没放郝老六走。直到郝老六也已醉得不行,普润这才招呼伙计送他回家歇息。不久有消息说,“逍遥楼”后院有人闹事;再后来,轰传北边值房着火,原本把守“逍遥池”各条通道的看守,关闭重门、去了“逍遥楼”。尽管如此,李白这边表面还是没事一般,照样稳稳地坐在大堂炕头,照样喝酒喧哗;暗地里,他已调整了布署,让胡一家率七八人转到“消遥楼”东大门外,配合主力张盖那儿做好撕杀的准备。——一旦张盖那儿先对“消遥楼”发起攻击,他这儿再从腰门这边插过去,搭他们一手。

    就在此时,中年和尚带着弎人匆匆而来。

    一个是和尚恩语,另俩人留在了屋外。见过大和尚普润,恩语赶紧来找李白。原来,就在李白和张盖为印西桥化解秘函危机忙着一团的两天里,一直留在灞桥驿休整的印重,先是前天夜里成功地把车队拉到了长乐坡;又在今晨丢下缁重,人马水陆分流,悄然移师东部大门春明门外的刘村。今儿因为城关盘查得特紧,印重没敢贸然率大队人马入城,而只是单骑冒险混过城关,去城西南安业坊那户人家找印西桥,结果扑了个空。之后,他又找到奶牛场,差点儿被扣。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去陆府找李白,同样没见着。要不是后来正巧被昨日刚从灞桥驿回头的青阿在门口撞见,还真难了。眼下,他人就在“逍遥池”门外。

    听罢恩语的一番诉说,李白大为惊讶。印重此时西来,意欲何为?李白沉吟不语、疑心顿起。印重的这支缁重车队,实际是印西桥的亲兵卫队。自年前到了灞桥驿,队伍一直按兵不动。只是在印西桥等人偷出驿站,生死不明之际,才大张旗鼓地声称要挥兵西入京城。结果,还是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当时,印重造就得这种声势,无非是想替印西桥等人做掩护。眼下多方发力,帮着印西桥讨回秘函,并无印重人马的用武之处,为何他却丢下缁重、急急忙忙潜至城关,要挥兵入城。是印重自作主张?不会。因为没有他的明确指令,印重断不会西出。更可怪的是,明明前一天队伍已拉到了长乐坡,印西桥却还声称要回灞桥驿。想他李白是何等真诚地不惜性命地为他奔走。换来的竟是这般哄骗,令人齿寒。那一瞬间,他几乎要拒绝去见印重。如此看来,印西桥是另有打算。会是何打算呢?一时半刻还真猜不透。想到这儿,李白不禁冷笑。

    他好奇,决定即刻去见印重。


                                        719.又逢印重


    见门帘一动,印重扭过头来。

    是李白。没等他转出大门,一身马贩子的装束、袖手蹲在大门台阶旁的印重起身了。对面站着急得团团转的青阿。瞧见李白姗姗迟来,扭身一掠,到了他左近。随后,她抬起右指,狠狠地戳向李白前襟。

    李白吓了一跳,赶紧躲到一旁。

    印重愣了。青阿一击未中,还想再来一下,被随后赶来的恩语拦了下来。她再一瞧,四周有人正嘻皮笑脸地朝她这边瞅过来,于是恨恨地瞪了李白一眼,把已来到身旁的印重推向他。恩语嘻嘻一笑。李白跺了跺脚,朝印重做了个怪脸。印重抱拳给李白行了个礼,还他一个憨憨的笑。随后,他机警地环顾四周,无奈地摇摇头。此地南临天街,西边也是喧闹的南北大街。眼下正是傍晚时分,路上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那些个刚才瞧见青阿要揍李白场景的闲杂人等,还有几个磨蹭着不愿离去,想再瞧一瞧热闹。李白会意,回转身跟恩语交待了几句,目送他回到“逍遥池”,这才上前拽了印重的衣袖,领他朝东就走。

    想再瞧一瞧热闹的,就此一哄而散。

    这俩人边走边聊。


                                        720.巧中巧


    青阿见状恼极。

    可一瞧这俩人头也不回,径向东而去,只得快步跟了过来。她也不是不晓事的蛮女人,自然知道街头巷尾,可不能由着性子打情骂俏;再一个,他俩抽身走人也是时候。此地人多眼杂,哪是说事得地儿。

    不远处,就是“逍遥楼”的东大门。眼下,门旁停了一辆牛车,载了半车木炭。车老板正靠在车辕打盹,与其说是做生意,还不如说是在等人。这俩人走到车旁,停住了。那车老板一仰脑袋、腾身而起。青阿见状一惊。你别瞧那老头已是老大年纪,身手却格外利索。这车老板不是别人,正是外号“兰大骡子”的周兰。青阿没跟她打过交道,难怪把个老婆子认成了老头。请这周兰窝在“逍遥楼”的东大门,是李白跟她早商议好的。一来可就近监视对手的动态,二来也是给自个儿留个后手。与此同时,牛车前后,又闪出几个人影。其中一个,竟是女尼刘一环。只见她手柱钢刀,笑吟吟地朝青阿瞧过来。她的身旁,是一手牵小娃儿的清婉老婆婆。这娃儿奇怪地瞧了她一眼。青阿前几日听说过,女尼曾与李白联手解救她儿子的故事。她当时对参与其中、有神奇表演的刘姥姥很好奇,总想啥时能见见她。此时瞧见老人,猜想她就是刘姥姥。于是紧走几步,抢到李白和印重身前。

    老婆婆笑道:

    “是青阿么?”

    “啊?”青阿越发惊讶,“你咋知道?”

    女尼道:

    “哪个女孩都没你倔!”


                                        721.逗乐


    李白和印重哄笑。

    刚才这一路虽然才十来步,印重已要言不烦,将来意说清了。他对李白明说,虽然藏在印镇身上的那份秘件丢了,好在他那儿还留有一份副本。眼下,印西桥为了保险,一边想办法找回那份秘件,一边让他赶紧从灞桥驿过来的,双管齐下,确保将其中的一份文件送入大内。他没敢将它带在身上。要李白帮忙,可有法子让手下顺利通过城关。刚发生了印西桥撒谎耍赖的事,换了旁人,也许会一口拒绝。李白是个明白人,印西桥为人不地道是小事,眼下更要紧的,还是要帮印重。只有帮印重将秘件带过关,才好跟印西桥说话。

    瞧着老周兰迎上前来,李白掩了嘴。他把印重和他的来意介绍给周兰后,便来讨她的主意。

女尼几多乖巧。她见李白他们弎退在一旁悄声嘀咕,明白有要紧事商议。她瞧了一眼四周,有意用女人亲妮打闹,为李白他们弎做掩护。于是伸出右手,一把亲热地揽过青阿,故意悄声问她,是否跟李白相好。青阿大恼,对着她的腋下就是一阵乱捣。女尼嘻嘻笑着,扭过身来,将小儿抱起、塞到她怀里。这闪动腾挪,由见功夫,不是青阿能对付得了的。青阿是恼而又羞,恨得直顿脚。

    这招果然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722.阴招

    另一旁的李白,早跟周兰唠上了。

    眼下,印重要的是让手下尽快混进城。如今城关都有重兵把守,来硬的肯定不行。李白和印重,一时黔驴计穷。周兰听罢李白的要求,嘿嘿一笑。

    李白一怔,又笑了。

    咋不是呢!要论怎地与人插科打诨、装疯卖傻,江湖上混了大半辈子的她,就俩字:在行。只见她沉吟片刻,又找来印重,问了问长乐坡那边的情形,跟李白和印重说出了她的主意。她有个说得上话的熟人,是春明门老看守。此人跟延兴门的头儿是拜把子弟兄。她准备通报此人,说是长乐坡那边有一批军需,管事得出差,被手下盗卖。这批货正装船运往京城。要他悄悄联络延兴门的头儿,派人同她一起去截,得手后三分。等两处人一动,李白带人在延兴门弄出点动静。印重这边率所部人马,趁城关空虚、一举闯进城。李白听罢,连声称妙。印重也觉得这主意可行。李白大喜。“逍遥池”这头,原本把守“逍遥池”各条通道的看守,早关闭重门、去了“逍遥楼”。把对“逍遥池”的监控,交给老普润师徒。他挺放心。倒是,“逍遥楼”东大门那边,他感觉人手不够,没把握得很。于是,李白拜托老周兰赶紧带了刘一环、刘姥姥祖孙俩和印重,先去了春明门。随后,一边叫来青阿,要她通秉张盖,他能否先带人去城东。如他那儿人手不够,他就带一二人去。一边转身来找老普润商议。点头认可这主意。老普润也觉得这主意好,要李白放心快去。

    不久,青阿带来张盖口信,要他多带些人去,他一时半刻不会对“逍遥楼”动手。

    李白舒了口气,赶紧带了青阿、胡一家等一干人,策马奔向延兴门。


                                        723.黑白道


    这回,马快如飞。

    李白等人一路南下,不一会儿就来升平坊北街。他之所以选择从这儿拐入延兴门大道,是胡一家的主意。这升平坊是一爿贫民区,坊道狭窄、房屋杂乱,一向治安欠佳。北街因临近延兴门,街面虽甚俗,却煞是热闹。李白老远就见城门半开,关卡哨兵林立,戒备森严。李白暗自吃惊。他放马一溜小跑,拐过南北大道,在一家客栈前下了马。他先让青阿、胡一家和丁三赶紧出城、接应印重;又留下仨人驻扎客栈,管好马匹武器、注意了望。一旦城门告急,火速增援。随后,他带了余下的五六人,一路闲逛一般来到延兴门下。在临城门的拐角,找个地儿盘腿坐下喝酒耍钱。

    说是耍钱,眼儿却不离哨卡。此刻,黄昏未尽,进出城门的人并不多,哨卡旁留有俩大兵,还略显富裕。其中一人手搂长枪,依着半人高的木栅栏;一人上前对来往过客尤其是进城的严加盘查。离这十来步外的城门拐角避风处,另有弎人围在一只大火炉,烤火闲聊。不久,就见城外有一匹快马驰来城关。一番耳语后,这人带了哨卡上的三五个弟兄,跨马出城、抄小道朝刘庄跑去。哨卡旁,只留下一楞头青大兵拽了枪凑合。不一会儿,胡哨声四起。就见一大群人马,从刘庄的另一头缓缓而来。人群里,有大人,也有娃儿;有人步行,有人跳担,有人推小车。还有几个赶了一大群马。李白见状大喜,赶紧一摔手里的牌,骂骂咧咧地站起身、斜过大道朝城门而来。还没走几步,就被身后的一老者一头撞翻。李白回身挥拳就打,不料被同来的几个庄稼汉手脚拽住。李白大怒,嚷嚷着挣开身旁的羁绊,抽出佩剑。那几个老者的同伴见状,一边叫救命,一边赶紧朝哨卡这边跑。李白还剑入鞘,扬手胡乱舞动、大踏步追来。转眼间,一行人跌跌撞撞闹到了哨卡旁,还撞翻了木制的栅栏。这一闹,把那大兵惹急了。只见他先是把手里的长枪一拦,制止住那几个庄稼汉出关。随后上前一把揪住李白,拼命往斜后推搡。他一边推搡李白,一边对企图趁乱进出关卡的过客厉声斥责,也不再放任何人通过。

    城门前井然的秩序,由此大乱。


                                        724.临门一哭

    

    这时,大兵身后爆起一阵哭喊声。

    那大兵赶紧掉头来瞧。原来,这就是先前过关而去的那个娃儿。只见他一边手指向那大兵大骂,一边使劲推搡着拦在身前的栅栏,哭喊声撕心裂肺。随后赶到的一年青女子,更是作晕厥状,只剩得抽抽噎噎的劲气。现场一时群情激愤。哨兵感到莫名其妙,被他推搡得连连后退的李白,则大怒,气沉丹田、两膀使出十二分蛮劲。这阵劲儿忒大,大兵被震得跌出有好几步。趁着大兵发愣,李白一个箭步掠到栅栏前,撂倒栅栏、一把拽过那娃儿。此时,那俩先前打算逃往关外的庄稼汉,又猛地转身而去。一时慌不择路,撞翻了那正在发愣的大兵。

    那大兵急了,赶紧朝城楼喊话、叫人帮忙。

    城门前是乱成一团。趁着这股乱劲,印重连人带马,撞进城关。紧随他身后,是一大群卸了鞍的战马。人借马势,马助人威。一时人喝马嘶、尘土飞扬。等着出关的过客,大呼小叫、纷纷避让。等城楼上的几个老兵赶下楼来,印重等人早已翻身上马。随着一声尖锐的胡哨,蹄声四起。

    这队人马几乎是包裹万象,滚向西去。


                                        725.原点


    一时间,城楼警钟大鸣。

    等那大兵翻身而起,来寻这闹剧的始作俑者李白,哪里还有他的影子。有人说,似乎是朝南边巷子里去了。那几个从城楼上赶下楼来的老兵中,有一个是临时接班的头儿。对那大兵略问了问,随后指点有限的几个同伴,分头救急。于是,有的奋力来堵缺口,有的飞身上马、追踪印重等人。堵缺口的效率挺高,回身去追的却出了麻烦。此时,留驻客栈的那仨人,已牵了马到了城门前。人喊马嘶,加之本来就聚在城门前的人,将西去的道儿堵得结结实实。那上了马的大兵,左冲右突,费了好一阵功夫,才挣出人群、朝西驰去。

    一场闹剧,这才算落了幕。

    李白去了哪儿?其实,李白只是避到了斜对面的一棵大树下。此后不久,那仨大汉,嘻嘻哈哈地牵了大伙的座骑来。众人重新上马,沿城墙一路北去。走到半路,就见四面八方,都有人朝春明门前围去。等他们到了城门前,这儿已围满了人。不过,倒也不象是起了骚乱。李白莫名其妙,赶紧让丁三和胡一家分头去打听。结果据说,不久前,有一群骑兵在此集积,随后轰然西去。此时,李白还不知是有消息传来,“逍遥楼”爆发大规模冲突,这群骑兵是赶去增援冯处澄。还以为印重南去延兴门走漏了消息,他们是前去朱雀门堵击呢。等过了南内,街上的人三五成群,朝“逍遥楼”方向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才意识到,是出事了。于是急忙赶过去。这十数骑才过东市拐角,远远就见“逍遥楼”东大门前更是人山人海、乱成一团。对面道旁停了一辆双辕马车,车辕旁有人正朝李白这边嚷嚷。李白仔细一瞧,竟是老周兰。大车前,还有数骑,马上有女尼刘一环和二楞等一干乡亲。李白急了,一骑突前疾驰而去。这时,就见恩语从马车后转出,大步迎来、截住李白。

    李白慌忙滚鞍下马。


                                        726.再讨一回巧


    有一群人朝他俩涌来。

    恩语拽过李白、回身就走。从恩语嘴里,李白得知,他们这两路人马都来晚了,颜初子已突围西去。——当时,张盖正从豆腐作坊转到“逍遥楼”东门,准备发起攻击。不料被颜初子抢了先手。颜初子的第一波攻击没得手,退了回去。随后,就张盖仓促压上大举进攻时,突然遭到颜初子重新组织的马队和“逍遥楼”腰门附近增援兵力的两路夹击,被压制在院内。颜初子无心恋战,绕开张盖、突出门去。等普润等人从“逍遥池”赶过去,只见张盖正调集马匹、准备尾随颜初子而去。他们帮张盖凑齐马匹后,这才得知,冯处澄并未跟颜初子兵归一处,而是选择了留守待援。要命的是,他们也确实等来了两路援兵。吴川担心胡守仁这头吃亏,本想留些人手请大和尚普润会同李白等,增援胡守仁。好在老周兰率子弟七八人赶回头。他们刚凑到一起。这会儿,正想法子,如何突进院去。

    李白听罢连连顿脚。眼下,得赶紧先去增援胡守仁。他请大和尚普润牵头,愿听老人家安排。老周兰也赞成。可普润执意要李白担起责任。李白无奈,只得吩咐普润师徒回转“逍遥池”,从腰门入院接应。随后一边指挥让老周兰赶过马车,直抵“逍遥楼”东大门旁的南院墙,方便步卒翻墙入院,一边调过带来的十数骑,叠罗汉一般,由马背攀上高墙、跳入院内。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