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多元的时代,因为多元化,所以世界五彩缤纷;这是个滥情的时代,因为滥情,所以忠贞成为奇货;这是个文化泛滥的时期,文化成了脸谱,脸谱的精彩掩盖着虚伪的内容;这又是个人情的地界,因为人情,所以没了真情。当我们乐在其中,收获颇丰时,是高兴的,高兴地背后是抑制不住的鄙视;当我们劳而无获,被愚弄欺侮时,异常的愤恨,愤恨的深处是人性的格斗,到底是坚持自己,还是伪装同流?
物质的丰富,远远满足不了欲望的胃口,精神的胃口,总是心猿意马,随波逐流。我看到,一个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把一幅简单的水墨画经过运作买了好几万,对我们还没下手的人说,画画太不易了,低于一万我一幅都不卖;我看到一个老画家,戴着一副高度的眼镜,看见普通的人不屑一顾,搭理都不搭理,见了老板、领导,低头哈腰,溜须拍马,有人却一直称他为大师;我看到许多年轻的画家,隔天笔会,隔天展览,隔天游山玩水,隔天大喊我又有新的创意,他们精彩的生活没有让人改变对他的看法,有人羡慕,有人积极响应,有人竞相效仿,深情投入;还有一些画家,任你纷纷唱罢,就是不粉墨登场,“独在高楼成一统”,陋室粗茶淡饭,穷人旧友,或高谈阔论,或琴瑟和鸣,或纵情笔墨,或隐逸山野,或大隐街市,无关风云际会,只尽兴天伦;我看到有人写了几篇文章,用古人他人的语言,用名人先人的观点,换了名姓,到处受宠,四处相邀,忙的不亦乐乎,赚得盆满钵溢,遂换了颜面,油头粉面;我看到太多的人,真心,真情,真意,真傻,真瘪,真能歘;我也看到更多的人,假装,假情,假意,假面目,假大空,可真能行,很厉害,许多人为他们摇旗呐喊,竖拇指,抬轿子;有人悲观,悲愤,悲催,悲怆,有人麻木,无视,阳奉阴违-------。
这个世界太大,我没走过多远,我看的可不浅。我曾经,只做不说,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所以时常碰壁,时常碌碌无为。现在不了,我要说,要大说特说,我要狠狠的说,说真话,说真事,说真人,也说假话,说假事,说假人,但我不违背良心,不违背公德人道。有人说我是不是受刺激了,我说没有,而是之前太过压抑了,说完了就畅快了。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不也说了吗?“文艺不能当奴隶市场;艺术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此言一开,大家纷纷开腔,我还有什么理由要去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便在沉默中爆发”,是时候了。
长安自古帝王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秦汉唐文明,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灼灼生辉,千秋万载。近现代,尤其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文人为首的文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不俗的业绩,被形象的称为“文学陕军”;以石鲁、何海霞、赵望云等为代表的陕西美术家被大家称为“长安画派”。这两门艺术在上个世纪成为我们的骄傲。而今,有人担忧,有人乐观,担忧的人堪忧后继无人才,乐观的人发现人才济济无处安放。对于他们的认知,我们年轻的一代不完全认同。我们总认为缺少机会,缺少公平和正义,认为老当益壮,亦当以身作则,想要像当年给他们机会的前辈一样给我们机会,时代不同了,价值观念变了,对艺术、对文化的态度应该不变。我曾给大美术家写了篇文章,一墙之外我等到的是秘书的一句话:“写的人太多了,都是名家,你的有点平实”;我又给另一个画家写了篇,他看了,改了几个字,让我再加工下,而后就跟一个大师去陕北写生了,回来就不见了。我确实奢望过写的好能获得个斗幅小品,不料结果如此。遇到有名气的美术评论家,他们倒请求似的说:‘还要你给咱好好写,你是金口玉言------”。有的文章,没见的有多好,可就能让他满意,他们要高度,要你去纵意抹粉贴金,可我从不给活人写高度,除非他封笔了,转行了,我只给活人写深度,写广度。可我老想不通,一个活着的人,路还很长的人,要什么高度,我说你高,别人不屑,藉此谩骂,骂了你是自找的,骂了我,我不是躺着撞枪吗?再者,我今天说你一米高,明天说你一丈高,那大后天,十年八年呢,你不就穿越了吗?都是做艺术,搞学问的,老叫别人沉住气,而自己又禁不住诱惑,想要飘飘然。有的人对自己的东西倒是解读颇深,别人的都不屑一顾,连其他门类艺术应具有的审美取向和法则都丢掉了。
画界大腕如此对待小辈也能理解,他们动一动笔,就是几千几万几十万,无名之辈写个三两千字能值什么。可很多青年画家也对此愤愤不平,义愤填膺,他们的症结是参评机会、求教屡受冷眼恶语,有的理由让人不可思议。曹植当年哀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今难道亦如此吗?有人也在给机会,机会到底给谁,给有品、有德、有才之人,还是给亲人、熟人、有来头的人?整天讲传统,玩高雅,真正的传统是人本主义,几人在坚守。十多年后,二十年后,有才人还是有才人,庸才还是庸才,是英明还是糊涂,自有评说,自见真理。现在文化人地位无上至高,各个阶层都在追捧,可别忘了,还有个词叫捧杀。真正的文化人利禄功名不求,求什么,格局意识,大师风范,如今有谁,在以身示范?
艺术是不分地域的,艺术家也不是相轻的,艺术的魅力在于化无形于有形,化有限与无限,真正的艺术具有教化和启迪作用,也因此,才具有传承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有定力的文化人,他可以理性而又现实的游刃于艺术与商业之间,既执着于艺术梦想,又有足够的胸怀和担当。文化强国梦,需要真文化人,而不是伪艺术家。真伪艺术家的界定,既有技艺的考量,更有品德修为的参照,如果失去人格,传统只是一件外衣,或者叫“皇帝的新装”。
而今书画艺术界,乌烟瘴气尽人皆知,多少人物出走了,留下的各自为政,互相争斗,笑柄笑料,车载斗量。利益、人情之地,不是容不下帮派,关键是有没有尺度,有没有背弃良心,不能台上冠冕堂皇,台下狰狞可怖。任何一个人都有评价另一个人的权利,不要怪别人拆你台,叫你真。一只老鼠能坏一锅汤,大人物的做法是会影响一群人,一代人的。个个都想要名留青史,万古长青,这不是用银子堆出来的,也不是靠别人吹出来的,真正的艺术之花是开在净处的,甚至有些孤独。
牢骚归牢骚,如何从艺,艺人如何为人处世,担当己任才是正题,相信你们比我懂得多,比我做的好。本文乃即兴之作,不可细细品味,品出问题,伤人伤己,责任自负。
深蓝万象
201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