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这架打得真奇怪

作者:浴火胡杨    更新时间:2014-12-10 17:34:43

                                    228.转势


    仇三郎大惊,忙顿住脚步。

    而此时的司马无疾,神气却是倍儿爽顺。只见他疾步掠至仇三郎身旁,横身堵住了他扑救的去处;只听“唰”的一声,一把寒凛凛的长剑,已对准了正要提脚踢向丹砂的仇三郎。陈子亚也精神抖擞,抢到李白左侧,拔刀护住他的命门。

    这当口,有个人突然出手了。

    这人便是“安乐居”的老掌柜。此前一直掩在一旁观望的他,早已悄然移到了李白背后。这回,他却出人意料地疾探一身,出劲指点向李白左侧太阳穴。李白本无意对后生下杀手,只是想逼这俩蛮横的军校撒手,所以早偷眼去瞥仇三郎,没太去留意身旁老掌柜。而那老掌柜身法极灵俐,这招“点汤豆腐”的劲指点得实在太快,寻常躲闪的招数均已来不及,只得仰面摔了个蜀中绝技“打僵尸”,又就地一滚,才起得身来、掠在一旁,堪堪逃得一刧。——而这便是他因缺乏实战经验、使好不容易取得的先手,付诸东流。

    那被丹砂大刀逼住的后生,趁势倒地一滚,避过丹砂的刀锋。

    而老掌柜一击得手,顺势一下掠到柜台旁,抽出一把长铁仗,只耍动了三、五下,便把丹砂等人架住了。此时,店堂前又先后闯进五、六个人。这都是些个蛮横剽悍、手执兵刃的羽林军兵痞,领头的就是与李白在汤浆馆斗了一局的矮胖中年汉子。他们从后面呈半圆形逼向李白、司马无疾。这回轮到另一头的那中年汉子得意了。只见他大喝一声,一边指点那后生守住他的侧翼,一边猛地连连向司马无疾、陈子亚狠下杀招。这人的大刀劲急势沉,使都是不要命、不回头,声势夺人的烂招。不一会儿,他俩就成功地把局面控制住了。

    转瞬间,优势转到了对手一边。


                                    229.和事佬


    楼板又是“噔噔噔”一阵乱颤。

    众人都有点莫名其妙,赶紧扭头来瞧。却见楼上掠下一个老人来,却是“泰和”货栈的掌柜楼长善。他也是宝剑在手,不过却是满脸虚汗。只见他虽然一瘸一拐地,还是飞快地抄到了那几个兵痞的身后。不过他这一手,非但没能给自家人增加多少实力,却起了让人泄了劲气的反作用。

    一时间,店堂里一片“嘻,嘻”的笑声。

    倒是店堂外,人头攒动、众声喧嚣,似乎并不在乎此地即将爆发的一场血腥四溢的拼杀。就在这当口,有个人排开围观的众人,掠入店堂。进来的是一个小道士。那道童乍一看象是个瞧热闹的娃娃东张西望,其实却不住地拿一对细眼,去瞅那横在两拨人中间、谁也不见待的老掌柜。那老掌柜早瞧见了这小鬼。只见他把铁仗一横,借势一声冷喝。这一声冷喝声响不大,却是内劲十足。随后,他的身旁便平地掀起一片旋风,在空旷的大厅里乱转,声势着实骇人。这一来,让动手的双方都一时停下手来。接着,他“匡”地一声,扔了手中的铁仗,一展身掠至李白面前。只见他躬身一个长揖,连道:

    “得罪,得罪。”


                                    230.借驴下坡


    李白一愣。

    倒是门前的小道士“嘻嘻”笑了。那老掌柜见状,随即又朝仇三郎使个眼色,道:

“各位爷们,就此歇手罢。何必把这儿闹得鸡飞狗跳,倒便宜了那个要犯刘某人!”

    那仇三郎有些茫然。他瞅瞅老掌柜,又瞥了一眼他身后那小道童,自忖刚才算是领教了李白、司马无疾的利害,如今即便添了帮手,估计再揪缠下去,恐怕也占不得多少便宜。眼下这又胖且圆的和蔼老者,内功深不可测,是敌是友楞看不出,可一席话却还中听,确实不能“便宜了那个要犯刘某人”。若再硬撑下去,弄得老家伙横插一杠子,栽在这长乐坡也说不准,不若卖个人情,赶紧去找得那刘陵才好。

    于是,他决定借驴下坡,就此收手。于是勉强朝老掌柜的还了个礼,又冷冷地瞥了一眼李白、司马无疾道:

    “老掌柜的既这么说了,俺岳某也不驳您老的面子。——李公子,咱赶明儿再说话!”

    李白那一对虎眼,也有好一会儿没离老掌柜的,象是吃了一颗被人称做川中名食的“怪味豆”。此刻瞧着局面趋于缓和,便抬手一揖,道声“好”,随即对身旁余怒未消的司马无疾笑道,“无疾兄,老掌柜的可是一番好意哩。天子脚下,反倒怕没了王法不成!”

    司马无疾冷笑道:

    “好嘛!”。


                                    231.戏没完,人先散


    “散了吧。”那仇三郎道。

    他把脚一顿,转身径直出门而去。这一干兵痞见头儿不玩了,也纷纷收起家伙、一拥而出。接着,他们便紧随仇三郎翻身上马、朝官道疾驰而去。见状,李白等人也不愿再在此地久留。于是,招呼了酒店老掌柜一声,便转身离去。这老掌柜颇有点儿怅然若失,又弓身一揖,这才谦谨地将他们送出大门。到得门前,他猛一抬头,见门前围观的乡亲还聚在一块儿垂头议论,并没有散去的意思;反而把已了结的事儿弄得沸沸扬扬,不禁没好气地一顿脚,大声喝斥、哄赶了一气,这才翻身回到店堂。

    李白心头一动。

    他冷眼朝老掌柜的粗圆的背影瞅了一瞅,不觉好笑。刚才这一架,打得实在奇怪。对此人的这一反常规的举动,他早生疑窦。这会儿,他又与身旁的司马无疾等人对了个眼色。彼此之间相视一笑,会意在心。他心想,事情弄得愈来愈复杂了,倒是下一步该怎么走,得好好想一想再做决定。眼下要紧的,是摸清由仇三郎带来的那伙人,如今又急急忙忙去了哪儿。

    于是,李白把陈子亚叫到跟前,嘱咐了一番。


                                    232.借兵


    原来,就在“安乐居”前,李白与赶来找他陈子亚不期而遇。陈子亚告诉李白,晌午前,他回到货栈,准备应刘陵的请求,驾了小船偷偷摸进“恒昌”去会印西桥。刘陵本打算让他叔侄正午前后伺机出走,傍晚前与他相聚于城南杜典香积寺前的集市。结果在河埠头,他撞见有一个高身量的年青道人正与“恒昌”的小伙计吴八掩入屋后悄声捣鬼。随后,那吴八将俩兵痞藏进一艘三桅货船。待那船儿扯起三片白帆,往东去了。不久,吴八便撑了自家的吴船,回“恒昌”而去。而那道人却并不着急,直到瞅不见南去的吴船,这才掩回“泰和”东面的药材批发商“永仁堂”。陈子亚才备好船儿,打算去会印西桥。却又见那“恒昌”家的吴船,又转还“泰和”河埠头,撑船的竟是印西桥。这船儿本似往东去的,不知为何又掉头疾疾去了京城方向。他追赶不及,回到“泰和”,才发现那儿已被人搜检一过。料想李白再去“安乐居”会刘陵,恐怕要出事,便急忙赶往“安乐居”,来堵一堵。

    陈子亚领命而去,一溜烟就不见了人影。

    李白点点头,这才与司马无疾等往“泰和”这边走来。一路上,司马无疾把先前在“泰和”货栈见到的情形告诉了李白。他判断,那印西桥已摆脱陶宝森的控制、西去长安城。所以,他想随后也要赶回京城把印西桥给堵住。

    李白默然。

    这一场撕杀,把方方面面的人儿都给引了出来,倒是出乎李白的意料之外。他本想一旦把这儿的事儿摆平,就马不停蹄地回师京都,去堵印西桥的道。因为他估计,印西桥很可能没与刘陵接上头,只得先潜入长安城,再找机会与他聚首。如今,李白有了个更好的主意,即由自个儿留下来,全力把追捕印西桥的那帮人牵制在长乐坡,就由司马无疾带几个人从水路溯流而上,赶到印西桥的前面,把他给截住。他准备让楼长善和陈子亚陪他去京城走一趟。但要求他与张盖在还没弄清印西桥此行的目的前,不要动手。

    司马无疾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233.又是这和尚


    说话间,这几人已逶迤踏过长乐桥、来到官道旁。

    就在此时,李白忽然瞥见叉道边一家铺子里,有个青色的小影儿一掠而出、横过巷道不见了。他猛地过想起那鬼鬼祟祟的小道士,扭头再去寻他,早已没了他的影儿。

    他不禁皱起了眉。忙唤来丹砂,耳语几句。丹砂满有把握地应了一声,翻身便去。

    这儿人没哄走,却不料又从官道对面“泰和”院门前的人群中,大踏步走出一胖大的年青和尚,直冲李白而来。远远地,他便朝李白双手合十。来人便是恩语。而李白见来人是恩语,喜出望外,赶紧迎上前来,还了一拜,笑道:

    “痛快,痛快,李白正愁没人请喝酒哪!”

    “阿弥陀佛。——”那恩语更是笑逐颜开,快活地把个僧袍一掀,摸出一大串铜钱道,“贫僧原本以为,只能与居士干巴巴喝他几碗土茶。还是师兄给咱找来这些个牢什子。如今却可混它一坛土烧解解谗哩!”

    李白道:

    “酒可免,有那条羊腿就足够嘛。”

    这和尚听罢,不禁变了脸,眯起一双豹眼,手捻佛珠,哭桑着连声念道: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话一出口,不禁引得围观的人儿哄笑不止。


                                        234.催驾

    

    李白笑得几乎撅倒。

    就在此时,只见店堂侧后的一扇小门前人影一动,丹砂已蹩到李白跟前。随后,青阿姑娘也赶了来。这仨人低语几句。只见丹砂不住地点头应承。倒是他身旁的楼长善大惊失色,瞅了一眼恩语,闪在一旁,不住地拿眼去瞅李白。司马无疾有些奇怪,撇开李白,挨近丹砂。听罢丹砂一番诉说,也吃惊不小。

    你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丹砂从陈子亚那儿得着消息,那个先前进得“安乐居”店堂来东张西望摸消息的小道士,就是与几个兵痞一伙的。如今,这拨人分成了两路,正准备进南山。瞧这情形是冲着刘陵而去。而幕后主使的人,便是如今逗留在长乐寺的道人颜初子。眼前的恩语和尚,就是才从长乐寺那儿来的。而没等司马无疾等人做出反应,斜对面“隆盛”客栈大门外,又施施然走来一道人。此人见那人堆里的恩语,正说在兴头上,不禁莞而,随后退在一旁。不一会儿又飘然去。李白一眼就瞧出,他就是颜修颜初子。那恩语,其实早就瞧见了彦修。这会儿,恩语身旁多了一扛着铜丈、随他而来的小弥洒。恩语一笑,一把将铜丈接了过来,把那串铜钱掂了一掂,扔给小弥洒,吩咐他快点儿买了几样肉食,回长乐寺交给伙房和尚弄出三大碗荤腥。

    说罢,他一个劲地催驾。


                                        235.各奔东西


    楼长善见状急了。

    他把李白拽到道旁,说出了刚才丹砂得着消息,竭力劝说他不要去长乐寺。那司马无疾也明确表示反对他走这一遭。李白却趁此机会,把请他和陈子亚陪司马无疾去京城堵印西桥想法,合盘托出。楼长善先是一愣,随后沉思了一会儿,倒是表示赞成,只是对他此去长乐寺不太放心。李白回头朝司马无疾眨了一眼,示意自个儿心里有数,大伙稳住神儿。随后便一拽青阿,大踏步横过官道。

    那恩语见状,赶紧疾步尾随而去。

    司马无疾满脸无奈,呆立着目送李白与恩语踏入通向长乐寺的小道。就在此时,李白的僮仆丹砂,领了一小伙计匆匆而来。他见李白不在,便打发那小伙计走人,随后自个儿去追李白。谁也没想到,不一会儿,丹砂却又返身而来,便凑到司马无疾跟前,咬了好一阵耳朵。司马无疾听罢,不住点头。随后他走上前去,唤住在一旁暗暗发愁的楼长善。耳语一番后,楼长善大喜,招来呆在一旁发愣的陈子亚。把马匹行李等准备妥,才发觉肚子饿的“咕咕”叫。于是,就在“隆盛”大堂旁的客床旁席地而坐,草草吃了顿饭。随后,这仨人便跨上快马、往灞桥驿疾驰而去。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