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九九归一(2)

作者:枯泉    更新时间:2014-07-22 08:50:42

    此水在唐河城南归入唐河后,若向北逆水溯源,既经源潭。

    源潭之水,境内之“唐河”最重要之水源之一。灾难缘于此水,发展与繁荣,亦源于此水!

   上溯,源水源出方城北七峰山的黑龙潭,历史上水位常年12米以上,至源潭,水阔、浪缓,成内陆码头,南起绞桩,北至红山庙约4000米的河面上,停泊船帆,重重叠叠,人可沿船彼此彼两岸穿行。来往船只上行可达赊店(今社旗)、方城,交通发达,货运繁荣。后因赊店商人嫉妒,为发展自己的商业,拦河修石桥一座截留船只,从此船帆受阻不能上行。方城绅士、商人,怒而化铁汁铸巨型大锅,叠层丈余,用杉木穿串,堵塞了河源黑龙泉。水位下落,船只从此不能行至赊店,源潭成了河运重镇。

    康熙六年(1667年)唐河那场水灾之后,源潭原址东迁。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设源潭店时,境内有代家店、青苔店、兴隆店、源潭店四个集店、五个水道码头的集贸市场。其中源潭店已具相当规模,为重要货物集散地。

    真是无巧不成书,在当时的唐县境域内,一地集多个集店的地域除源潭之外还有一地,那就是祁仪。

    据旧《唐县志》所载,当时境内置二十八集镇(店)中,源潭有:郝家店(县北五十里)、青苔店(县北六十里)、戴家店(县北四十里)、李家店(县北五十里)、水涟店(县东北五十里)、源潭店(县北二十里)、苗店(县北七十里)、兴隆镇(县北六十里)、邓家埠口(县北七十里)、大酒家(县北一百里)。共十个集店。现除青苔店、李家店、苗店、兴隆镇、邓家埠口、大酒家六店属社旗管辖之外,还有四店至今归源潭管辖。祁仪境内集店有:祁仪店(县南四十里)、板仓店(县南七十里)、张博士店(县南七十里),除此三店之外,还记载有一个——石柱山区(当时的一个辖域划分)。如此看来,在地域划分上,祁仪和源潭,二者是等量的。二地的辖区面积也是接近的,祁仪是187.2平方公里;源潭是181.4平方公里。是全县辖区面积最大的二个乡镇。

    从古至今,二者在辖域划分,历史演变,均是相近或接近的,但地域地貌却是相异。祁仪是山乡,源潭是水镇。山的博大,孕育了祁仪人的厚重与质朴;水的温柔,养育了源潭人的精明与机警。故有祁仪人好文,引而不发,藏而不漏,一旦面世,世人属目。源潭人重商,四方出击,攻于心计,有的而发,永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上,祁仪人好文而不好战,但不得不战——

    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安从进叛晋反攻唐州,在石柱山之画山,被张从恩部所败,其子安义被俘,安从进带数骑返回唐州。

    咸丰八年(1858年),捻军王三义、卢文成部驻守石柱山。

    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刘像功率部登守石柱山。

    ……

    历代战火,屡次烧燃祁仪。每一次的战火之后,祁仪的历史文化,又增加一份厚重……

    历代的战火,也同样光顾了源潭——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克唐县城,境内千家店(今代店)毁于战火。

    咸丰七年(1857年),豫西捻军6000余人从赊店进入源潭境……

    ……

    次战火之后,源潭的经济发展又增加了新鲜的血液……

    国内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在摧毁文明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面对异族侵略者,祁仪的山人,源潭的船民,祁仪的文人,源潭的商人,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武器,为保卫家乡和民族的尊严,正义而战!

    1937年底,唐河县第三小学(即祁仪小学),创办《祁仪日报》,唤起民众团结抗日;1938年,祁仪黄子瑞负债创办《祁仪间日报》,后改扩为《桐山日报》,以“桐山”二字来命名,呼唤将来在桐柏山建立抗日根据地。

    1938年春,源潭镇创办油印小报《源潭日报》,刊登抗日新闻和报道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9年5月,日军窜犯唐河,中共南唐县委委员仝保仁亲自发动、带领祁仪小学50多名高年级学生,步行到北山打游击……后有这支队伍改编的祁仪民团大队,在三家河以南、唐梓山以北的桐山唐水之间开展游击战。不久,一股日军窜到祁仪,祁仪大队遂在镇南谢庄监视敌人,寻机打击敌人,在这里,祁仪大队除掉了一名敌人奸细,收容了广西某部被日军击溃的一个工兵班,击毙日军桶口义夫,缴获三八步枪一支……

    1942年春,日军自赊店向唐河侵犯至源潭,屠夫赵天才、铜匠罗西铭用杀猪刀将日军掉队士兵高田修斯杀死,抛尸镇西唐河中,缴获望远镜、战马一匹、枪一支全部上交国民政府……

    1943年8月,日军到源潭“清剿”,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队员何康平侦知日军归路,组织20余人,全副武装预先埋伏在王湾河边的芭茅丛中,待日军木帆船进入伏击圈后猛烈袭击,当即击毙日军7人,伤10余人……

    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面前,坦荡的祁仪人,精明的源潭人,为文、为商、为学、为政,各行各业的人民,为了民族的尊严,达到了民心归一。山水归一。

    九九归一,我们都是中国人!

    九九归一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是极致!

    极致的归宿又是什么呢?下回再侃。

                                         2010-06-20晚

 

    事后非诸葛:面对外寇,中华民族万心归一!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