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吧”说开(1)

作者:枯泉    更新时间:2014-07-04 09:48:05

今天是2012年元月1日,元旦节。粗算起来,余从买来电脑至今,网龄六年有余。但逢“吧”很少进去过。不是余对贴吧有成见,而是一直对贴吧象不怎么的,觉得滥语脏话太多,怕弄脏了眼睛和情愫。直到最近,一同事多次对余说起,贴吧藏龙卧虎,优秀文章不少,不进贴吧,玩网人之憾事。余忍不住逗引,随进去浏览(当然还是先进祁仪吧、源潭吧、唐河吧),走过几遭之后,鱼龙混杂的观念没变,亦有受益,就想对贴吧诉说点什么。首先想要说的,就是祁仪吧和源潭吧。

祁仪和源潭,对余都有很深的感情。前者是余生养工作过的地方,真正的家乡;后者是余调任的地方,谓之嫁出去的姑娘,不得不将妾身融入其间。

女儿身、女人身,有先有后,余就先从祁仪吧说起吧。

打开“祁仪吧”,主题150个,帖子855个,会员仅一人,精华帖0个(此为当日晚上的数据。下同——作者注)。且没有吧主。为什么没有“吧主呢?余在吧内查看,发现有那么一两个,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申请的多个“马甲”,留下了太多的不文明,连余这样的老男人都觉得反胃,更况别人。除了祁仪人自己,谁也不会进去浏览第二遍。再好的文章,也只能在吧内睡大觉了。

回头再说“源潭吧”。主题390个,帖子2340个,会员32人,精华帖8个,无垃圾,“吧主”两位。与“祁仪吧”天壤之别!

余愤怒!“祁仪吧”为什么没有“吧主”呢?有了“吧主”,不就可以将“吧”内垃圾清除干净了吗?难道是吧内的垃圾多就没有人愿意充任“吧主”之任吗?仔细浏览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祁仪吧”,不断有写手申请“吧主”一职,均未被批准。愤怒之余,为了家乡“贴吧”的纯洁,余也曾连续申请吧主多次,亦未被批准。后来还发现,申请“祁仪吧”吧主者,不仅只是祁仪人,也有外地人。从申请者留下的申请誓言看,申请者皆为“吧内”垃圾所愤慨。可是,这些申请者为什么没有被管理者批准呢?为此余请教过一个“吧主”朋友,朋友说,欲为“吧主”者,需多发帖,而且还得有吧友跟帖,捧!这不难,祁仪文人辈出,发帖写文章,会者多多,只要有耐性,善当吧主者,大有人在!然而余想错了,许是这些申请者没有耐性,申请几次之后,就自动放弃了,任“吧内”垃圾遍地,放任自流,谁也不再光顾。

一县两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源潭人说,这是文明源潭的地盘,一定要管理,一定要有自己的团队。

祁仪人想,不就是那么一两个“赖皮”吗,让他去蹦跶吧,主流终归是主流。正像农村的泼妇,你骂人,没人理你,站在地头骂够了,你自己也就感到没有意思了。

源潭人,是一个群体。为了管理好自己的“吧”地,锲而不舍地竞争“吧主”一职,有了两个“吧主”。及时地清理删除垃圾,成就了环保的“源潭吧”。

祁仪人,奋斗的是个人。咬紧自己选定的目标锲而不舍,乃至奋斗终生,闯出一爿自己辉煌的小天地。所以,大家庭里就没有了自己的“吧主”,任垃圾横流,小丑蹦跶。圣人自洁,俗人自娱。

也许,这就是祁仪人与源潭人的二种迥异的生存理念、管理理念和人文现象。

两种不同的理念,生化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一个是横向的团队力量;一个是纵向的个人典范。

余再说二个互不相干的小例子。一个是文化的,出在祁仪;一个是商业的,自然是源潭。

有呼噜声响起,同室的朋友已经睡熟了。为了不惊动朋友休息,暂且打住,明晚中侃。

2010-05-20晚


事后非诸葛:

祁仪吧从2011年3月起就有了自己的吧主,在吧主的精心管理下,不仅改变了原来的面貌,而今已经成为一个高雅、文明,广录家乡人文,深记本土历史,彰显文化之乡的深蕴与厚重,以别具一格的风格,吸引八方来客,打造出自己独有的地方性特色。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