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颙    更新时间:2017-04-26 13:59:42

午餐的时候,我给报社主编去了电话,报告母校出现的新情况。我说,对莫明的采访,眼看要泡汤。古教授不见踪影,校长正在火上烤着,不被烤焦就算幸运,哪里有心思闲聊。主编听得此事,在电话那头发呆,一时,只听得电流的咝咝声。估计他也是大惊失色。他沉吟许久,八成在判断突发事件。熬了半分钟,他才认真关照,让我别离开,在学校盯着,一旦了解到内幕消息,哪怕下班了,亦赶紧通报。即使报纸无法报道事件的诡异,作为校友,作为古教授的粉丝,他绝对关切此事的走向。

挂断手机,见到短信通知,是校长室的女秘书来过电话。猜想莫明那里有啥安排,赶紧把电话拨了回去。

女秘书甜甜的声音,通过天空传来,比当面听着更舒服入耳。她说,按照莫校长的要求,已经为我在专家招待所安排了房间,我过去报个名字,就能入住休息。我受宠若惊。母校的专家招待所,是精致的小宾馆,一般只招待请来的贵客。对外开放,收费不菲。校方邀请来讲学的外国专家,还有国内顶尖的学者、教授到访,才安排在那里住宿。我提高嗓音问,我一个小记者,莫校长为什么这般客气?女秘书笑着回答:“你身份特别啊。今天晚上还有小范围的宴请,欢迎从欧洲归来的郭教授。也是你的师兄和好友。莫校长希望你作陪。宴请正是安排在专家招待所的小餐厅。”

我没有继续客套。我已经猜测到莫明的用意。我可能成为他处理当前危机的缓冲器。郭教授者,全名郭文,与莫明一样,当年是古教授麾下最被看好的弟子。莫明从政,郭兄则始终在学术方面发展,眼下是德国著名大学的教授,主讲东方哲学思想。郭文的论著,常发表于顶级的学术刊物,赫然已是大家。这次,莫明搞国际论坛,总要有几位重量级的海外学者压阵,自然想到身在远方的郭教授。有庆祝老师教学科研六十年这面大旗,郭兄也不得不回来啊。

眼下的局势不妙。古教授突然失踪,舆论哗然;明天的论坛,当是一坎,学生们肯定要向校方提出责问。主事的莫明,处境难堪。稳住名头大的郭教授,必然是他需要采取的策略。今天晚上的欢迎宴会,把我这个小师妹放上去,属莫明的挖空心思。当年追求我的哲学系诸君,郭兄亦算一个。他比旁人文雅含蓄,不露声色地追求,我是不失风度地暗拒,不伤脸面,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师兄妹关系。往事早已云散,旧梦不再,毕竟有那么一段,见了面却是倍感温馨。有我在场,饭局的气氛自然缓和些。莫明的智慧,在这种细节里灵光毕现。

我被他利用,小事一桩。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能把算盘打到老师身上,辜负了待他如子的恩师,激怒不轻易生气的老人。

我坐在专家楼的底层客厅,等待莫明的到来。

秘书又来个电话通知,说莫校长亲自去机场接郭教授,之前,先弯过来看看我,希望我在房间里等候。我暗自好笑。我有那么重要么!

我想了想,跑到专家楼的客厅候着。宁愿坐在底层等他,而不想让他进我的客房。并非故作矜持。招待所的服务员,已经话中有话,说我是莫校长特地关照的贵宾,有什么需要服务的,尽管招呼。我不想鼓励她们挤眉弄眼的好奇。女人的模样招眼些,此类遭遇就多,有时真不胜其烦。

闲坐无聊,未免发呆。发呆想心事,是我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

莫兄和郭兄,走了两条不同的路。郭文全凭自己的实力,莫明如何?

在莫明荣任哲学系主任之前,他的人生之路,确实是靠自己打拚。他的家庭很普通,在江苏农村长大,通常的所谓贫寒子弟。他幸运之处,是做研究生时,被古教授赏识。哲学系的年轻老师,本事大的,还有几位。莫明碰到了好机会。哲学系主任位缺出时,正巧,上面提倡干部年轻化。莫明是古教授常常夸奖的青年学者,推荐新主任,他占据了有利位置。在此之后,他腾飞的法道,我就不甚了了,只能凭推测。听校友们说,有领导下来调研教育改革,莫明鞍前马后,跑得辛苦,提供了许多符合领导胃口的素材,最后,还自告奋勇,奋战两夜,帮助草拟了调查报告,因此甚得领导赏识。嫉妒他的人说,难得的机遇,被擅长察言观色的莫明一把逮住。

他的能言善辩,他的改革胆量,肯定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领导做报告时讲过,我们的改革大业,需要有政治**的有胆量的知识型人才。莫明恰恰是在正确的时刻做出了正确的表现。那位领导,可能是他升迁的贵人。佐证这种传说的,是他本人的言论。在某些场合,莫明偶尔不经意透露一点信息,说他向领导汇报工作,如何如何获得赞赏,受到鼓励。吞吞吐吐,欲说还羞,给人的印象,那种交谈,不是在办公室或会议室的公事公谈,是个别的私下交流。那就神秘了。谁能与领导有私交呢?至于究竟在什么场合发生的故事,莫明没有明说——比明说更加刺激人的感官,且留给你们自己去猜想。

很高明啊。按照报社主编的评论语言,高手,绝对高手。公事私交混杂一起。有问题吗?说不清。没蹊跷吗?也说不清。

反正有结果摆在那里。莫明,腾腾腾上去了,先做副校长,接着主持校务,然后正式担任校长。他的仕途,可能远未到达尽头。传说,莫明在上面的走动很勤,不是只有一个靠山。当校长后,莫明更加起劲地做事,期望别出心裁地立功。“金融危机与哲学视角”的论坛,是他一手精心策划,甚至不惜得罪了他的恩师。

宣布莫明荣升校长的会议上,按例,莫明需要表态。熟悉的仪式性话语之后,莫明大胆地谈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最后,他铿锵有力地说:“请大家给我十年的时间,我会和大家共同奋斗,把我们的大学,建设成世界顶尖的名校。”他的话,霎时间赢得雷鸣般的掌声。第二天,在学校的报纸上,赫然成为头条标题。

后来,我逮住机会,责问过他。我说:“师兄,你真敢吹!世界顶尖的名校?十年后,你如何向众人交待?!”他睨我一眼,略带讽刺地说:“你的问题,傻吗?你以为,十年以后,我还是在这里吗?”

他如此放肆地调侃,霎时,把我说懵了。在他眼里,我是不谙政治的小女人,才敢大胆吐露心声。我内心惶然。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人却变得越来越陌生。

“才女,发什么呆?”莫明突然出现,让我一惊,胸口扑扑地跳。他将我当年的绰号省去一个施字,算他独特的招呼。

柜台后,模样端正的女服务员,迅速跟过来,毕恭毕敬地问:“莫校长,您要茶还是咖啡?”我面前碧绿的清茶,就是她送上来的。她特意说,泡了上好的新茶,因为我是校长贵客啊。

莫明没瞧她,抬起胳膊,扬扬手,示意她快些离开,不要打搅。做领导的派头,修炼得很到家了。

我微微一笑,“在此专门等候校长大人。”

“去,去,你也来这套!”莫明在我对面坐下。“你说来采访?我有啥值得首席记者关注?”

我不想多打哈哈,直接切入主题:“报社确实有采访任务。不过,既然哲学系出了大事,我肯定不能再花费你的时间。”

“你听说了?”

“本校,但凡有耳朵的,均知道啊!”

“你说说看,古教授会去哪里?”莫明单刀直入地问。

我料到他会这么问。他在去机场接人之前,专程过来一趟,正是为此一问。他聪明而多疑。古教授相信我这个关门弟子,校友们统统知道。他肚子里必然有所猜测,担心我是古教授同谋。我脖子一挺,很有力度地挺直了,沉着地道:“我正想问你呢!你个大校长,神通广大,在自己地盘,连老师也照顾不好?”

他脸色一阴,“说话没意思吧?我还能成天在老师家守门?!我忙着办祝寿的事,哪里想到,在这个当口,老师忽然要外出散心!”

他全然不提前日冲撞古教授的情形,我也只能装傻,“该找的地方,均问过?”

他冷冷扫我一眼,“所以也问问你啊。你是教授的关门女弟子,他最信任你啊!”

我沉住气,摊开双手,“一无所知,帮不了!”

“能找的地方都找了。除去报公安,别的法子全用上。他儿子媳妇还跟我闹,烦死人!”莫明一脸苦相。我猜得出他内心的极度紊乱。

说话间,他看看表,“噢,我得去机场了,你郭师兄马上到。晚上,我们吃饭再聊。”

莫明见从我嘴里问不出名堂,转身要走。走开两步,回过身子,重重地,很有威势地看我一眼,撂下一句有分量的话,“唉,拜托你,一定再找找老师,有消息,快告诉我。记住,不能唬弄师兄!你能把他找回来,给你记大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