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顾娟和她的福寿堂

作者:竹林    更新时间:2016-03-08 11:28:15

1998年10月11日,对于年逾古稀的老中医顾娟来说,生命又向她显示了一个绚丽而崭新的意义——在她行医半个世纪之后,顾氏福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了。这是改革开放后沪上首家私营中药店。也是大陆的第一家。

这天清晨5点,在上海微露的晨曦中,坐落在翔殷路上的福寿堂药店门楣上方的金黄色飞檐,宛若一对翱翔着的翅膀展现在她的面前。她身披华服,胸佩由美国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的“国际使节团成员”的绶带,在儿子国平、儿媳菲菲的陪同下,步入店堂。望着那一排排古色古香的药柜、那精美典雅的壁顶雕塑,那作为福寿堂标记的慈眉善眼的老寿星……她竟有些恍惚。仿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而是一个前世的梦,一个绵延了400多年的悠长的梦……只有那弥散在空气里的、无比亲切的淡淡的药香味在提醒她,昔日的梦境已经复苏,终于变成了现实。

缓缓走上楼去,她在两旁悬挂着“岐黄妙术寿布黎民,杏林春暖福满人间”条幅的神龛前点燃了一炷香。从袅袅升腾的香烟中,她依稀看到了已逝亲人的面容……

记得那时她才蹒跚学步,在老家江苏南通的街上,有个乞丐身上长满了恶疮,路人无不掩鼻而过。可是父亲把他接到家中,治愈了他的疮,还送他干净暖和的棉衣穿。许多人盛赞父亲的善举,父亲却不以为然:“福寿堂就是要造福苍生,尊重生命。”

父亲是福寿堂的第13代传人。

追溯到明朝年间,先祖顾邦贤在当年水灾之后疫病大流行之际,分文不取为贫民百姓送医送药,挽救了家乡无数灾民的生命。所以当地的地方志上记载:“百姓乡亲皆往福寿堂拜谢邦贤”。

像成熟的稻穗俯向大地,作为福寿堂14代传人的顾娟向自己的祖宗弯腰致敬。记得小时候,一场古怪的重病使她昏迷不醒。仿佛从天而降似的,当时名倾东南佛国的印光大法师出现在她面前。大师救了这个福寿堂的孩子,希望她将来“拔众生苦,与众生乐,救患者于水火。”

世事变幻,风雨沧桑,但她对大师的话须臾不敢忘,尽管事实上她自己也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监禁、批斗、抄家,两个亲哥哥被冤杀,老父被逼死,老母被逼疯,亲生骨肉离散,至亲至爱的丈夫被害,尸骨无存……每一项灾难都让人痛苦得撕心裂肺,摧肝裂胆!怨愤吗?仇恨吗?不,当曾经批判过她迫害过她的人病入膏肓来到她面前时,她照样为他诊脉、治疗,慈母般的亲切。这个人羞惭得无地自容:“顾医生,难道你真的认不出来我是谁了?”她轻轻摇头:“在我的面前,只有病人,没有仇人。”

“悬壶济世,普渡众生,心中只有病人,”这正是福寿堂代代相传的传统精神。然而,付出了如此惨重代价的这种精神,是多么的惊天地泣鬼神啊!

为这种精神所感召,从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的丈夫曹一民,放弃自己的专业与她一起钻研传统的中医学。曹一民的愿望是,有一天当人们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时,就像得了普通的感冒那样不再畏惧。

几十年前的话,此刻犹然在耳。执着的目光,深情的面容,全在眼前栩栩如生。他似乎从未离开过她——每天,每个清晨和黄昏,他牵着她的手,穿过喧闹的街市,为病痛中受苦的人送去他们精妙的医术和一片悲悯的情怀。患者康复,愁云笼罩的家又有了欢声笑语。出于发自内心的感激,病人要付诊费、药费,要送他们礼物,而这一切情理之中的事,都被他们坚决拒绝:“你们生了病,已经很不幸了,怎么还能忍心收你们的钱?”

人们惊讶,在惊讶之后,是心弦的震动,泪泉的奔涌:原来生命还能这样的被爱、被抚慰!原来冷漠的人世间还有如此恢宏的大爱。那时没有人知道福寿堂,而福寿堂就在她的心中。最困苦的日子里,夫妻俩津津有味地吃着酱油汤泡饭,同时又孜孜不倦做着动物实验,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普度众生,为了一个奇迹的发生。

奇迹真的发生了。古老的中华医药如一支绮丽的鲜花怒放,在亚洲、在欧洲,在美国……数不尽的绝症病人,服了她研制的药而绝处逢生。不同肤色的人们,睁大不同颜色的眼睛瞪着她赞叹不已。她那白皙纤细的手指在患者的腕上轻柔按下,无论怎样的疑难杂症,甚至一生的病痛就都在她娓娓道来的言语中了。精确中透着优雅,果断中含着温情。寥寥数分钟的检查,是一首艺术的生命的赞歌。她的名字,她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永远展示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图书馆里了。来自海外的邀请函一封接着一封,丰厚的报酬,优越的研究条件,不是没有诱惑,但她提笔挥毫写道:“中华医药是属于中国的,福寿堂应该办在中国,我决不会受雇于你们!”

然而年复一年的努力,福寿堂依然如难产的胎儿在母腹中挣扎。来自香港的老板愿投巨资生产福寿堂的药,并以每个疗程万余港元的价格投放市场。她一听惶恐得像个孩子般连连摇头:“不,不,你们把药卖得这样贵,我们大陆的老百姓怎么买得起?”

人们再一次震惊。一位曾患绝症被她治愈的病人长叹一声道:“唉,顾医生要是想赚钱的话,每个毛孔里都是大把的银子!可是顾医生你……你为什么……”

话说不下去了,顾医生微微一笑道:“我办福寿堂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保存一个文物,继续一种传统,实现我的一个梦……”

(写于1998年)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