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节.冯兄已壮烈,三将三回应
真如古镇,老街。叶家羊肉馆,二楼。
顾乾元坐在临街窗口的小桌边,隔街相望秦二娘豆腐坊——原九羊村酒馆。他的脸色凝重,心情沉重。几天前,他终于获得了知情人提供的冯印越的情况——冯兄去崇明买羊,五六个日本兵撞进九羊村酒馆,兽性大发,想强奸冯之妻、冯之女。冯妻用菜刀劈伤两个鬼子,12岁的冯女也以羊叉刺伤一个鬼子;鬼子惊怒,枪杀冯妻、冯女。冯之子,5岁,被邻居藏匿,当夜送至太仓乡下。另一邻居,急至崇明,通报冯妻、冯女被害消息。冯兄未落一滴眼泪,先至太仓乡下,将儿子托好友远走西北,随即悄然返回真如。之后,冯兄携带紫铜双钩(用于钩拉锅中全羊),昼伏夜出,在寺前街、穿心街、太平桥、观音殿等地,先后杀鬼子官兵13名。最后,被鬼子追击,身中20余弹,仍倚墙大笑,怒目横眉,死而不倒,令鬼子惊惧不已。
顾乾元要了一壶酒,对天默祷,洒酒三盅,悼念冯兄。随后,要了一斤白切羊肉、一碗青菜面,慢慢地吃喝。
从去年10月第一次面见戴笠到今天,已经三个多月了。他的上海站第三组的工作,基本正常,而戴笠所下达的四大专项任务,也有了不小的进展。
据多次侦查和情报分析,日军舰队、潜艇的秘密泊位,应分布在吴淞口外、乔沙岛北深水区和东海两个小岛、舟山2号深水区、宁波4号深水区等水域。估计还有其它的秘密泊位,但总况已经比较明晰。
他估计戴笠将以忠救军、别动军中的精强特工,组成灵活机动的突袭队,采用闪电战术,爆破秘密泊位的日军军舰、潜艇。这将付出极大代价,但成功率会很高。可以请空军定点轰炸,但这功劳,就不是军统的了。
那第一专项任务,对陈光、粟裕的情况调查,早已清楚。
陈光,1905年生于湖南宜章。1927年加入中国gcd,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在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当连长。几年间,陈光屡立战功,逐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的重要战将。1931年,任红四军一师师长;1933年5月,任少共国际师第一任师长。1934年10月,任红一军团二师师长,率部担任前卫,在长征期间连破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参加了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攻占腊子口等战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副军团长、四师师长。1937年7月,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3月,**负伤养病,陈光任八路军115师代师长,从此更是名动华北、华东。1941年3月,陈光进入山东根据地;1942年8月,任中共山东军区司令员。1943年4月,陈光忽然从山东“消失”。据情报综合,陈光应仍在山东沂蒙山一带,秘密准备新的军事行动。
他通过朋友关系,潜入山东沂蒙山,见到了陈光(但不能辨真假);陈光就辅助张学良一事,作了口头答复。
他又潜赴江苏东台,拜见了粟裕。
粟裕,1907年生于湖南会同。1927年5月参加叶挺为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任教导队班长,6月加入中国gcd,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上了井冈山。他和陈光一样,在反“围剿”中迅速成长,成为中共的重要战将。1934年7月,粟裕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同刘英率500余人突破封锁线进入浙南,任“挺进师”师长、中共闽浙军区司令员。新四军成立后,任第2支队副司令员、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兼政委。苏中黄桥一战,粟裕以7000兵力,击败韩德勤部3万余众,并歼其11000余官兵,智勇兼备,名震天下。目前,日伪渐趋衰弱,粟裕已拟定计划,欲在日本投降之际,大举突进南京、淞沪。
他与粟裕,相见恨晚,于国家大政、军事方略等等,所见略同。粟裕请他和丁锡山等加入新四军,他婉谢;他请粟裕辅助张学良,粟裕婉谢。
他认为,对陈、粟二将相机策反的可能,几乎是零。国军和共军,结怨太深;皖南事变,擒叶挺、死项英,更让共方万分仇恨。双方彼此,均无多党联合、共和行政、两军和好的诚正之心。共方对高级将领“保卫”极严,若有叛变,决无善终。所以,“策反难,难于上青天”。陈光在抗战结束以后,将虎踞山东,上接河北,下连苏北,威胁不小;而最大的威胁,肯定来自龙行苏中、直逼紧压京(南京)沪杭的粟裕。
然后,他马不停蹄地赶赴湖南,在长沙秘密会见了方先觉。方先觉豪爽果断,一口答应保护、辅助张学良。
他先后将有关陈光、粟裕、方先觉的报告以密电方式发龚仙舫转戴笠,并积极准备胆大包天的劫救张学良的行动。
014节.替身是一个壳,“壳情”则禁漏
戴笠下达的第四专项任务,顾乾元觉得当是“局座”最为看重的。
戴笠虽然只是个军统局少将副局长,但权势太大、实力太强、
杀心太狠,而委座对戴的信任度,也曾经太高。“只是个”少将,但戴笠智擒了“山东王”上将韩复渠、暗害了“四川王”上将刘湘、监管着“东北王”上将张学良和原“陕西王”上将杨虎城,还囚管着北伐名将叶挺。戴笠甚至能以“对部下管束不严,险酿‘清君侧’大祸”的罪名,促使委座罢免了上将陈诚的“双司令”。戴还刺杀了报业巨子史量才,刺杀了国母宋庆龄的副手杨杏佛,甚至派人到越南河内、上海、南京五次刺杀汪精卫,可惜没有成功(以上多由龚仙舫透露)。戴坚决抗日,但也坚决反共,令日方、共方皆欲生啖之。戴不断清除异己,却树敌实在太多。戴自称永远忠于、永远追随委座,但也明显地造成了委座的“不安”。难怪党政军高层人物中,有人称戴为“奇才”、“能臣”、“抗日英雄”,有人称戴为“小人”、“毒吏”、“乱国魔王”。
而今,戴笠考虑“弓藏”,这,是不是戴已经预感到来自外部内部、明处暗处的巨大压力和莫测危险,正在渐次逼近?
顾乾元喝一口黄酒,吃两块白切羊肉。说实话,当初他对这“第四专项任务”,是想推托的。谋划“弓藏”戴笠,其风险可说是大到了顶,只要一丝疏忽,就是人头落地。但他既然“君子一诺,百年不悔”,那么,就一搏生死吧。
他先拟了五套方案:1,放马南山,卸甲归田,从此不问国事、不论国是。2,退出军界,进入金融界。3,辞职,出国,隐名,做闲云中的野鹤。4,遁入空门,诚心礼佛。5,万不得已万分危急之时,方可用替身、假情报等,实行“金蝉脱壳”。
不久,龚仙舫传达了戴笠的命令:先找一名替身。
替身是一个壳,最后的命运,大多成为替死的鬼。
两个月来,他用军统局上校华东特派员的身份,以多个化名在国军、忠救军、别动军控制的浙西、浙南七八个市县,秘密查阅了数千份市民档案,从中选出了5名与戴笠长相相像的人,再五中选一,确定居住于开化的王华增为戴的秘密替身。他用暗语写了一份绝密报告,通过军统局联络网直送戴笠。戴笠立即派龚仙舫到安徽广德与他会面,进一步完善了替身管理方法、替身工作内容和铁定纪律等。第二天,他将王华增移交给了龚仙舫,由龚对王“精细加工”。之后,王华增化名为“李大义”,被戴委任为别动军某处第二行动组少校副组长,潜伏于重庆北碚北温泉。李大义只听从龚仙舫一个人的指令,年薪黄金20两。但这20两,则由他从上海某银行取出后,每年分两次发给王华增之妻。王妻和一儿二女,则从开化搬迁到上海静安寺附近的弄堂内——用龚仙舫的话说,叫做“灯下黑”。
“李大义”后来才知道自己是戴笠的替身,而知道“李大义”的,只有戴、龚、顾三人。
戴笠所指示的四大专项任务的前三项,顾乾元负责统筹、制订行动计划和指挥,实际执行任务时,他可以带上他百里挑一、绝对可靠的2——15名军统特工。而这第四专项,他是单枪匹马、独立执行的,应该百密而无一疏;但他在浙西、浙南的好几个市县穿梭来去,还是引起了他的原上司丁锡山的注意。
丁锡山,原上海浦东土匪、太湖湖匪的首领,八·一三事变前,被当局逮捕并被判处死刑。戴笠得报后,认为丁可大用,即报军委会同意并由上海大亨杜月笙出面,保释了丁(戴、杜救丁之事,顾乾元在一个月前才知道)。随后,戴笠委任丁锡山为军委会苏浙行动委员会太湖纵队上校纵队长。该纵队参与了八·一三战事,屡屡毙伤日军,立有战功。南京沦陷后,太湖纵队被汪伪收编为和平军第13师,丁为中将师长。经“绍兴反正”、“镇江脱险”、“面见粟裕”、“重返浦东”后,丁于今年2月,率所部与忠救军第12总队总队长马柏生,合编共组忠救军马丁行动总队,马任少将总队长,丁任少将副总队长。
顾乾元曾任13师教导2营中校营长,与丁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导2营的武器装备是全师最好的,战斗力也最强。绍兴反正时,教导2营与日军打得最激烈,而且是在丁被俘后、旅长团长下令停止抵抗后,最后放下武器的。
丁锡山因投敌任过13师师长,又曾投过共军,所以戴笠对丁比较冷淡。丁心存疑虑,因而很想从顾乾元处得到戴局长的各种“意图”。
上个月27日,丁锡山约顾乾元去浙北拜见蔡熙盛将军。蔡熙盛资格很老,国民党早期党员,蒋委员长的保定军校校友,还曾是胡宗南、王叔铭、刘戡、王耀武、方先觉、戴安澜、张灵甫和左权、许继慎、**、刘志丹的军事教官。但因为常有“不同意见”,恼得老蒋不愿重用他。北伐战争时,蔡任第一军第14师41团团长,当时,1师1团团长为孙元良,1师3团团长为薛岳,2师5团团长为蒋鼎文,3师9团团长为卫立煌,还有叶挺,是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蔡任第一军新编第1师师长时,与蔡同为师长的有顾祝同、卫立煌、钱大钧、陈诚、薛岳、蒋光鼐、蒋鼎文、胡宗南、叶挺等等。而今,陈诚、薛岳、蒋鼎文、胡宗南、卫立煌、顾祝同等均为上将,而蔡还只是中将。
蔡熙盛对戴笠是有看法的,所以,三人言谈之间,丁锡山就旁敲侧击,暗示顾乾元正在为戴笠执行“重要任务”。蔡一听,就提起了精神,两人言谈之中,都想从他口中探出点风声。
虽然蔡、丁都曾是顾乾元的上级,对他也帮扶多多,蔡还直接推荐他考上了中央军校,但有关“弓藏戴笠”的方案、寻觅替身并转送重庆等绝对机密,他怎能轻易泄露?
当时,他灵机一动,说,戴局长确实交予重要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对我方控制的浙江、安徽重点城市市长和警备司令、警察局长共50余人,进行秘密考查,并将考查报告,直送局本部。
丁锡山当即笑问考查对象有否蔡将军和自己,他立即很明确地否认了。三人闲谈一阵,蔡见顾再不肯吐露详情,便转过话题,约丁、顾一起到衢州烂柯山游览。
烂柯山并未去成,顾乾元却仍在浙江、安徽的十几个市县间,虚晃旗枪,来回“考查”了一番。
……
老街对面的秦二娘豆腐坊里,走出了两个日本兵。待这两个日本兵远去,顾乾元就再次洒酒三盅,轻声地为冯兄祷告。
夕阳西下、晚风吹起、街灯塔灯望田灯渐亮的时候,他慢步离开了真如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