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米龙寨的打波老爹喂了七只鸭,全下蛋,每天七个。近一个星期来,早上只收到五个蛋。他是细心人,隔夜给母鸭摸蛋门,里面都有一块硬瓷瓷的顶着指头,证明只只母鸭有蛋。
“明明是七只鸭怀七只蛋,硬是每天只收五个蛋,硬是每天少了两个蛋,硬是有偷蛋贼呀。”打波老爹望着孙子岩嘎,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着他的疑惑和推理。岩嘎叫爷爷放心,说他晚上去守鸭埘,非抓到偷蛋贼不可。
晚上,岩嘎约了小伙伴巴豆,一道守在鸭埘边的爬藤架下。米龙寨前面是河,后面是丘陵,山坡上簇着密密的树林,原始生态良好,是蛇虫百兽的乐园。西天的长庚星渐渐地落进莽莽苍苍的横断山脉里,寨子里显得更静了。
两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什么异样的响动,巴豆直打哈欠,岩嘎也有些不耐烦。于是两人悄悄地走到鸭埘边,掀开柴扉门,捏亮手电筒。把岩嘎和巴豆吓了一跳,只见一条扁担般长的蛇正衔着一个鸭蛋,头一伸一伸地往喉眼里吞咽。母鸭们缩成一堆,惊恐而又不安地盯着这个偷蛋贼。这是一条从墙根出气洞里溜进来的食卵蛇,傣家老乡叫它吃蛋蛇。此蛇专吃鸟蛋,找不到鸟蛋竟到鸭埘里来偷吃鸭蛋了。
食卵蛇对手电筒光的反应迟钝,它平时靠舌头分析空气中的味道,用脑袋贴地来接受土地震动波的传播。现在它高扬着头,只顾贪婪地吞咽鸭蛋。岩嘎想不到偷蛋贼竟是一条蛇,于是叫巴豆守着,他去喊哥哥岩龙。
一会儿,岩龙拿着一条檀木扁担来了。可是巴豆在哭,原来巴豆打了一个喷嚏,把食卵蛇吓跑了。“你啊,真扫兴。”岩嘎跺脚埋怨。岩龙安慰巴豆不要哭,说他有办法找到食卵蛇。岩龙是米龙寨的教师,到允景洪上过学,见过世面,是米龙寨最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岩龙说,食卵蛇吃了蛋不消化是不舒服的,它必须盘在树上,用劲绞肚子,把胃里的蛋统统挤碎,才能消化,才能舒服。
岩龙、岩嘎和巴豆来到后面的树林里,在微明的夜色里,一棵树上像缠着弹簧似的,树叶微微抖动,还发出细微的“咔咔”声。岩嘎的手电筒光射过去,不错,食卵蛇正盘在树上绞肚子哩。岩龙举起檀木扁担,想砸下去,但又轻轻地放了下来,拉起岩嘎、巴豆就走。
“为什么不打死偷蛋贼?”岩嘎站在鸭埘边问。他显得很不满意。岩龙笑笑说:“留它活一宿,明晚准叫它死。”他又向岩嘎、巴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近某个国家动物实验室里的一条实验蛇竟吞下两个电灯泡,科学家们动了外科手术,开膛破肚,取出了灯泡,才救活了这条实验蛇,这事一时间成了《天南地北》栏目里的世界奇闻。岩龙决定实验一下,试试食卵蛇的生态本性,他如此这般一说,岩嘎、巴豆也觉得妙。
第二天傍晚,打波老爹把鸭子挪了地方,岩龙在鸭埘里放了一只断了钨丝的电灯泡,又放了一个鸭蛋。那鸭蛋里的蛋清蛋黄早流空了,里面塞进了一块生石灰,再用胶水粘牢蛋壳。半夜里,岩龙、岩嘎、巴豆来到鸭埘里,电灯泡不翼而飞,那只装生石灰的鸭蛋也不见了。“上当啰!食卵蛇上当啰!”岩嘎、巴豆乐得直拍巴掌。
他们来到昨天食卵蛇盘过的那棵树旁。食卵蛇掉在地上死了,肚子已被生石灰烧烂,岩龙用脚轻轻一踩,一只电灯泡从烧烂的肚皮里挤了出来。三人都明白了食卵蛇的作案过程,也想象得出那精彩而又近乎残酷的情节——食卵蛇游进鸭埘,摸黑吞下鸭蛋和电灯泡,然后游出来,爬树绞肚子,电灯泡是挤不碎的,而那个鸭蛋被挤碎了,生石灰在湿润的肚子里起了化学反应,食卵蛇被烧得又蹦又跳,最后烂穿肚子而死。
“人是最有智慧的动物,人是万物之灵哪。”岩龙得意地说,“动物凭本**,而人靠智慧生活。”
打波老爹也来了。岩龙叫岩嘎、巴豆在树下找蛋壳,拢在一起数数,有三十二团被蛋膜连着的碎壳。岩龙说,食卵蛇把蛋壳吐出来,是因为蛋壳不好消化。打波老爹听说了收拾食卵蛇的经过,高兴地用脚踩踩食卵蛇,说:“可恶的吃蛋蛇哟,你是猪八戒屙稀屎——吃了馋嘴的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