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伯

作者:韩红    更新时间:2014-11-20 14:44:21

大伯是我爸爸的哥哥,唯一的。几年前在我写下一连串文字回忆我妈妈家的亲戚时,却没有为他写下只言片语。而今留下的,只是大伯的儿女们赠送我的葬礼礼盒……

大伯是患了几年阿尔茨海默症后,衰老而去的。

大伯是标准的工人阶级,年轻时从老家到上海闯世界,老实巴交,一无所长,被人骗入赌场,输光家当。而后以拉黄包车为业,聊以谋生。及至解放,翻身而为卡车司机。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正逢国家搞“三线”建设,跟随单位迁至安徽,一个离黄山不远的小城市。八十年代退休后,和婶婶回到上海,分到两套住房,地段虽偏,但总算能安居了。

大伯有两儿两女,两个女儿一直留在上海,没有去安徽。大儿子是以插队落户知青的身份去的安徽,后来留在那边上调、工作、安家了,前些年和也是知青的妻子一直想找机会找办法调回上海,无奈总是没有着落。妻子也是上海人,是当地市级医院的护士长,要进上海市区的医院真的是难上加难,若是进市郊的医院吧,又只能做普通护士,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决定在安徽退休了再说。为了小孩的教育问题,先把孩子落户在了外婆家,也总算了去一桩最大的心事。而等他们退休后,房子问题肯定是要自己解决了吧,他们实在是没有大伯老两口幸运啊。大伯的小儿子是他四个子女中最老实的,就因为人太老实,所以结婚了,又离婚,然后又失业,前些年日子过得失意落魄。这几年,似有改观。

大伯的两个女儿,在我们还在岛上时,看望过我们,给我和弟弟带来了甜甜黏黏的牛奶太妃糖。两个女儿后来都女承父业,大女儿是城建公司的吊车司机,小女儿是公交车的司机。大女儿嫁给了一位军人,转业后进了当时很吃香的国营进出口公司。他们住在房产商所谓的“高尚社区”里,女儿前几年大学毕业后嫁给一个台湾人。小女儿嫁给了同行,结婚时住在大伯以前上海市区的老房子里,只有一室户,狭小之极。如今两个女儿都已退休。

我曾经充满疑问,为什么大伯家的儿女身材都那么高挑,而我和弟弟不是?仔细思考之后,我认为大概是城郊区别的缘故,我们小时在外省乡下,以后常年在市郊长大,我们从小没有牛奶喝,是吃着米粉做的奶糕长大的。这实在只是我的臆测,实在没有攻击我们伟大祖国的意思。

大伯近年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和婶婶都是早年退休的工人阶级,一年一度的加工资,实在赶不上城市消费水平的日益上涨。就是这么回事,无奈地生活着,也没什么兴趣爱好,只是看看电视,终于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后来不慎走失过一次,被找回后,身体每况日下……

大伯的一生,是中国许多普普通通工人阶级一生的化身。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