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第十八章 护法斗争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9-05 04:55:26

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共和制。经过多次武装起义,满清政权已不复存在。而实行共和制的主要标志就是要执行“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但是,自从袁世凯死后,国内出现了军阀混战、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段祺瑞的北京政府继承袁世凯的反对动政策,抛“约法”拒国会,妄图以武力统一中国,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于是孙中山决定南下广州。

1917年8月25日,他召集正在广州的议员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即第一次广东军政府。9月1日,孙中山当选为大元帅,9月10日宣誓就职,并当即宣布段祺瑞为叛逆,出兵北伐,护法战争就此开始。

此前,孙中山将自己穿着大元帅服拍的照片,以及就职时发布的各类布告寄给梅屋庄吉,让他也分享革命的成果。梅屋夫人立即致电表示祝贺。

但是广东军政府是由各派军阀和政客组成的联合政府,他们只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并非真要实现共和,所以从一开始就排斥孙中山以及他所领导的革命派

与其貌合神离不如分道扬镳。1918 年5月,孙中山就向非常国会提出辞呈,离开广州后到了上海,第一次护法战争宣告失败。

孙中山等人对日本政府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所以决定赴日,尽力说服日本政府停止援助段祺瑞,支持广东军政府。

5月21日,孙中山偕胡汉民、戴天仇等人离开广州,于6月10日抵达日本门司港,不久转赴箱根。期间,孙中山利用各种机会向日本各界要人宣传自己的主张,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

6月12日,梅屋庄吉特意从东京赶到箱根与老朋友相会。

“先生,您好呀!我和德子都十分挂念你们。”庄吉握着孙中山的手动情地问候着。

“啊,承蒙您的关心,上帝也在照应我,看见了吗,我还是像从前一样,很健壮吧。”孙中山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朗声笑着回答说。

“那我就放心了。”庄吉身体朝后仰视着,像个体检医生对孙中山上下打量一番。

“不过,那一年德子病重,可把庆龄吓坏了。”孙中山提起去年德子动手术的事,“怎么样,现在彻底恢复了吗?”

“没有问题了,她的体质好,恢复也快。提起这件事还真要感谢庆龄的信来得及时,”庄吉执意要孙中山坐下,而自己却照例站在那里,“她把庆龄的来信一直珍藏在身边,还说那是她的护身符。”

“真要有那末大的威力就好了。”孙中山摆了摆手笑着说,看得出来,他对庄吉的到来欣喜不已。

在和煦的阳光下,兄弟俩人促膝畅谈意犹未尽。在谈到这次赴日的目的时,庄吉以他一贯的率真直言不讳地问孙中山。

“先生,这次来访能如此顺利成行,是不是有些意外呀?”

“梅屋先生言之有理,其实通过这几天访问。我也基本上摸清了日本政府的意图。我们的主张很明确,南北统一的先决条件是恢复‘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这一点恰恰是各派军阀一致反对的,因此,在他们的眼中,我孙中山是个大障碍,非搬掉不可。正好趁我要求访日的机会,顺水推舟把我排除在外。”

“噢,怪不得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日本民间人士援助广东军政府,不准革命党人在日本统治区内开展反对北京政府的活动,原来他们是有预谋的呀!”庄吉回想起前一时期日本政府的态度,原来是搞口是心非那一套。

“好了,不谈这些,好不容易见个面,让我们轻松一下吧。”孙中山拍了拍庄吉的肩头笑着说,“怎么样,你的电影事业有进展吗?”

“还好还好,总算走出困境了,现在正从美国进口影片,商会的盈利也相当可观。”庄吉很高兴孙中山提起他的电影事业,那是他的最爱,给他带来财富,也带来快乐。

“电影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手段,要坚持搞下去。”孙中山目光炯炯地看着庄吉,这是一种鼓励的目光,庄吉明白。

“是呀,上次庆龄来信提到,有机会要与我合作呢。”庄吉回答说。

“这是一定的,等我们革命成功后,有了钱,就来做这件事。”

“其实,钱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要有好的题材。”

“说得对,我们耐心期待吧。”

“好,我相信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庄吉信心十足,八字胡须抖动得更厉害了。

“噢,有一件好事一定要告诉您,”孙中山换了个话题朗声说道,“我们有自己的住宅了。”

“啊,恭喜您。”

“是海外华侨集资买了送给我的。”

“这也说得过去,想一想,一位曾经的大元帅,居然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庄吉说着有些黯然神伤。

“所以,今后你们来作客就可以住在我家里了。”

“那当然。”

“上次萱野夫人到上海,恰遇我和庆龄都因公在外未能相见,很遗憾。后来她回国前又来一次,庆龄在上海,也只是叙谈了几分钟,她便匆忙赶回去了。这件事令我和庆龄耿耿于怀。请代我向萱野先生和夫人表示歉意。“

“好的,我一定把您的心意带到。”

“此外,也代我向各位朋友致意,这次可能没有机会相见了,留在下一次吧。”

“啊,先生,人人都知道您日理万机,把深情厚谊埋在心里吧。”

“这样说也对,不过,我真的很想念他们,期待着与他们重逢。”孙中山深邃的目光里充满着期盼,庄吉心领神会,十分感动。

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相会竟是这对生死不渝的兄弟永远的离别。

1918年6月26日,孙中山回到上海潜心研究、著书立作。他把领导中国革命三十多年的经验,从理论上作了一次深入的总结,完成巨著《建国方略》,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论、方针和策略,谋划了建设中国的宏伟蓝图。

1920年10月,孙中山回到广东,再度组建广东军政府,发动第二次护法斗争。

第二年的2月,梅屋庄吉蒙受了不白之冤,令孙中山牵肠挂肚、梦萦魂绕。

那一天,广东军政府的外交部长伍廷芳到孙中山的办公室报告说。

“先生,日本方面传来消息,梅屋先生被警察拘捕了。”

“什么!”孙中山大吃一惊,“什么理由?”

“行贿。”

“哼,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梅屋先生怎么会做这种事情,我不相信。”孙中山从办公桌前走到伍廷芳的面前,怒瞪火目地盯着他,关切地问,“关押在什么地方?”

“横滨警察署。”

“我与梅屋先生认识了几十年,他是个豪侠尚义的耿介之士,在日本政界、商家可说是呼风唤雨,还用得着向谁行贿吗?”

“是的,我相信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这样想的。”伍廷芳小声应答着。

“一定是误会,或是遭人暗算。”孙中山想了想,觉得只有这样才解释得通。

“我也是这样想的。”伍廷芳见孙中山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得满脸通红,自己同样无计可施。

“ 好了,我知道了。”孙中山摆了摆手,显得十分无奈。突然他对已经转身离开的伍廷芳说,“廷芳,外交部要关注这件事,随时向我报告。”

“是,先生,我们尽快研究对策。”伍廷芳说罢就转身出门了。

孙中山独自坐在办公桌前静思良久,接着就挥笔疾书,给梅屋庄吉发了一封长电,表示声援和慰问。

伍廷芳也致电庄吉,叮嘱他保重身体,静候佳音。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横滨海关查出一名叫宫川的职员,每月接受庄吉五十元赠款,由于庄吉从美国进口的电影胶片都是从横滨入关的,此时检察官正在侦查一起有关贿赂的案件,便联想到梅屋庄吉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业务而向海关人员行贿,便下令拘捕他。

“你认识一名叫宫川的人吗?”检察官冷语冰人地盘诘庄吉。

“宫川嘉市。”庄吉爽朗地答道。

“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

“当然。”

“你与他是什么关系?”

“朋友。”

 “你给每一个朋友都送钱吗?”

“不,只给生活窘迫的朋友。”

“哪些朋友?”

“譬如宫川嘉市。”

检察官抬头看了一眼庄吉,若有所思地继续问话。

“多少钱?”

“每月五十元。”

“为什么?“

“他收入低,家庭负担重,为了儿女上学,自己节衣缩食还是入不敷出,生活极其困难。为了他的儿女能够像正常人家的孩子一样可以上学,我自愿接济他,有什么错吗?”庄吉理直气壮地回答检察官。

“你明明知道他是海关人员,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我说过了,我们是朋友,难道海关人员不能有朋友吗?不能接受朋友的馈赠吗?”

“可是,你与海关有业务关系。”

“与宫崎嘉市没有。”

庄吉心底坦荡,所以无所畏惧,对答如流。检察官自知理缺,口气也缓和下来。“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有,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待调查后自然会问你的。”

“好的,我在此恭侯。不过,无故拘捕百姓,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庄吉不恶而严的姿态也迫使检察官谨言慎行。

与此同时,营救庄吉的行动正在迅速展开,熟悉庄吉为人的各界人士纷纷前往横滨警察署,以自己的亲历亲为替庄吉作证,证明庄吉是个扶危济困的仁人君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调查,检察当局最终认定梅屋庄吉的赠款是善义之举,与贿赂无关,随即无罪释放。

孙中山得知后,开怀大笑。

第二次护法斗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日本政府继续扶植北京政权,压制广东军政府,因而遭到孙中山的严词批评。同时,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孙中山看到了新的方向,便开始接近苏联,希望得到他们的援助。这一系列行动,在一些日本志士中引起不同反响。

3月的一天,宫崎滔天与萱野长知同时来到梅屋庄吉的家里。

“梅屋先生,最近报纸上有一些新的动向,您是否注意到?”萱野长知将一张当天的报纸放在庄吉的办公桌上,指着上面一篇文章问道。

“这篇大作我已经拜读过了,可惜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把先生当靶子,与政府唱一个调子罢了。你们看呢?”庄吉将报纸朝边上挪了挪,一脸不屑的样子反问萱野。

“我们正是来同您商量这个问题的。”宫崎滔天答非所问地对庄吉说。

“陈词滥调不值一驳。什么‘赤化’啦,‘反日’啦,听得厌烦了。日本政府不肯支持先生,就不许先生表示不满吗?就是‘反日’吗?哪有这种道理。至于同苏联接触,那又有什么关系,这与谈生意是同样道理,你不愿意同人家谈,还不许人家同别人谈吗?太霸道了吧。”

“梅屋先生真是巧舌如簧,把深刻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在下五体投地呀!”宫崎滔天豪爽地笑着说。

“我梅屋庄吉认准先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所以毫无保留地支持他。”庄吉气定神怡地表明自己的一贯思想。

“好,我们就是为此而来,与您商量一下,打算到广州走一趟,向先生表明我们的立场。”萱野这才说出他们的来意。

“我十分赞成,”庄吉高兴地站起来,“也请你们帮我带一封信给先生。其实,我也在想该如何应对眼前这种状况,信早已写好了。”

“如此说来,我们又慢了一拍。”滔天开玩笑说。

“不必担忧,革命不分先后。”庄吉调侃式的回答,把三人乐得前仰后合。

不日,萱野和宫崎带着庄吉的书信和一笔赠款前往广州拜会孙中山。庄吉深信,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护法斗争必定胜利。

然而,事与愿违。

1922年5月8日,孙中山任命李烈钧为北伐军总司令,取道江西攻占赣州,进驻吉安,直逼南昌。不料,广东军政府内部发生叛乱。6月16日,陈炯明率部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冒着枪林弹雨冲出包围圈,电令李烈钧率领北伐军回防,结果遭到叛军的沉重打击,伤亡惨重。第二次护法斗争又以失败告终,孙中山被迫回到上海。

经过这次失败,孙中山悟出一个道理:军阀不可靠,必须另谋出路。

出路在哪里?

1923年1月1日,苏联正式成立,孙中山与苏共代表越飞频繁接触,于1月26日共同发表宣言。

同年2月21日,孙中山回到广州后建立了第三次广东军政府,并被推选为陆军大元帅,继续改组国民党。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gcd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参加了大会。会上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即新三民主义。这就是孙中山找到的出路。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