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五、砖瓦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0:22:28

中国至迟在战国就有了砖,大小不一,形状以长方体为主。

 

●【城砖】●

质量最高的是城砖,因坚固方能御敌。

如明代南京城城砖,刻字于木模,反印至泥坯而烧成,清晰可见制作府、县名,监制人和烧砖人姓名,以及年月。朝廷有专人验收,不合格者退回重烧,再次不合格即令处死。

 

●【画像砖】●

汉墓有画像砖,艺术性非常高。如“荆轲刺秦王”,虽然粗线条难刻划表情,但全幅布局巧妙,人物形体传神。

 

●【金砖】●

金砖是砖的特殊品种,选泥精细,烧窑考究,用于皇宫地坪,原称京砖,因铺砌后以桐油漫浸,干后磨平,金光闪闪,愈久愈亮,故称金砖。

倘悬空敲击,其声如缸,倘不慎弄断,裂处无屑,故人称其“击之有声,断之无屑”。也有说因击之有金属声而称金砖。

金砖侧面有年号、尺寸、监造官员和制砖人姓名。

江南园林常以金砖作小方桌的桌面,毛笔蘸水,可练书法,或雕刻成砖雕,立体感强。

 

●【粘结砖瓦的灰浆】●

古代没有水泥,砌砖筑墙造屋,常以石灰拌和砂石、生土作灰浆,粘结砖块,填充间隙。

为强调古建筑的牢固,导游多夸大其辞,说灰浆中掺有糯米汁、红糖、鸡蛋清等。我认为糯米汁庶几可信,红糖、鸡蛋清之类,乃想当然,盖其物不仅价贵,而且没什么粘性也。

 

●【水泥】●

我游览罗马,见公元前建筑,问起灰浆,归又查书,知当时已将火山灰、碎石、石灰浆混合,从成分上说,这已经是水泥了。

其实,中国东南沿海百姓,早知牡蛎壳烧成灰加水调和可凝结砖瓦——蛎壳实质上是白垩(è),碳酸钙,就是制水泥的原料,烧成灰,正是水泥——焉知古代工匠没有往灰奖中掺入蛎壳水泥呢?

 

●【瓦】●

瓦的出现,又早于砖,至迟在西周,主要有两类:

一、板瓦与筒瓦,前者较大,有瓦沟朝上,平铺于屋顶;后者弧形,覆在板瓦的瓦沟上,组合一起,滴水不漏;

二、扣瓦,瓦的左边被扣在左瓦的右边下,右边则扣在右瓦的左边上,就如“瓦”的象形文字。

 

●【蝴蝶瓦——鱼鳞瓦】●

民居多弧形小瓦,一列仰,一列覆,如只注视三列,则中间仰,左右覆,形似蝴蝶,人称“蝴蝶瓦”。又因从上到下,一层叠一层,状如鱼鳞,亦称“鱼鳞瓦”。

 

●【琉璃瓦】●

瓦的表面若施以彩色琉璃釉(琉璃本质上即玻璃),再烧制,称“琉璃瓦”。

中国至迟在唐代已大量使用,明清殿式建筑几乎都用琉璃瓦。

琉璃瓦颜色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皇帝黄色,王公绿色;

北京故宫除文渊阁取义镇火用黑色,其南文华殿太子所居、南三所皇子所居,象征青春生机用绿色,其余都黄色。

天坛祈年殿等用特殊的宝蓝色,象征高高在上的青天。

 

●【瓦当】●

屋顶最下面靠屋檐处用以滴水的瓦,在前端呈钝角多出一块,称“瓦当”,“当”是迎面的意思。

瓦当多圆形,也有半圆形、荷包形、灵芝形等花色。瓦当上常有吉祥文字,以及云纹和龙、虎、凤、鹤等图案。

秦始皇陵北出土过一个大半圆形的夔(kuí)纹瓦当,比《人民日报》一整版还大,人称“瓦当王”,自然,那东西太大了,不实用,只可能是随葬品。

 

●【筒瓦与屋脊兽】●

琉璃屋顶戗脊前面部位的“筒瓦”,因坡度陡,易坠落,多有方孔,插入上部是动物陶塑的瓦钉,又称“屋脊兽”。

其作用有四:一固定筒瓦;二美化戗脊;三吉祥镇邪;四显示等级,瓦钉个数越多等级越高,如天安门城楼屋脊兽有龙(嘲风)、凤、狮、麟……九个。

 

●【铜铁瓦】●

有的高山旅游景点,屋顶盖着铜铁瓦,说明牌往往解释,因山上气候寒冷,瓦片容易冻裂,所以用铜铁瓦。

这说法违反常识,陶制品是冻不裂的,但积雪太厚了,重,有可能压碎。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