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于北京。当时,国民党未秉国政,但已以“中华民国国父”尊称之。
15年后,1940年春,在陪都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通过决议,尊孙中山先生为“国父”。我猜测,此举或许为蒋介石国民党显示正宗,以斥责叛国投敌的汪精卫。
其实,可以说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奠基人,但不能说他是诞生者,“国父”一词,是帝制、专制思维的产物——我们今天沿用此称,聊表敬意耳。
★【国父遗嘱——《总理遗嘱》】★
孙中山逝世时,留下三份遗嘱,一国事,一家事,一《致苏联遗书》。前二者都是汪精卫执笔的,文字功夫没得话说。
国事遗嘱又称政治遗嘱,正名《总理遗嘱》,习称“国父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咬嚼《总裁遗嘱》】★
由《总理遗嘱》,我想起了游台北时,在自由广场“中正纪念堂”见到的《总裁遗嘱》:
“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坚苦奋斗……”
咬文嚼字成癖的我,读后批评道:首句袭《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可是“余致力”主谓分明,“自余束发以来”却是介词打头的时间状语,“追随”谓语,那主语呢?如果将首句移动一字,成为“余自束发以来”,就通了。至于“坚苦”一词,倒未错别,坚忍刻苦也。
再有,坐像背后墙壁,有蒋之遗墨,谓三民主义本质、蒋之思想精义,即以“伦理”实践民族主义,以“民主”实践民权主义,以“科学”的方法实践民生主义,三句都似通非通,经不起推敲。
而两侧墙壁,是1924年蒋介石在广州时创作的“对联”,据介绍是他毕生奋斗的动力和理想,更不通了。
东面,“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试问,生活怎么增进?个人又怎样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难道这就是生活的目的?
西边,“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生命要维持,要延续,可怎么叫创造呢?个体又如何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难道创造生命就是生命的意义?
蒋介石书读太少,作文绝对没水平,与读了很多古书的毛泽东比,差别不可以道里计。
当然,还好他文的方面不行,如果行,也是绝对正确,也是一句顶一万句,中国人民会吃更大苦受更大罪,知识分子倒霉透顶而万劫不复。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于北京。当时,国民党未秉国政,但已以“中华民国国父”尊称之。
15年后,1940年春,在陪都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通过决议,尊孙中山先生为“国父”。我猜测,此举或许为蒋介石国民党显示正宗,以斥责叛国投敌的汪精卫。
其实,可以说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奠基人,但不能说他是诞生者,“国父”一词,是帝制、专制思维的产物——我们今天沿用此称,聊表敬意耳。
★【国父遗嘱——《总理遗嘱》】★
孙中山逝世时,留下三份遗嘱,一国事,一家事,一《致苏联遗书》。前二者都是汪精卫执笔的,文字功夫没得话说。
国事遗嘱又称政治遗嘱,正名《总理遗嘱》,习称“国父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咬嚼《总裁遗嘱》】★
由《总理遗嘱》,我想起了游台北时,在自由广场“中正纪念堂”见到的《总裁遗嘱》:
“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坚苦奋斗……”
咬文嚼字成癖的我,读后批评道:首句袭《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可是“余致力”主谓分明,“自余束发以来”却是介词打头的时间状语,“追随”谓语,那主语呢?如果将首句移动一字,成为“余自束发以来”,就通了。至于“坚苦”一词,倒未错别,坚忍刻苦也。
再有,坐像背后墙壁,有蒋之遗墨,谓三民主义本质、蒋之思想精义,即以“伦理”实践民族主义,以“民主”实践民权主义,以“科学”的方法实践民生主义,三句都似通非通,经不起推敲。
而两侧墙壁,是1924年蒋介石在广州时创作的“对联”,据介绍是他毕生奋斗的动力和理想,更不通了。
东面,“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试问,生活怎么增进?个人又怎样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难道这就是生活的目的?
西边,“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生命要维持,要延续,可怎么叫创造呢?个体又如何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难道创造生命就是生命的意义?
蒋介石书读太少,作文绝对没水平,与读了很多古书的毛泽东比,差别不可以道里计。
当然,还好他文的方面不行,如果行,也是绝对正确,也是一句顶一万句,中国人民会吃更大苦受更大罪,知识分子倒霉透顶而万劫不复。
本章节以下段目:
●【评价孙中山】●
●【孙之后】●
●【“**派”】●
●【国民党“二大”,中共得志】●
●【国民党“二大”,蒋氏得势】●
●【“中山舰事件”与《党务整理案》】●
●【北伐】●
●【北伐军所向披靡】●
●【工农运动如火如荼——湖南农民运动】●
●【——两湖工人运动】●
●【中共迎汪抑蒋】●
●【上海工人起义】●
●【蒋介石部署“清党”】●
●【汪精卫回国】●
●【“四一二事变”】●
●【汪精卫骑虎难下】●
●【“宁汉分流”】●
●【汪精卫驱共】●
●【蒋介石下野】●
●【蒋宋联姻】●
●【略说宋美龄】●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
●【斯大林收拾异己】●
●【中国“托派”——“中国gcd左派反对派”】●
●【共产国际——中共应对变局】●
●【武装起义——暴动】●
●【“十年内战”开始】●
●【国共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