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十七、国、共建党与合作 1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6 17:49:45

★【马克思主义和“国际”】★

马克思从研究“资本”入手,主张自由和人性,指出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这是伟大思想家的伟大发现,至于如何达到,按他那个年代的认识,是通过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专政手段。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晚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可以通过议会斗争等和平手段,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恩格斯领导下,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的联合组织,因先前有过国际工人协会,故称)于1889年成立。

 

★【第二国际分化】★

19—20世纪之交,第二国际分化为两派:

一派以马恩的好友伯恩斯坦为代表,主张马克思主义应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予以修正,理论中坚如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卢森堡;

一派以列宁为代表,坚持运用暴力夺取政权,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这一派又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翻译为中文时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马列主义”,以致很多人以为是一个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有很大区别),指斥前者为“修正主义”。

撇开政治成见,我们不妨认为,两派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然一派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派也不必指斥其为“教条主义”,干脆坦承自己的“修正”——堂堂正正宣称我们是“马克思修正主义”好了。

 

★【修正没错,应该修正】★

为什么?情况变化,认识提高,再好的理论,也不可能亘(gèn)古不变,修正,正是发展。

比如,太平天国初起时,马克思即予以关注,满腔热情地大加赞颂;可是,一旦了解了真相,他不由得极其悲愤地作出新的论断:“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的苗头。”(《中国记事》)

瞧,马克思自己在修正先前的马克思。

时光流转,人间沧桑,隔了几十年、百多年,天都翻了,地都覆了,出现了这位大思想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后来的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将其修正么?

至于“马列”和“马修”,二者孰是孰非,固然见仁见智;要说谁成谁败,历史终将证明。

 

本章节以下段目:

●【举《gcd宣言》例一】●

●【——例二,资本主义快灭亡了】●

●【——例三,暴力夺权,消灭私有制】●

●【革命常开历史的倒车】●

●【“马列”,还是“马修”?这是个问题】●

●【列宁建国和“第三国际”】●

●【“共产主义的幽灵”】●

●【——“十四国武装干涉”】●

●【中共建党】●

●【中共“一大”“二大”】●

●【工农运动与左的恐怖】●

●【关于“左”的引号】●

●【苏联向孙中山伸援手】●

●【陈炯明其人】●

●【孙陈决裂】●

●【“以俄为师”第一人】●

●【孙中山领土观有问题?】●

●【“党国”】●

●【老蒋独裁,小蒋承袭】●

●【——“台独”泛滥之内因】●

●【蒋经国鼎革】●

●【给反对党以自由】●

●【领袖之“最后决定权”】●

●【民主集中制】●

●【“民主”是标,“集中”是本】●

●【国“容”共】●

●【共个人“入”国】●

●【国共合作】●

●【改组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

●【苏共左右国共政治走向】●

●【“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

●【“约法”改为“训政”】●

●【训政目的】●

●【黄埔军校】●

●【军校将才】●

●【——顺便一说保定军校】●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