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分裂】★
袁死后,黎元洪依法由副总统就正位。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冯占据长江流域,坐守南京,不愿北上。
北洋军阀群龙无首,以北洋陆军为班底,分裂为各个派系: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故称皖系)控制中央,他曾由李鸿章送德国学炮兵,后为保定军校总办,以后军校,基本上由段主持,培养无数北洋将佐;久任陆军总长,名望甚高。属于皖系的人物,如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吴光新、卢永祥等。主要地盘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
冯国璋(直隶河间人,直系,时任江苏督军,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李纯,并称“长江三督”,与皖系抗衡。1919年死后,曹锟(正巧也是直隶人)、吴佩孚为直系首领。主要地盘安徽、山东、浙江、福建等。
张作霖(奉天海城人,奉系,原是清朝收编的胡匪,故虽列北洋,不算正宗),得袁世凯撑腰,扩军独霸东北,进可取,退有据。属于奉系的如吴俊陞、张作相、杨宇霆等。
北洋军阀都有帝国主义后台,同时,代理着他们在中国的利益。皖系以日本为背景;直系引英国作奥援;奉系认日俄俩主子,有奶就是娘。但无论哪系,明摆着丧权辱国的事儿不干。
地方军阀北方如山西阎锡山、徐州张勋;南方如滇系、桂系、粤系、湘系、川系等,大多任本省督军,盘踞一方。
按:直系将领冯玉祥,系淮军世家子弟,北洋行伍出身,1921年任陕西督军,此后手下官兵大多募自西北;1925年,段祺瑞执政,为调和矛盾,分任冯玉祥与张作霖为西北、东北边防督办,故后有“西北军”“东北军”之称。西北军人物由抗战而知名者,如吉鸿昌、宋哲元、佟(tóng)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韩复渠,以及虽属西北军“杂牌”、却因“西安事变”名载史册的杨虎城。
各系军阀将领,有时也反水倒戈,如孙传芳、张宗昌,先属直系后投奉系,成为张作霖的左右副帅;冯玉祥观风使舵,投机成性,故有“倒戈将军”之绰(chuò)号。
★【北洋军阀的层级】★
北洋军阀的层级,当然以“开山祖师”袁世凯为第一级。
辅佐袁的北洋人物,主要有徐世昌、梁士诒,两人都是进士出身,徐有谋略,梁善理财。
第二层级,人称“北洋三杰”,“龙”王士珍、“虎”段祺瑞、“豹”(一说狗)冯国璋。
王士珍少年投笔从戎,受袁青睐,助小站练兵,历任统制、提督、陆军部大臣;辛亥后一度任陆军总长、参谋总长;冯国璋当总统时,请他出任内阁总理,三个月后辞职;晚年常以元老身份,调停皖、直、奉系冲突。喻其为龙,或许为人超逸,不事张扬,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第三层级,张作霖、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冯玉祥……
★【北洋军阀简史】★
北洋时期的政局更替,详见下述。而袁世凯之后10几年,各省大小军阀,拥兵称雄,要饷索械,争城掠地,此仆彼起,大言之:
段祺瑞似北洋班头,欲武力统一中国,冯国璋“长江三督”阴掣其肘,致未得逞。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吴文才武能都胜过曹,但受知遇恩,不“僭(jiàn)越”。
1920年,直皖战争,张作霖入关,助直攻皖,皖败,段部下20万余众皆散。奉直成势均力敌。
1922年,直奉起衅,直胜奉败。1924年,直奉再战,曹吴之部将冯玉祥,阵前倒戈,致奉胜,而直系之精锐尽失。
1926年,蒋介石北伐,直奉联合以相抗,如卵击石。
1928年,国民革命军底定平、津。岁末,关外小张易帜,全国统一。
至此,历时30余年、执政民国16年余之北洋军阀系统,土崩瓦解。
本章节以下段目:
●【袁、皖、直、奉各四年】●
●【皖系执政,“府”“院”之争】●
●【中国参加一战】●
●【张勋复辟】●
●【中国对德宣战】●
●【孙中山“护法”】●
●【第二届国会——“安福国会”】●
●【第二次“护法”】●
●【直系四年】●
●【曹锟贿选】●
●【冯玉祥北京政变】●
●【邀请孙中山北上】●
●【——广州商团事件】●
●【孙绕道日本】●
●【段执政如何善后】●
●【孙中山进京】●
●【——美国制宪简介】●
●【——美国的“两党”】●
●【孙中山搅局】●
●【宪政最后希望破灭】●
●【“国民军”封锁大沽口】●
●【“三一八”惨案】●
●【段祺瑞难辞其咎】●
●【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元首张作霖】●
●【北洋军阀的十六年】●
●【北洋政府不无是处】●
●【——“关税自主”】●
●【——“治外法权”】●
●【结社自由,特别是言论自由】●
●【北洋首脑终究汉子】●
●【近代史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