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国诞生】★
1912年1月1日,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诞生(民国、共和国英文都是Republic)。
这是中国自秦创建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后,政治制度最重大的变革——推翻2000多年的皇权专制,开始了共和新政。此乃辛亥革命的第一成果。
然而,“共和”不过是国体,是开国者的自我标榜,它没能带来西方共和政体所赖以确立的民主宪政。这,应该说是辛亥革命的第一遗憾。
当然,这不是哪个人的失误。梁启超早在此前五六年就指出:“凡因习惯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安,因革命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危。”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不能不对此叹服。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参照美利坚合众国的目标,在宣言书(汪精卫拟稿,孙一字未易)中第一次提出了“国家之本,在于人民”的观点。
然而,这份宣言书尽管讲到了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五个统一,却只字不提怎样保障人权。这可不是偶然的疏忽,在孙中山、汪精卫们眼里,将一切权利都统一到同盟会领袖的手中,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厥后,作为大总统,孙中山大至开国创制,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小至移风易俗,剪辫放脚,倒也不无建树。
但是,尽管孙中山一再向列强示好,各国却对新政府新总统抱观望态度,没有一个承认而与之交往。
★【共和国第一月】★
1日,孙中山南京就职的同一天,北洋将领冯国璋、张勋、曹锟、张作霖等发表通电,“誓死反对共和”。
3日,各省代表联合会补选黎元洪为副总统。
11日,孙中山呼喊北伐,实质无兵无饷,力量悬殊,虚张声势而已。他指望外国银行团贷款,以解救财政困境,后者认为他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没有维护领土完整和恢复和平的能力,不予回应。
14日,上海同盟会党人、沪军都督陈其美,为争浙江都督,交任务给蒋介石,蒋派人暗杀了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光复会解体。
22日,孙中山称,只要袁放弃立宪,赞成共和,促使清帝退位,当践前约,辞总统职,推举袁任。
26日,统兵前线的湖广总督段祺瑞,接受张謇游说,领衔46将领(包括当月1日那天通电反对共和的全部——未必段优冯愚,反对也好,拥护也罢,背后操纵人皆袁世凯),电请清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29日,由各省都督府选派,南京组成临时参议院,推举林森为议长。
★【清帝退位】★
袁世凯不满孙之就任总统,加紧运用手腕,迫使清帝退位。
清宗室贵族反对者众。但隆裕太后还算明智,决策妥协,2月12日,代宣统发布了退位诏书。
退位诏书由张謇起草,内有“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等语;发表前,袁加上“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句,以此昭告世人,自己是清廷授权组织新政府的正统首脑。
世界最古老的君主国家,至此“寿终正寝”。
本章节以下段目:
●【慈禧早死、晚死十年?】●
●【孙总统辞职,提出三条件】●
●【议决定都】●
●【袁世凯就任总统】●
●【《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如何出笼】●
●【——《临时约法》的缺失】●
●【两位总统】●
●【三任总理】●
●【国民党——国会第一大党】●
●【宋教仁遇刺】●
●【宋案谁为?】●
●【司法独立审案】●
●【“二次革命”】●
●【开了一个坏头】●
●【袁氏当国】●
●【中华革命党】●
●【“以党治国”】●
●【孙中山谋取日援】●
●【——孙中山卖国?】●
●【“一战”简述】●
●【日本在中国对德开战】●
●【“二十一条”】●
●【袁世凯对策】●
●【“五九”国耻】●
●【“二十一条”能不签吗?】●
●【“君宪”救国?】●
●【“洪宪”逆流】●
●【袁欲称帝,日本反对】●
●【八十三天,皇帝梦破】●
●【“窃国大盗”袁世凯?】●
●【评价袁世凯】●
●【比较立宪和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