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势】★
东汉末,宦官(如“十常侍”)、外戚(如何进)擅权,世族官僚(如袁绍)纷争,军阀(如董卓)割据混战。
199年,官渡之战,曹操败袁绍,统一北方。
208年,赤壁之战,孙权用鲁肃、周瑜计,联合刘备抗曹。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强虏)灰飞烟灭”。曹操说是因染瘟疫,“孤烧船自退”,并非解嘲,有史据。
附:当时人物年龄:曹54、刘48、孙27、诸葛28、鲁37、周34。瑜比亮大6,可见戏剧扮相不足为凭。
刘备入蜀,与曹、孙成三分天下之势。孙权蓄谋已久,219年,趁关羽北攻樊城,袭荆州,杀关羽,讨好曹操,是为江陵之战。
★【汉“禅让”魏】★
魏王曹操不愿担篡位恶名,宁愿做周文王,死后,子曹丕(pī)逼汉献帝“禅让”,代汉建魏,都洛阳,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按:所谓“禅让”,其过程大致为:臣下趋炎阿谀,向实际当权者劝进,主子装腔作势,推让;再劝,再让;三劝,三让,其间还夹杂原皇帝再三恳切请求,最后假装勉为其难接受,分明掩耳盗铃。
后世篡夺政权,多仿此模式,宋、齐、梁、陈、隋、唐、后周,反复上演700多年。
对于“禅让”之前一朝代,史家称“代”;若弑君或逐君自立,则称“废”。
★【三国之始】★
历史学以曹丕建魏的220年为三国之始。
也有人主张三国始于190年董卓挟汉献帝出洛阳。
但从执掌国家实权看,似应始于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于许,既“挟天子”,汉祚(zuò)终矣。
汉被魏代,第二年,221年,早就想称帝的刘备,重建汉,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蜀汉攻吴,夷陵之战;陆逊反攻,火烧连营。刘备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发誓不篡位,万一真篡位,留阿斗一条小命。
229年,吴王孙权称帝,国号吴,都建业(今南京)。
本章节以下段目:
●【诸葛亮与阿斗】●
●【晋代魏】●
●【“八王之乱”与“竹林七贤”】●
●【五族十六国】●
●【东晋人物】●
●【南朝——宋、齐】●
●【南朝——梁、陈】●
●【北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北朝——北周灭北齐】●
●【南北政权之分界】●
●【民族大融合】●
●【——怎么坐舒服】●
●【——穿裤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