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13)

作者:张翎    更新时间:2014-06-26 19:13:37

萝丝琳娜在中国结婚后,曾有过三次怀孕三次小产的经历。这三次的经历使得她身心俱疲。二十八岁的萝丝琳娜感觉到生命的热情正如水从她的沙漠般的身体里渐渐漏失,在中国的土地上,她也许注定了是一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于是她坚决要求回美国。

一九零七年冬,在中国整整生活了十年的萝丝琳娜,终于和丈夫一起搭船回到了美国。鸿屋学堂所有的学生都来送别,码头上起起伏伏一片蓝色。远远看过去,像是涨潮的江水溢到了岸上 – 那是约翰和萝丝琳娜亲自为学生设计的海军蓝校服。人群里唯一的一个白点是路得。路得踮着脚尖,高高地扬着手里的白手绢。江风吹过,路得手一松,手绢就飞上了天。手绢像一只白色的海鸥,躺在轻风上,跟着船软软地无心无绪地飘了很远,一直飘到江水拐弯的时候。那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哭了,然而哭得最凶的却是萝丝琳娜。也许在那时她就预见到了,思念与时间无关,与距离无关,甚至与婚姻也无关。

威尔逊夫妇回国之后,在萝丝琳娜的老家波士顿定居下来。约翰在波士顿郊外的一个小学里任教,以菲薄的薪金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至老至终再无探险的冲动。萝丝琳娜很快就再次怀孕,这次她安然地生下了一个儿子。接着就有了老二老三和老四。萝丝琳娜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家门,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她对自己在中国度过的青春岁月讳莫如深。她在五十九岁那年死于一场肺炎。在她身后,她的孩子们才从父亲那里渐渐知道了母亲前半生的故事。

约翰 . 威尔逊在九十一岁高龄时无疾而终。在收拾他的遗物时,他的儿子们发现了一双样式古怪的旧布鞋和一本边角翻卷颜色泛黄的日记本。日记突兀地中断在一九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 那是威尔逊夫妇离开中国的日子。

那天,约翰只写了一句话。

我的眼珠掉在了海里,世界一片黑暗。

威尔逊夫妇走后,路得继任成为鸿屋学堂的校长 – 她也是温州城里第一位女校长。路得担任该校的校长达五十年。这所学校历次更名,先叫红房学校,后叫红星小学,再后来成为鸿德里小学,多年来一直是省级重点学校。许多赫赫有名的政界学界商界大人物,都记载在这所学校的校友名册上。

路得工作到六十七岁退休,退休两年之后便病逝在家。路得终生未嫁,一直与威尔逊夫妇保持着不疏不近的书信来往 – 直至后来政局变化,越洋通讯被禁为止。

一九九七年的秋天约翰和萝丝琳娜的孙子保罗.威尔逊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东行之旅。当他走进鸿德里小学的校舍时,当年的那幢红砖绿瓦的小房子,如今已被推入学校的角落,成为教师资料室。教学楼是另外两幢四方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当年的西郊如今已是城市的一部份,公路笔直地从校门口经过,往来的汽车在路边的法国梧桐上落下阵阵轻尘。保罗拦住一个正在操场上跑步的小女孩,问知不知道约翰.威尔逊这个名字?女孩茫然地摇了摇头。又问知不知道路得?这次女孩的脸上就有了灿灿的笑容。女孩一路引领着保罗走到草地深处,那里有一座大理石的半身塑像。一个中年女人,身穿一件中规中矩的敞领茄克衫,头发整齐地在风中扬起,眉眼之间是一丝无欲无求无悲无喜的淡然微笑。雕像底座上有一行篆刻大字:“人民的园丁”。又有几行小字,记载着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等等。

离开校园的时候,保罗有几分失落。他反反复复地告诉自己:那只是一座雕像。那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想像雕塑出来的。那不是真正的路得。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