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去姐姐家办事情,吃饭时她烧了几样花花绿绿的小菜端上来,却没见酒,我正左顾右盼,见她捧出一只大盒子过来,我心想前日我在她家喝醉了酒,以为这次她一定是准备给我喝饮料了。我不情愿的倒了半杯一尝,原来是红葡萄酒,口感特别的好。
我很好奇没有看到过如此包装的酒,便捧过看看,全是外文。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美得英哪里的,一问,原来那是法兰西文,难怪我一个字不认识。好在我的好奇心全然转移到那杯红红的液体里,那红酒确实红的清澈,我每喝一口就直说好酒,一杯未尽就已似醉非醉的样子,姐姐心领神会问我要不要带包回去,我笑而不语,拿过就是了。
午夜,我躺在床上翻着几日前在书店买来的那本张爱玲精装集,我但觉那是读张爱玲文字的好意境,有人说,张爱玲的文字句式,多有不自觉的《红楼梦》味,那是一种淡中见浓的葡萄酒醇香,有红学家把《红楼梦》拔高成反封建主义,而依我看,其实它彻头彻尾皆为人生之辛酸苦辣的直白,就如张爱玲,其当年的《秧歌》与《赤地之恋》曾被人以为是**之作,而我并不以为如此,几句牢骚便抹去她这两部小说的真谛,综观张爱玲的一切,我自以为那不过是她个人所要表达的人生“不如意”之心情,而世人硬是把它诠释成张爱玲的世界观,实为茫然。
这几日我突然想静静,看看张爱玲文字里的爱情是怎样的凄婉和小资,看看那个让她“低到了尘埃里”的胡兰成。有读者说,综观张爱玲一生,她对胡兰成既爱又恨,既无奈离开又终身不舍,亦有人评说,张爱玲爱胡兰成的坏,而其实张爱玲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又何止是一个坏字,所以我觉得,读张爱玲的书,一定要有几分醉意,你读着可以没有自己的思想,因为她文字的感染力会像酒一样,把你的思想淹没,或者你自己不自觉的把自己沉下去,我想,大凡体会女人亦是如此。
莫名的我觉得有些疲乏,大概是酒,亦大概是张爱玲,女人要做到张爱玲,男人是没有退路的,亦难怪风流倜傥的胡兰成“今生今世”只觉一个爱玲的好。所以男人爱女人的美,其实是爱女人的个性魅力,这不是用文字可以描述出来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没有理由的理由。
张爱玲平生所言有“三大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今复读,又感新意。此恨可谓张爱玲一生的描写。综观她的容貌、才华与情感经历,张平时气傲有余,万事皆以自己为主,不为男人所喜,她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爱上了胡兰成,盖过了她的锋芒,因而回归了她的几分女人味,她的最大的失败亦是爱上了胡兰成,令其在她所喜爱的男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可怜。
其实,张爱玲的三大恨或可称自己的心得。由此我觉得,海棠虽美而无香,一如女人有容而无德,俗话说,绣花枕头一包草,经不起时间的审美。此可为女友,却不能定终生,大凡婚姻破裂皆因此发生。鲥鱼虽鲜却多刺,一如玫瑰多刺,容易伤手,女人貌美往往亦多气傲,不能平视于人,然眼界过高,却不知青春易逝,空怅一生,心态大乱。
相比之下,当年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前八十回,我以为是不忍心写下去了,便有高鄂续之,后人皆评曰高是狗尾续貂,我以为大致如此。倘若我们今天读到的仅是半部《红楼梦》,后人何至于会伤感不已,红楼梦未完,残缺之美亦有其绝妙之处,让读者在遗留下的未完中,寻觅属于自己的无数想象空间,亦无人有恨。
红楼梦未完之所以乃女人最大之悲哀。男女情感之痕,多因女人引起,其大多皆为女人自寻烦恼之过。女人生心多疑,是为男人所不解,因疑心而衍嫉妒,本来就无端,却无事生非,徒然天要塌下似的,妒火中烧,却不问问别人的事与你何干?女人一旦嫉妒上身,男人就倒霉,喋喋不休让人厌烦,男人的激情荡然无存,感情渐淡,红楼梦未完。
床头,台灯黄黄的光照着张爱玲的文字,恍然中那一幕幕人物,像是其中有我和我的梦中人,便觉得葡萄酒泛泛的在我心里搅动,我觉得好笑,那酒明明是喝在肚里,心如何会那么不安份起来?
枕边的手机嘟嘟的响起来,这一瞬间,我的心像是手机放在电脑旁边,来电时屏幕会有抖动一样,我一看,是某人发来的话,心想那么晚定然是有要紧的事情,慌忙回应,只是一来一去,竟忘了问是什么事,倒是诗来诗往,酒浓意浓浪漫得可以。
放下手机望一眼窗外,月光正白,夜色让寂寞有了相思之处,细细的回味起来刚才说了什么,仿佛已全然不重要,亦或许不觉得非要说出个名堂来,而心里是有感觉的,想想朦胧的初尝是最美的,就像那红葡萄酒的美,不是因为它看得见的红,而是喝在口中的甜。
我往杯中斟满红葡萄酒,拉开窗帘,让月光射进来,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我油然想起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于是我一扬脖灌了下去,悠悠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