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正安    更新时间:2014-05-28 16:41:39

活 悠 着 点 好

许多人都说现如今活得很累,也是的,无论你翻阅大小报刊收看各地电视或者听听街谈巷议,总会有不少新鲜的信息、唬人的传闻扑面而来,令你莫衷一是,心惊肉跳——前几天某报上还在讲自来水中含有多少多少有害物质,今天电视里又说长期喝纯净水要患软骨病走路都困难;你刚看过电视里说是蔬菜施化肥农药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危害,也许你马上会发现前几天买来的黄瓜已长出了疖子;你正想趁双休日出门买些鸡鸭鱼肉改善生活,也许此时电视里正在报道二恶英什么的消息,吓的你只好缩回已经抬起的腿脚……就是你硬着头皮出得门去,你心里总像没底儿似的,时时为许许多多无端的烦恼折磨着——你生怕缺斤少两怀里还揣着个弹簧秤以防上当受骗呢,可当你把纸币递到卖货人手里,对方当你的面就伸直那张纸币透过日光照了又照,还要从纸币底下觑你的脸色瞅你的表情;你刚想踏进一家理发店准备整理整理你的尊容呢,也许你突然会想起一位男士因理发时被患有梅毒的美发小姐抓破了头皮染上了不治之症的传闻,便立即望而却步……当然,还有更让人可怕的——撬门入室的,下蒙汗药的,骚扰电话,盗窃电话号码,假酒假烟假盐假药,死鸡做的熏鸡和死猪死狗死猫灌的火腿肠……谁能保证不知那一天不会轮到自己头上呢!于是,许多人就神经兮兮,惶惶不可终日似的活着,能不累吗?

其实,依不才看来,如今这社会是有不少丑恶的现象存在,却毕竟还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大可不必如此神经过敏的。何况,造成如今这种社会心态的原由是一目了然的。一是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强了,人也就娇气了,便成天唠叨着这些青菜萝卜鸡毛蒜皮的事。二是如今的媒体却有哗众取宠、危言耸听的毛病。它们利用如今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猎奇揽怪,小题大做,虚张声势,苟合民众心理,以获取丰厚回报。大伙不妨再试想试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死了多少人,“文革”中也有上吊跳楼投河服毒的,可那时有哪个报刊报道了?可见,如今社会的这种恐惧症是人们自己造成的,可谓庸人自扰耳,也就是所谓“乐极悲生,否伏于泰”耳。

活悠着点,就是既要正视现实,承认现实,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又要沉着处置,不必杯弓蛇影,不必锱铢必较,不必神经过敏,有的时候大可我行我素,否则,成天掂着颗心诚惶诚恐的,活着又有和乐趣,有何意义呢?还不如不活呢。是耶非耶?

                             1999年11月1日

话说“三碗不过冈”

《岁浒传》里有一段妇孺皆知的故事:武松过景阳冈途中,在一店歇脚,要了酒肉吃喝,喝了三碗“透瓶香”店家再不为他续酒,并指着“三碗不过冈”的招旗,讲处了山上有虎的原委。武松不依,硬是喝了十五碗,然后过冈,便引出了武松打虎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过去我曾暗自提出过质疑:既然明知山上有虎伤人,这店家又为何开了酒肆让人喝酒却还要挑出“三碗不过冈”的招旗来吓唬人呢?这不是十分矛盾的吗?无意间在抽烟时瞥见了烟盒上标明的“吸烟有害健康”字样,才算恍然大悟。景阳冈的店家也是为利益驱动,才下此招数的,否则人命关天,县府定会找他的不是。这里有空子可钻。我专门查阅了这一段故事中武松在冈下读的“阳谷县示”,文中只是要求过往客商人等只能结伴于已、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并未言及让喝酒不喝酒。

从“三碗不过冈”联想到前后左右发生的许多离离奇奇的事情——一面是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公路“三乱”,一面是处处设卡要钱;一面是中央把环保列入了基本国策并投入了大量的治理污染的资金,一面却有不少环保部门只罚款不管治理还有把环保罚款作了奖金搞了福利乃至中饱私囊的;一面倡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21世纪有用人才,一面却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来重,各种特色班、重点班越办越多,高考的题目出的也越来越深越怪;一面在说任人唯贤一面在搞官与爵,一面在搞“三下乡”,一面在走穴挣钱;一面是提倡实事求是,一面在闹“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闹剧……这里有没有‘三碗不过冈“的味儿?

其实,“三碗不过冈”不只是利益驱动的问题,更重要的确乎是个传统问题——传统的治理方法,传统的思维方式,说穿了,是一种民族的劣根性。如是,立法不严谨,执行不严肃,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干什么掺假走样。今日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了“三严”,我看是否就是针对这种劣根性的?若是,我们真该治理这种“三碗不过冈”现象了

                                   2000年3月12日

沉  默  不  是  金

沉默是金——这句话似乎很时髦,报刊上经常能读到以此话为主旨的文章。每每读到这类文章,我便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细忖之,这话代表着一种时代的情绪,抑或竟是一股思潮。

我的“不寒而栗”是有缘由的。假如说,沉默是金这句话出于“反右”、“文革”中过来人之口,就无所谓“不寒而栗”了,因为那时侯本就无人权和言论自由可言,人们尝够了祸从口出滋味,至今心有余悸甚而习惯成自然,也是情理中的事。然而,如今说这话写这类文章的——据我所知——竟是从大改革大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青人!如今的年青人如此老于世故,岂非咄咄怪事!

沉默是金是一种处世哲学,也就是林语堂先生在评述国民性时所说的中国人明哲保身。以愚之见,这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控制国民思想的儒佛两教文化,即白居易自撰墓志铭上所说的“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民的一种心理定势。其二,一贯的高压政治。试想——如果不是魏晋时代的高压政治,历史上能出现竹林七贤式的装疯卖傻的魏晋风度吗?如果清朝政府不搞一次接一次的“文字狱”,清末能是个“万马齐暗”的僵死社会吗?如果建国以来不搞“反右”、“文革”这样的政治运动,神州大地不早已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世界了吗?所以我说,如今“沉默是金”这种情绪的泛滥,也是个政治风气的问题。虽然我们国家正在致力于“法治”,但由于基础薄弱,法制不建全,加之传统的心理定势思想就不太解放。

然而,沉默真的是金吗?我看不是的。假如陈胜吴广张角黄巢们当时也沉默,中国的历史能推进到今天吗?假如在二战时期各国被侵略的人民也沉默,法西斯能在这个地球上被消灭吗?假如深受极“左”路线迫害的中国人民当时也沉默,任凭“四人帮”倒行逆施,中国能出现如今这样的大好形势吗?假如屈原、杜甫、白居易们也沉默,还能有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离骚》、《三吏三别》和《琵琶行》吗?

所以我说:沉默不是金。

诚然,不沉默是要付出代价的。远的如伽俐略、司马迁们我们暂且不说,近的如彭德怀、张志新、遇罗克却是大家熟悉的。不过我们所庆幸的是,中国gcd的上层领导集体已经在为国人营造着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氛围,目的就是要全体民国畅所欲言,评议国事,献计献策,把中国的事办好。可以预见:一个民主、文明、富强的国度会在国人面前出现的。

                                2000年4月17日

漫 植 树 节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有到了。

植树节,这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节日,也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可是,一想到要谈这个话题,我的心里倏的一下就凉了下来。因为,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黄沙弥漫、洪水滚滚、赤地千里的画面,而且是那样的真实、清晰、也就不能不令我悲哀了。

记得自我上小学开始,就几乎每年参加植树活动,因此我最好的憧憬就是有一个绿色的世界,当然还有鸟语花香。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树越来越少,更谈不上鸟语花香:倒是骇人心魄的灾难接踵而至
——洪水、沙尘暴、干旱、雪灾……大自然对人类的虐待似有疯狂的报复,人与自然失去了往日的和谐。

据专家们研究分析,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们无休止的乱砍乱伐,如大炼钢铁时的砍伐,“农业学大寨”时的开山造田,以及近年来为了地方和个人利益无视国家禁令的超计划开采和盗采林木。

诚然,乱砍乱伐造成生态环境失衡是无庸置疑的,可是我们植了几十年的树哪里去了呢?一天看到《银川晚报》刊登的一篇新华社电文,电文披露:河南省睢县植树造林“放卫星”,把实际造林面积只有3570亩上报为48075亩(另有十个县市有同样劣迹,同时受到林业总局通抱批评)。河南如是,其他地方呢?而且,就是哪个3570亩 也是值得怀疑,因为我几十年植树经验告诉我,我们虽然每年在植树、植树,成活的却寥寥无几!由此,我有想到不久前从电视中得到一个消息:据一位专家统计,根据建国以来上报统计的全国植树数据推论,目前我国的田土早该被绿树覆盖住了。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有写在报告中的数字,“植树”变成了“植数”。

我终于明白了我的憧憬被粉碎的缘由了!

我终于弄清楚了令我悲哀的原因了!

当然,悲哀改变不了现实,重要的是从悲哀中冲出去。

其实,植树造林早已是历代有识之士的重要思想了。远的不说,早在1984年,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就在他亲自起草的一份变法自强的建议书——《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畜。”无疑,这是中山先生对中外国情的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所得。同时,在中山先生的许多著作和演讲中,也曾屡屡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造林的重要性。基于这种思想,1915年,中山先生为了实现他“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的宏愿,又提议已每年清明节为全国植树节。1928年3月12日,即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人们举行了植树仪式,并将清明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我想,是愚有实现中山先生遗愿的意义的吧。

从中山先生号召植树造林至今一个世纪过去了,可惜的是人们将这位伟人的真知灼见置若罔闻,才酿成了一百年来一连串人间悲剧。好在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惊醒了我们,才有了封山育林,有了退耕还林,才使我们有了新的希望和憧憬。当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重新建造一个绿色的中国,有谈何容易!所以我想,既然植树造林是一场绿色革命,那么我们就要牢记当年中山先生的教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001年3月10日

长  点  记  性

最近一段时期,中日关系方面有出现了芥蒂罪先是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越野车因为严重缺陷致使中国用户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引发的要求赔偿的案件;接着,元月27日,90多名中国旅客乘坐的日航JL782航班因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打起了官司;紧接着,中国政府就日本历史教科书隐瞒歪曲侵略历史之事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然而,起诉也好,抗议也罢,日本方面却始终表现出十二分的“冷静”,甚至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其实,“冷静”的背后,是一个经济强国有恃无恐的狰狞嘴脸。

本来,这是政治家、外交家们的事,小百姓是不宜插嘴的,但是,我毕竟是一个中国人,是再也沉默不下去了。所以我想借贵报一席之地,说说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话。

其实,就中日关系而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一波三折之中的。明朝的倭寇,清朝的甲午海战,民国的“二十一条”等等就不说了,单就日寇侵华战争之后,他们就没有一天有过什么诚意。多年以来,日本的几乎每一届政府内阁少数成员都有过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近年来,在南京大屠杀、慰安妇、中国劳工等历史问题上,他们也始终不予深刻反省,反而编造出一些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借口为自己开脱罪责。以上种种,我想应该引起国人的深思了。

当然,我不怀疑日本人民是友善的。但是,一种思潮,一种观念,甚至一个政权中几个恶魔有时是可以改变整个民族的性格和传统的。三四十年代那场世界性的浩劫不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类败类给发动起来的吗?然而,就这么几个败类纵有天大的本事能亲手杀死数千万的无辜生命吗?——不可能!

所以,我要提醒我们的国民:长点记性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也希望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甚至可以捐弃前嫌。但是,对于挑衅性的蛮横行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住中华民族的尊严。

长点记性,当然不是要耿耿于怀,而是要保持警惕,要吸取历史教训,更重要的还是要励精图治,让自己强大起来。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正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几件事那样,我们已经提起了起诉,提出了抗议,已经向蛮横之辈说了声“不”我们之所以敢起诉,敢抗议,敢说“不!”是我们已经日益强大了。但是,假如我们的国力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峰巅,我们就能向他们喊出一声更响亮的——不!

长点记性吧,亲爱的同胞!

                                  2001年3月31日
  

“4•1”事  件联想

继前年美国导弹“误炸”我驻南使馆之后,4 月1日,其侦察机又“误碰”上了我人民海军的飞机。这一事件发生之后,国人个个义愤填膺,怒火中烧,爱国之情令人感奋。义愤的同时,也不乏反思,都说中国国力不济,美国武器先进,中国还怕美国佬的经济制裁……云云,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其实这个道理如今连小学生怕也已知晓,我们都已说了多少年了,再说就没意义了。所以,我以为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更深一层次的问题:落后的原因何在?

那么落后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也许有人会举出许许多多例子来——历史的因素啦,地理环境和资源问题啦,如今的体制和机制原因啦……等等。其实,以我之见,就综合国力而言,我们就没有比人家落后到哪里去,我们完全可以当着全人类大喊一声“不!”我们之所以被人家视为“落后”而且自视“落后”,是我们缺少自信,更缺乏一种精诚团结的精神和合力。试想:假如我们的那些不争气的“公仆”少挥霍一些人民的血汗少攫取一些不义之财,我们的军队该打造多少先进的飞机船舰;假如我们的那些制假倒假的同胞们把你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在该发挥的地方,国家该增加多少财富并将之用于国防建设上;假如我们的那些误入歧途的兄弟姐妹们不再同室操戈,我们又该节省多少财力和兵力用以加强我们的国防,又有谁敢拿鸡蛋来碰石头?……然而!……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想起了前些年东南亚金融风波时香港政界公务员自动要求减薪和泰国民众乃至僧侣向政府踊跃捐献的事。我想,今天虽然我们还没有到了国难当头的时候,但世界永远不会太平,我们的国家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必须抓紧时机发展我们的经济。而要发展经济,稳定和秩序是第一位的。所以,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当以国是为重,收敛起各自的愚昧和贪婪,还财于国,还太平于民,共同御侮,方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建设稳定而又持续地发展,经济发达了,国防的现代化才能付诸于实施。 

  当然,以上所说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一种良好的祝愿,却又是真诚的。  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谁甘心做民族的败类、人民的罪人?何况,我们有法治和德治组成的双刃剑,天下大治还是指日可待的 。                                                                                                                                              

前两年美国的导弹似乎还没有引起一些国人的觉醒 ,那么这一会美国的飞 机总该让那些仍沉湎于私欲和愚顽中人们有所震动了吧?

                                             4月7日写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