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默的不太幽默的故事

作者:沈善增    更新时间:2014-05-22 11:14:07

学到老,学不了。这话果然不错。某君(请恕笔者为贤者讳)要不是特别的谦虚,那么,到了三十九岁,他也决不可能知道自己身上还有个了不得的缺点。

这事要从他跟第三十九个女朋友“bye,bye”时说起。

当然.这“三十九”其实并不能说明问题有多么严重。首先,并非三十九回都由女方操着剪刀,其中有一部分,也由他掌握着主动权:严格计算起来,有五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二点八二,是被他回绝的,不过因为他心慈,不忍伤害女性脆弱的自尊心,所以有的虽然不能令他满意,但他还是等着.期待对方提出中止关系,结果达到了目的,这样有九个,占百分之二十三点○八;这两部分相加,就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九○。还有十八个女的,他只是觉得马马虎虎,既无好感也无恶感,准备“发展发展”,不料那边突然通知不继续相处了,使他自尊心微微受损,但对其人本身却绝无半点留恋,如是者人数最多,占了百分之四十六点一五。再有六个是他与之分手后略有些遗憾,三五天里懒懒散散提不起劲来,占百分之十五点三八;真正使他尝到了失恋的痛苦,叫他在两三个月里世界观发生激烈的动荡,觉得人生好像没有什么意思的,只有一个,百分之二点五六。其次,从另一角度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女性——二十个,仅与他见面一次到两次,严格地说还不能算是进入了恋爱阶段,应该剔除在外。最最重要的是,别人决不会像他似地作如此真实的记录和精细的分析。别人说初恋一炮打响,也许隐瞒了五十次失败;也有的说自己是情场老手,也许仅跟三四个姑娘总共逛过七八回马路。他的科学研究找不到参照坐标。

但是尽管某君有充分的理由不把那个“三十九”放在心上,而他却没有轻率地不把它放在心上。某君是个律己很严的人,为此,他在单位里很受领导的信任,听说准备提拔他当计划股副股长。而民意测验下来,群众中也似乎没人能说出他有什么不好。以他为人的审慎,岂能放松自己,不对“三十

九”进行彻底的反省?“三十九”,年龄只有三十九,女朋友倒也谈了三十九,再下去,谈女朋友数不就要超过了年龄数?危险!倘不将自己的处世哲学、择友标准、举止谈吐、行为小节及身外条件等等从头至尾细加审查,及时总结经验,怎能保证自己今后在情场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但是,反省的结果,比不反省更教他惶惑。纵令他这样严于解剖自己,他还是找不出自已有什么特别不受女性垂青的地方。从相貌,到身高,到住房,到工资,到学历,到家庭结构,到单位工作表现,到本人修养,到衣着,到风度,到脾性,到一切能想到的地方,他自己从严打分,每项也至少在中上水平。不说那一个,那六个,就是那马马虎虎的十八个,凭什么鄙弃自己,真见鬼了!

某君于是去找供销股的某某君。某某君生个圆滚滚的酒糟鼻子,人像他的鼻子一般招人喜欢。他给某君当过五六回“红爷”,其中有两个是在那六个的档子里的,足见他第一热心,第二也有眼光。尤其要紧的是,第三十九号对象,就是他牵的线,人刚走,茶未凉呢。某君把自己的疑虑向他一说,他连忙大摇其头,表示实在说不出某君有什么缺点。要知道有缺点还能不说,还能接二连三地给张罗找对象?我是肚里藏得住话的人吗?某君知道某某君生性好与人为善,轻易是不肯当面向人提意见的,就一再诚恳地向他请教,并把自己的统计结果及对这统计结果的分析和盘托出,心诚得像愿意用一元外汇券换一元人民币,果然把某某君给打动了。他用大拇指肚在酒糟鼻端上擦了几下,说:“其实真也没什么,我只是好像听说,个别的,也不是什么实质性问题,也只是一家之言,嘿,一家之言……嘿,你别认真,听过了就算……”

“您直说吧……”

“其实真没什么,她们,个别的,就说你缺乏点儿幽默感。”

“喔——”某君悬起的心好像一下子失去了重量,像个气球似地飘飘荡荡没个着落。缺乏幽默感,他还头一回听说人能有这样一种毛病。

幽默:外来词。言语举动表面轻松而实际含有深刻讽刺的。

(《新华字典》)

幽默:音译词。有趣而意味深长的。          (《四角号码新词典》)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现代汉语词典》)

幽默:①寂静无声。②美学名词。英文humour的音译。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

(《辞海》)。

……

别以为某君很迂腐,不,他一点也不迂。当某某君对他说这只是“个别的”意见时,他就立刻理解到这个别意味着什么。他之所以翻检词典,要确切地弄明白“幽默”的定义,正因为他以前并非没听说过“幽默”。而恰恰相反,这东西实在太不起眼,就像钉在他家门口的那块门牌号码。他记得听人说过,人对越是熟悉的东西,就越容易忽视,因而认识就越糊涂。据说研究针刺麻醉原理,研究到后来,发觉原来对什么是“痛”就没有搞明白。痛能凭病人叫唤吗?有的病人看见手术刀就叫痛;痛能凭肌肉紧张吗?心理一紧张肌肉就紧张;痛能凭手心出汗、龇牙咧嘴、呼吸急促、心跳加剧?都不行。拿不出“痛”的客观标尺,又怎么拿得出止“痛”的客观标尺?研究就卡壳了。只有那些毛毛糙糙的小青年,才会以为世间万事容易得很。某君已活了三十九个春秋,经验告诉他,对那个“幽默”决不可掉以轻心。这是脚心里的一个鸡眼,要挖断它还得学两下子呢。

这不,粗粗一查,问题就出来了。四本都有点权威性的词典,解释就不同样,有的还相互矛盾。对幽默的内容两家说是“意味深长”,一家说“含有深刻讽刺”,一家说“揭露”;“意味深长”跟“讽刺”与“揭露”显然不能划等号,“意味深长”要“善意”得多;但偏偏说“揭露”的那家强调要“在善意的微笑中”,这又叫人怎么理解?这有点像“文化大革命”中一面给人来喷气式,一面叫“要文斗不要武斗”。撇开那些咬文嚼字的东西不谈,看了“幽默”的定义,叫他对自己的缺点更犯迷糊。缺乏幽默感?那么在谈恋爱中来点幽默。来哪一种?“言语举动表面轻松而实际含有深刻讽刺的”,难道女的喜欢男的讽刺她,她就那么地贱?“通过……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之处”,是不是要在逛马路时对公共汽车脱班、物价调整、住房紧张等发几句牢骚?说几句牢骚话容易,但找来的对象是因为你善发牢骚而跟你投机,结婚后她一不遂心就对你大发牢骚,你的耳膜受得了吗?“牢骚太盛防肠断”。“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看来还是这样的解释最中庸,最能让人接受,但他按着这条定义苦苦想了两天两夜,只想出一句:“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还不知道对不对。

某君不是个容易灰心丧气的人。两天两夜苦思冥想,得来一个大大的副产品。他认识到,幽默不一定要自己创造,别人创造出来的幽默照样能用,只要你用得好。他之所以缺乏幽默感,就是过去专心于学习正经的东西,疏忽了杂学旁搜,对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留意太少。他不信自己能学好文史哲、数理化,就学不了区区幽默。只要多读多记,娴熟于胸,就像做文章能多掌握些词汇,出手自然就漂亮。

从这天开始,不论大报小报,何种杂志,只要上面有“幽默”这一栏,他必定要仔细阅读。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些标着幽默的东西,无论中外,都不符合某君查到的关于幽默的定义中的任何一条。都他妈的骗稿费!一定是那些编辑自己写的或者让自己的亲朋好友写的,误人子弟!

某君决不气馁。他记起有个同学在街道图书馆当馆长,他曾替那同学买过厂里的处理品,还有点关系。他到那里去借幽默的书,那同学很热情,一下子捧出了七八本,计有《历代笑话集》、《中国民间笑话选》、《历代笑话选》、《笑话选》、《笑话连篇》、《外国笑话集锦》、《外国笑话100则》等。某君看了连连摇头,说:“我要幽默的书,我不要笑话。”那同学把眼睛瞪得老大,然后又笑着说:“没错,幽默就是笑话。”某君心里好大地不痛快,幽默怎么会就是笑话呢?难道缺乏幽默感就是不会说笑话吗?会说笑话,油腔滑调,会是优点吗?但一则他跟那同学关系毕竟不很深,二则某君也是个谦谦君子,不善跟人争得面红耳赤的。于是,他就看在那同学热情的分上,借了一本《笑话连篇》与一本《外国笑话集锦>。回家路上,他对那同学无知地把

幽默贬低到笑话的水平,因而也贬低了他克服缺点的行为价值,还是有点忿忿然。

然而翻开书来一看,他立刻原谅了那个同学。原来他在报章杂志上零星读到的那些“幽默”,“笑话”书里全有。编书编报的都只有这点儿水平,怎么能怪个小小的街道图书馆馆长呢?

世人认为正儿八经的幽默就是这些笑话,那就钻研一下吧,何必死抱住词典上的定义不放呢?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某君本质上是个认真的人,他要是干脆没翻过词典倒也罢了。既然翻了,虽然不甚了了,要抛开却不容易。结果,两本书翻完(内中有不少重复的条目),也没有找到一条令人满意的幽默。

他的认真劲又上来了,把两本书重新翻阅一遍,作了笔记,把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作了分类。

一、意味深长而不可笑。

例:某国前国防部长出身泥水匠。某次,记者问他做泥水匠和从政有什么相似,他答道;“两者都要在高处不头昏才行。”

二、可笑而没有什么意义。

例:教师:“你能举个热胀冷缩的例子吗?”学生:“行!冬天寒冷,白天就短,夏季炎热,白天就长。”

三、既不可笑也没什么意义。

例:“爸爸,为什么母鸡的腿这么短?”“傻瓜,连这点都不懂?要是母鸡的腿长了,下蛋时,蛋不就要摔碎了吗?”

四、仅是讽刺而没有善意的微笑。

例:一个官员离职,百姓送他一块横匾:“天高三尺”。他很高兴,说:“下官何德何能,能当此赞誉呀?”

百姓们说:“大人主政三年,县境内的地皮被刮去三尺,天也就高了三尺,大人当之无愧!”

五、无可归类的。

例: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男人发现扒手正在掏他的腰包,便说:“老兄,你来晚了,我今天虽然领了薪金,但我的太太下手比你快得多!”

(某君批注:妻子把丈夫的钱管得太紧固然不好,但丈夫把妻子与扒手相提并论,显然是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女人难道会喜欢这样有“幽默感”的男人?)

某君又去找劳资股的某某某君。

某某某君是全厂公认的说“笑话”能手,他到哪儿,哪儿就热热闹闹,笑声不绝。某君也在人丛中笑过几回。有几回是确实好笑,他忍不住笑了;有几回他觉得并不怎么好笑,但周围的人都笑了,他也随着笑了。他说的笑话是否够得上严格的幽默标准,某君无从查考。不过众人既然认为某某某君很幽默,某君就决定向他虚心求教。

“我有个问题要请教,你说话怎么会这么幽默?”

某某某君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某君被他笑得有点神经衰弱了。

“老兄,你很幽默,没想到,你这么幽默。”

“不,不,我知道自己不幽默,我有自知之明。我是真心诚意向你请教,你不要取笑我。”

“哪里,我不是取笑你,是你把我逗笑的。你真的很幽默,你的幽默大大超过我。”

某君有些恼火了。但他想到自己是在求人,刘备尚且三顾茅庐呢,说不定某某某君正是在考验他的诚意。于是,他就把自己如何知道一向忽视的毛病,如何查词典,如何看幽默书等等,和盘托出,说得某某某君脸上的笑意全部沉淀到了伸长的脖子里。

“话说回来,我也不光是为了谈朋友……人缺点什么东西总不好,况且……我想这也不是太难……我也不是探讨什么理论,我想听听你的……经验之谈。”

某君说到这儿有些结巴,两颊上微微发烧。“不耻下问”倒真不是件轻松的事,难怪孔老夫子要提倡。

某某某君又笑了起来,他张嘴没法不笑,但这回笑得克制多了:“我说吗,你这个人并不缺乏幽默,简直浑身都是幽默……你别忙,让我说完,你有的是幽默,但倒的确缺乏幽默感。”

某君不能不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你要知道这内中的奥妙,下班后请我上馆子吃晚饭。”

某君答应了,然而有些不快。不是肉痛几张“大团结”,是这口气有些敲诈与调侃的味道,太瞧不起人。

下班后,某某某君倒没要某君请饭,只要他请块中冰砖。某君心中又生新的不快,是暗示我吝啬不愿请饭么?

中冰砖下肚,某某某君又去买了两瓶鲜橘水,硬让某君喝一瓶。某君推辞,某某某君说:“叫你喝就喝,不喝这一瓶我就没法说。”

某君只得遵命,心头怏怏不乐,饮而不觉其味。

鲜橘水将尽,某某某君突然问道:“味道怎么样?”

“没什么……很好。”

“你是不是觉得比以前喝的淡一些?”

“晦?是呀,不错。”

“你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嗯,偷工减料……现在有的单位只图赚钱……”

“哈哈哈哈,”某某某君又忘形大笑起来,“你老兄又幽默了……”

待他笑停,又拍拍某君的肩说:“我不是说鲜橘水的质量,质量关我们什么事?我说是我们的味觉,刚吃过甜的冰砖,再喝鲜橘水就觉得不甜了。”

“是啊……这对。”这么浅显的道理还用说吗?

“你老兄的毛病也一样。依我看,你是天生的幽默,浑身细胞浸透了幽默,一举一动都是幽默。所以,对你来说,幽默就是自然的,并不见得有什么特别。别人笑痛肚皮,你无动于衷;别人说笑话,你认真;这样你就被认为是缺乏幽默感了。”

“喔,原来这样,原来幽默跟幽默感是两回事。”某君不胜惊讶,接着又说。“毕竟你经验丰富。你这几句话叫我顿开茅塞。那你看我有什么办法补救吗?”

“我看只有你降低对幽默的要求,降低到一般人的水平。别人听了发笑你就笑,别人觉得有意思你也觉得有意思。开头可能不习惯,久而久之,你也许会被同化的。”

一个月后,某君刚过了不惑之年的生日,某某君又替他介绍了一位女郎。

约定七点正在人民公园一号门口见面。因女方要求,双方事先交换了相片;又因女方要求,这天介绍人不到场。某某君抱歉说,女方今年三十又三,有点儿小古怪是情有可原的。

某君五点半就到了那里。门口多的是等情侣的男女,某君不免紧张起来。虽然他的视力不差,但一则天色渐近晌晚;二则照片上的印象已经模糊;三则不知平面照片跟立体活人差距有多大;四则他给女方的照片有意选了一张年轻的,女方肯定认不出他,就算认出了,第一眼印象也不会好,会认为他欺骗她……

某君对约会已不抱什么希望了,但他还是等到了七点二十五分而没有离开。 忽然,那女郎在他的视野里翩然出现了。奇怪的是,他竟一眼便认出了她,她也一眼认出了他。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汽车脱班了,又很挤。我怕鞋子弄脏,就等后面的,谁知道二十分钟没来。让你等半个小时了。”某君低头一看,女郎脚登一双很别致的雪白的高跟皮凉鞋。

“我等了一个小时,我六点半就到这里,我还怕……”

“是吗?我没想到你到得这么早。”

“我也没想到你到得这么晚。”

女郎格格一笑。某君心头一愣,说不到三句话对方就笑,这在以前的三十九个中是绝无先例的。他立刻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来了下“幽默”,想不到皇天果不负有心人。

某君就更有信心了,简直有点倒肚翻肠,磨舌擦唇,跃跃欲试。他到公园小卖部买了两只纸杯冰淇淋,忽然想到书上看到过的一个小幽默,就将它略加改造后说:“吃这冰淇淋,我就想到一件有趣的事。”

“什么事?”

“我隔壁邻居有个男孩,六岁。前两天他对他爸爸说:“我长大以后要到南极去探险。’他爸爸说:‘那好啊,有志气。’他说:‘我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锻炼。‘怎么锻炼?’他爸爸问。‘我每天要吃两只大纸杯! ’”

女郎这回却没有笑,照旧往口中送进一块冰淇淋,然后说:“是吗?现在的小孩门槛是越来越精了。”

某君心头又是一愣,然后,胸口像塞了一团棉花似的,闷闷的。

她应该笑,怎么不笑呢?这笑话是很好笑的,虽然没多大意思。当时他读了就忍不住笑出来,现在居然还能记住。而她竟不笑,还把它当成真事了。即使是真的也还是很可笑的呀。别人说笑话,她当真,莫非她跟我一样,也是缺乏幽默感的人?

想到这里,他又怦然心动。是呀,也许真是我的缘分到了。像我这样浑身幽默但缺乏幽默感的人,世间少有,但也并非硕果仅存。如果上帝让我找到一个跟我一样性格的女子,那我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多么不别扭,又多么亲密,因为舍此我们都再难找到气味相投的终身伴侣。上帝啊,真要这样,将减少我多少痛苦,节约我多少精力呀!

某君已经认定那女郎是他的“同志”,立刻觉得很对不起她。以他的切身经验,对一个缺乏幽默感的人说幽默,那是相当残酷的。

他俩沿着弯弯小径,这时已来到大草坪上。远望到张思德的塑像,某君似乎受到一种非世俗的感召。他正色说:“我请你原谅。”

“怎么啦?”

“我刚才说的我家隔壁邻居小孩的事不是真的,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一则小幽默故事。”

“是吗?那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拿出去发表。”

“不,不是这个意思。我发觉我不该对你说这样的话,因为,你跟我是一样的。”

“一样?什么一样?”

“你跟我一样本来就很幽默,但是缺乏幽默感。”

那女郎跟他当初一样地惊讶得瞠目结舌。

于是,他就把自己如何知道一向忽视的毛病,如何查字典,如何看幽默书,如何向某某某君请教及受到他的指点等等,一一和盘托出,然后又向她描绘了由两个同病相怜者组成家庭的美妙前景。

女郎听了柳眉紧蹙,沉思了半晌,说:“没想到你对幽默有那么深的研究。”

一周后,某某君带来女郎的一纸短柬。

某君:你说的话都对,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一起生活将是很幸福的.但我又想到,我们要不要孩子呢?孩子总该像我们吧!他(她)要不要从没有幽默感的世外桃源里走出去呢?他(她)还能找到同病相怜的人组成新的世外桃源吗?所以我请你原谅。

某君读罢,喟然长叹:“她倒也有道理。”

某某君把这回的事告诉了某某某君,某某某君又当作幽默不指名地将这故事传播开去。从此,某君就得了个幽默家的外号。凡他口闭音落,如有指挥棒一挥,周围的人便齐声哈哈大笑。笑得某君终于到了忍受不住的一天,趁一个被一般人瞧不起的家伙当面叫他幽默家之机,大大发作了一顿。从此,他说话后就没人再敢乱笑。

某君也因此对情场心灰意懒,把那方面耗费的精力全部集中到工作上。他的任命正式宣布了,不是计划股副股长,而是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虽然也是股长级,却有点管股长的股长的味道。某某君立刻又张罗替他介绍对象,却遭某君拒绝。某某某君一看苗头不对,他幽默感强,处世之道也许不够幽默,赶快打了上班路远请调工作的报告。某君找他谈心,剖明心迹,决不会因为几句幽默打击报复。某某某君恳切表示,请调工作原为路远。已经远了二十几年,不胜辛苦,还望高抬贵手。此事目前尚在“磨”中。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