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作者:吴正    更新时间:2013-08-21 15:31:52

时近1954年年尾。外国和官僚资本被赶走后,又在新政府各项政策的扶持下,上海市面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这是上海工商业者们的黄金岁月。有一句流行于资本家圈内的口头语,曰:“难忘的1954年啊,1954……”(这句话要借华老板、华太太、小林夫妇和崔老板们的口中多次说出,甚至还可以谱成歌词唱出。即使在多少年后的阶级斗争的风潮中还会经常被那个时代的那些人们说起;然而在文革的红色年代里,这又恰恰被证明是“剥削阶级梦想夺回他们已失去了的天堂”的有力证据)

华福记车行仍是老模样,只是路牌改了,改成了凤阳路141号。车行前,一片人熙人攘的热闹景象。李海民驾着他的那辆48年型的别克车上场(这是上海解放前车辆进口商们能进到的最新款的车型了,之后,便不再有美国车进口。直到2000年后,GM又来上海设厂,而最新款08年型的别克车则在话剧的最后一幕由华老板的外孙海强驾驶登场,以此来营造出一种时代的反差效果),他的车油缸漏油,待修。当年的邵排长已升为市政府警卫连连长。他伙同市府车队的一位司机同志一块来到华福记修车,华师傅如今是一位远近闻名,技术精湛的修车师傅了,他的技术得到了各种人们的称许。他满面红光,忙进忙出,华太太则在一旁为他接生意,周旋于客户之间。千斤顶设备第一次露面,并以华之口告知海民此设备的各种技术功能,明显地表现出华师傅对进口货(尤其是对德国货)的敬佩之情。小林夫妇登场。小林夫妇正指挥工人在拆卸“林宅”石匾和移走石麒麟,并与古董寄售店的老板讨价还价,林说,这青石是蒲田青石,石麒麟的雕工又如何好如何精致,希望卖个好价钱。但古石店的老板却说,都什么时候了,这种东西现在不兴了,都是拆下来卖不出去的货色,我收了还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出路呢,你出高价我可不要了。林忙说,哪好,哪好吧,老板你开个价。老板说,石麒麟20元一对,横匾10元。林太太愠怒,斥责老板太贪心,她说,你知道我们当年买这些东西回来用了多少钱吗?……但小林忙阻止,说,算了算了,成交吧。于是,他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老板用平板车将石材拖走后,小林拉住了他太太,小声说,你也不看看形势,三反五反镇反,这东西挂在那里招不到财,反倒惹祸来!

小三子(牛三)露面,这回他已不像第一场中那般鞍前马后地讨好他的师傅和师娘了。他刚从区里开完了会回来,如今,他已是华福记车行的工会代表了。他甚至还掏出来笔记本来,向小林太太念了一段他的会议记录:要团结工人阶级,向不法资本家作坚决斗争之类。他阴阴地笑道:我们这些人如今是监督资产阶级做好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骨干力量啦!他感到了被赋予某种权柄后的快活。翠珍登场。她十五六岁,初三的中学生,她已长大成一位水灵灵的少女了,白皙的肤质一如她母亲的。她梳着两条可爱的马尾散辫,一付当年中学生的朴质文雅的扮相。她积极要求上进,希望能入团,但因出身非工农子弟的原故,故迟迟未能批准。她见了邵排长十分高兴,眼中放出光彩来,邵见了她也很高兴,(他们四目交投中具有某种暧昧性)。她唤他作“邵哥”,可见那回送姜汤事件后,他俩还有过不少次往来,她把他视作为了那个时代少女们的偶像。但邵告诉她说:他已把他在山东乡下的妻子接来上海与他同住了,翠珍听罢神色黯然。小三子见了翠珍仍有些巴结之意,但明显退却了某种卑微感。他喜欢她,这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诱人的原故。但华太太讨厌小三子这人,她称他为“江北人”,因他来自于苏北农村。她说:“江北人里个好人少来系!”但华师傅不以为然,他说:小三子这个人勤奋、刻苦、好学。他承认他有点儿见风使舵的两面派个性,但他说,我们当年来上海打拼天地时,也不那个样?他还是喜爱他的这位徒弟的。华太太则意属海民,这位出身高尚门第的富家公子。她说:海民好,衣著体面,戴金腕表,开别克车,又是名校毕业(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家里还有好大一幢花园洋房等等,等等。小林夫妇上场,小林手中握着一架从寄售商店淘来的“蔡司依康”相机,这是他用卖了石匾和石狮的钱买回来的。他边走边同他太太说:用青石匾和石麒麟去换这个德国宝贝回来,合算!合算!你想,石匾和石狮是招人现眼的东西,说不定那天还惹出点祸来,这相机就不同了,一样值钱,东西又小,往家里头哪儿一藏,谁都不知道。嘻嘻!见到华太太,他便炫耀地拿给她看。华太太挺着个大肚子,看来又很快要生了。华太太笑道,那就用你的相机给我们照一张全家福吧,就在车行门前。边说边拍拍自己的肚子:“反正最小的那个也已经在肚子里了!”林太太问:不知是男是女,叫算命先生批过命书了吗?华太太说,已经批了一份,男的取名海强,女的则叫她翠媚。华太太将正忙着修车的华师傅叫出来,说,小林有相机了,来,快出来!他给我们照张全家福……华师傅从车行里出来,边走边在帆布工作兜上擦着他油腻乌黑的双手,说,照相机?什么牌子?答:德国的“蔡司依康”。华说,好哇,德国货好哇,用一百年还都能用,这是一件传宗接代的东西!拍照了,华太太将站在一边等修车的海民也拉了进来,一同照;小三子站在一旁有点失落,华师傅说,小三子,你也来,也来!华太太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点儿不高兴的神情,但又不能拗其夫之意。翠珍则蹦蹦跳跳地跑过去,把邵排长也拉了过来,华家夫妇都有点愕然,但又不好出面阻挡。于是,这张“全家福”变成了一幅“杂烩照”了(此照在最后一幕,当各种人物都上场亮相时,再由年迈了的崔老板取出给大家看,令众人大为感慨。而店堂内的千斤顶也在人缝间被摄入了相片内)照毕,小林看了看相机的计数器,说,一卷胶卷正好用完,让我拿去隔壁崔老板店里冲洗了就能有相片看啦(林转身进入照相馆)。华老板高兴地向老婆说,如今,咱们生意这样好,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攒起足够的资金来实现我的宏图大计啦。他的宏图大计是当一家德国名牌汽车的上海总代理,比如说:奔驰、宝马。他要大干一番,开成一家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车行,而不只是间小打小闹的修车店。华太太说,什么奔不奔驰的,现在还弄这些玩意儿?小心人家说你崇洋媚外!但华老板说,外国货,尤其是德国货,就是好就是信得过嘛,你不看我们的那架千斤顶,虽说是二手买来的,一直用到现在,从不出问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可帮了我们生意的大忙啦。小林从照相馆里出来,崔老板也与他同出,他俩拉着华老板想说点什么,但望了望正在一边等修车的穿军服的邵排长,便欲言而止了,说,我们上二楼去吧。二楼场景。华家夫妇,崔老板和小林。崔告诉华说:这回的三反五反运动可厉害啦,我的好几个朋友都跳了楼,还有一个跳了黄浦江。其时,小林太太从边台跑了出来,她找不着华师傅和小林他们,便径直往车行的二楼去了。她告诉她丈夫说,派出所来找过他两三回了,说他去了台湾的二哥有重大的敌特嫌疑,要小林去一次公安局,把事情说说清楚。还有他的那个去了香港的大哥,他的孩子文玉也交给我们来代他照管,今后的事情怎么说得清?还是让林文玉回到他淮海路的公寓里,单个去住罢了。林道:这怎么行?孩子还小,是大哥交托给我们的,我能不负责吗?形势骤然紧张,小林夫妇还将小三子念给他们听的会议记要也转述给了华家夫妇听,说,就别做你代理奔驰宝马的美梦了吧,能把眼前的日子打发端正已属大幸了!华师傅听罢,有些颓然,一屁股坐进了沙发里去,他似乎已预感到某种政治风暴的逼近。就在这时,翠珍急急慌慌地奔上楼来,说,不好了,妈,不好了!翠华在马路上玩,给脚踏车撞伤了,邵排长他们已把她送到医院里去了。(第一幕终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