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谈中,我对弟弟说奉化溪口景色很好。弟弟是个有心人,我们在姑苏灵岩山祭祖后,弟弟开车直奔奉化溪口。在日近黄昏时分,我们到了奉化溪口,借好住宿后,四人一行游览奉化溪口。首先,见到的是武岭门,武岭门是气势雄伟的城关,它是守卫溪口的门户,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穿过武岭门,眼前豁然开朗,青石铺成的长街沿溪而建,明末清初的建筑,街旁屋舍俨然而立,参商有序。
因为日近黄昏,我们为了争时间,四人花了20元坐上了三轮车,饶有兴趣地坐车逛溪口了。踏三轮车是个50岁左右老年人,他说是蒋介石的同宗亲戚,论辈分是蒋介石的同辈。他非常热忱,免费地向我们介绍溪口的人情风貌,说:“蒋介石三次挖毛泽东祖坟,想断毛家的龙脉,而毛泽东非常大度,解放后原封保留了蒋家祖坟,到了‘文革’红卫兵挖了蒋母坟,后来又按原样修好了。”第一站是参观了蒋氏故居,我们游览了丰镐房。丰镐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居。出典于西周时丰邑、镐京曾为国都。故居房屋比较大,主屋内主要存放“辛亥革命”以来的蒋介石照片,物件,挤挤一屋。别屋是蒋母及蒋介石的原配夫人生活起居卧室以及庭院,庭院树结着文旦,硕果累累。原有祖屋前厅后堂,两厢四廊,前厅门素居,楼下为账房、接待室。楼上为蒋母王采玉、蒋介石前妻毛馥梅诵经处。后堂为家祠,名“报本堂”,系吴敬恒(稚晖)所题,上“寓理帅气”匾及跋文。蒋介石从小就生活居住在这里,后来,他与宋美龄结婚后,因为宋美龄不好意思与原配居在一起,就和蒋介石住到了文昌阁。
小洋房、西平房、摩诃殿等处一圈溪口游了下来,夜幕已降落在剡溪上,两辆三轮车夫收费而去。我们四人游兴正酣,九曲剡溪口,清澈澄碧,潺潺东流,湖内自然风光绮丽,奇峰幽谷,山岚水色,闲情逸趣的湖光山色,使人流连忘返。我们沿着潺潺水的剡溪流水,借着初升的月光,在剡溪边聆听着汩汩水流之声,闲步地边谈边走,人人充满了惬意,快哉悠也。每个人悠然自得地欣赏水畔的美景,谈笑着美景给我们快乐,而忘却晚餐。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我们又把溪口逛了一遍,在镇上吃了豆浆、大饼,来到了文昌阁。因为太早,文昌阁还未开馆。于是,驾车向雪窦山开去。雪窦山翠峰寒瀑,气象万千。据记载:宋仁宗曾梦游此山,醒后不知其名,遂命天下画工画名山相对照。宋仁宗看一幅“双流效奇、珠琳挺秀”画像似雪窦山,而“默契圣心”、即拍案认定,雪窦山就是他梦中所游的神山。宋理宗秉承先帝旨意,书写“应梦名山”赐之,因此,雪窦山名声大振。文人雅士更是络绎不绝,前来览胜探幽,吟咏不绝,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
车子经过了雪窦寺,弥勒佛像高坐佛坛,光摄大千三千世界,在初升红日下,金光闪烁地笑迎天下客。相传布衣和尚出生于此,有人说他是弥勒佛化身,修成正果后将这里作为他的道场。雪窦古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被称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气势恢弘,庄严静穆,寺内建筑构思精巧,处处体现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雪窦古刹一九八四年,被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指定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到了妙高台景区,门还未开。蒋介石年少时上过妙高台,他曾说:“始上雪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蒋介石建别墅于此,自提门额妙高台。张学良将军西安事变”后,曾一度被软禁在雪窦山中。溪口是蒋介石发奋之地,也是韬晦蓄锐之处。他多次挫败,多次下野,都在溪口东山再起。他自1949年离别溪口,临死前未能回故乡,成了无乡可归的飘泊魂。我们向四看了一看,便遗憾地在妙高妙台门前留影而去。又到了文昌阁,文昌阁是蒋介石的别墅,也是蒋介石读书习字的地方。在抗战时被日本飞机炸毁,后来虽有所修复。1949年5月溪口解放后,人民政府妥加保护,1980年拨款修成原来的样子。我们憩水桥、乐亭而上,登上文昌阁,只见剡溪宽阔,龟、蛇两山横锁,溪水浩浩荡荡而来。溪水之畔:有人在行船打鱼,有人洗衣淘米,炊烟袅袅,鸡声相鸣。眺望山峦起伏,曦霞披波,一幅诗画之景跳入眼帘,使人赏心悦目。我在玩味着如诗如画景色,正在构思一篇游奉化溪口记,飘忽之间,仿佛见到:一匹苍老的战马,踏着滚滚雪涛逆流而来。马上的军官一身戎装,尚有几分霸气,然而,他却十分苍老,须发如霜,髦昏结满了风尘,流着有乡难归的老泪——他好像是一代枭雄——蒋介石!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风云人物,我个人认为,蒋介石一身是“三者”,即:奋斗者、爱国者、独裁者。
奋斗者:
早年蒋介石父病殁,由母亲王采玉抚养成人,幼年入塾,诵读经史。1903年入奉化凤麓学堂,两年后至宁波箭金学堂就读。后来东渡日本,入东京清华学校,结识陈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响。年末回国,1907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习炮兵。1908又春赴日本入东京振武学校。他投身民主革命,获得孙中山的器重。“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回上海受陈其美指派,率先锋队百余人至杭州,参加光复浙江之役,嗣后在沪军都督陈其美部任沪军第五团团长,与陈其美、沪军第二师师长黄郛结拜为“盟兄弟”。
1912年1月,蒋介石曾办《军声》杂志。1913年夏二次革命起,蒋介石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事败后隐居上海,10月加入筹建中的中华革命党,11月再渡日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宣告中华革命党正式成立,蒋介石被派往上海、哈尔滨协助陈其美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1916年5月陈其美被刺后,蒋介石奉孙中山命去山东潍县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918年3月蒋介石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半年后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闽。因受粤军将领排挤,常离职滞居上海,曾与张静江、陈果夫、戴季陶等合伙做交易所投机生意。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去广州登舰侍护40余日,取得孙的信任和器重。蒋作《孙大总统蒙难记》一书,同年10月,被孙中山派任东路讨贼军第二军参谋长,1923年2月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8月奉派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学习军事、政治和党务。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革命军队,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他组织和领导黄埔军校师生参加1924年10月镇压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2月东征讨伐陈炯明、6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等战役,战果卓著,因此获得声誉。在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由此可以看出,青年的蒋介石是为“辛亥革命”,为反对反动势力的奋斗者,尤以创办黄浦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不少战功卓绝的将领,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爱国者: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阻挠军队和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丧。日本侵略者又于1932年初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英勇抗击,但是蒋介石屈服于日本的压力,同意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以后对于日本扩大侵略华北的行径一再妥协退让,又同意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他压制爱国军民的抗日,逼迫冯玉祥取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5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自治”,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gcd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将“反蒋抗日”方针,改变为“逼蒋抗日”。
被蒋介石部署在西北“剿共”的张学良、杨虎城,决心联共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兵谏”,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在中国gcd调停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停止“剿共”政策,实行国共合作,坚持八年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终于建立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开赴华北和淞沪前线,抗御日本侵略军。他先后指挥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广大爱国将士奋勇杀敌,至1938年10月,使日军伤亡45万余人,粉碎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蒋介石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作出一些许诺,释放政治犯,修改反动条例,召开国民参政会等,全国一时出现一片新气象。但是,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军事防御的战略战术,又幻想并等待国际“调停”制止日本侵略,因而不能抵御占有很大优势的日本侵略军,华北、东南和华中大片国土相继沦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美、英同盟,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得到了美国的物资和财政援助。他派中国远征军去缅甸,与英美联军联合作战,打通了中印公路。美、英为了联合中国共同抗击日本,许诺废除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在华特权,签订了中美、中英“新约”。1943年11月,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会谈对日联合作战方略及战后和平条件。1949年,蒋介石父子退居台湾后,一直反对台独,反对美国分裂、“托管”台湾,视台湾与大陆为华夏同国同宗,保持了爱国者的情怀。
尽管蒋介石对抗战处于被动被迫的境界,然而,他一度却实实在在进行抗战,20多次会战,虽屡战屡败,而能屡败屡战,体现出爱国领袖的风范。
独裁者:
野心膨胀。蒋介石乘机相继攫取了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赴前线指挥作战。国民革命军在工人农民支援下打垮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湘、鄂、赣、闽等四省完全光复,并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随即他的个人独裁统治的野心日益膨胀。1927年3月,蒋介石蓄意破坏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纵容和唆使暴徒在江西、安徽制造一系列反共事件,在英美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屠杀gcd员和革命群众,并在广东和东南各省“清党”,从而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至1930年被屠杀的工农群众超过百万。
建立独裁统治。蒋介石对内镇压对日妥协,加剧了与各军事实力派之间的矛盾,遂至兵戎相见,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阎冯战争,连绵不断。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大量军队,对江西、湘鄂西、鄂豫皖及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迫使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一面派出军队抢占胜利果实,大量收编伪军。蒋介石一面与毛泽东在重庆进行会谈,签订了《会谈纪要》和《双十协定》;一面他指挥八十万军队进攻解放区,妄图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gcd和人民武装。经过1948年春宪国大的选举,蒋介石任总统,并攫有不受宪法限制的“紧急处置的权力”,对于爱国学生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和工农群众,他下令整饬,派出特务、宪警凶残镇压。1948年8月,他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代替法币,限期收兑金银外币,强令限制物价,企图摆脱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的困境,结果更加速了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民怨沸腾,社会骚乱。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仍是变本加厉实行独裁统治,建立了以蒋氐父子的“家天下”小朝廷。
纵观蒋介石在政坛上几十年,他的统制手法既有大挥屠刀,血腥镇压人民大众一套;又有特务盯梢、暗杀、收买、利用一套。为了个人独裁,他费尽心思,用尽手法。
溪口的“风水”并不差,只是剡溪宽阔,流水浩浩,紫气难收。若论人事,台湾与大陆本是同是华夏民族,同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为什么什几十年迟迟不能统一?恐怕也是一亩三分地作祟吧!而今,世上纷争不断,狼烟四起,主要为了权和利,或者是他们集团的权和利——他(他们)的权和利,他(他们)的一亩三分地。
一排竹筏顺流而来,倏忽间,蒋公随流而去……
只听传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