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浙江绍兴记(3)乌篷船上承载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7 10:47:57

当我一走近绍兴时,留给我的印象深刻是绍兴的乌篷船,它“走街穿巷”,十分自如。它与乌毡帽,乌干菜称为绍兴特有的“三乌文化”。

走进东湖景区,更是乌篷船的天地,地上放着乌篷船,绍兴酒,在开乌篷船节会;水中乌篷船,来来往往,穿梭如织。化了九十块钱,三个人在乌篷船中,任船工水南湖北自由而行,好不悠者快哉。乌篷船也叫脚划船,修长的船身,两头尖翘,船舱前后两段,覆盖半圆形船篷,船当中约三尺无篷,前一人,后两人对面而坐,供游人欣赏湖光山色。船尾是船工用双脚划桨,一手操舵,调头转弯,十分灵巧。船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陆游曾对乌篷船进行描写,他在诗中写道:“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萍洲烟雨。”

船工在东湖,仿佛是世上最为悠哉自如的人了,头戴乌毡帽,脚划乌篷船,清风爽意,随意地划,随意地穿梭在桥影柳荫,荷丛芦荡,榭畔亭旁,山缝岩下,好不自如悠然。恬静的风,恬静的水,恬静的树木,恬静的花草,恬静的荷风,恬静的倒影,恬静的峭崖,东湖的一切都浸浴在恬静之中,只有“欸乃”的桨声,涟漪中漾出更加恬静的妙趣。

我在悠哉的清风中想,绍兴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那乌篷船应承载着什么?他有着什么精神?有着什么样的秉性?想了许久——难有答案!回沪后,我从网上搜寻,网海茫茫,仍无回答。后来,我搜寻绍兴名人时,顿时大彻大悟:乌篷船承载绍兴人的——铸剑精神:

大禹疏通九州之水,铸的是中华文明之剑;勾践铸的是卧薪尝胆,雪耻复国之剑;欧治子铸的是风行几千年,宝光英侠之剑;王羲之铸的是一代风骚,世代书圣之剑;梁山伯与祝英台铸的是,生死不离爱情至真之剑;陆游铸的是山河难收,忠心难报之剑;“绍兴师爷”以他们的精明,铸的是为他人鱼藏之剑;蔡元培铸的是在灾难中,拳拳报国之剑;秋瑾以自己的碧血,祭起中国革命之剑;鲁迅是以“投枪”、“匕首”,铸的是民族魂之剑!

2010年8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