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次旅游第三站是游览朝阳沟的,因朝阳沟路面被大水冲坏车不能进,因而改道游卢沟桥了。
下车行走不远就到了“卢沟桥狮子——数不清”的卢沟桥了。卢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蓟(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据记载原有石狮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总长266.5米。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石桥”。走到桥堍当然见到是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它们形态各异,虽经千年沧桑,依然栩栩如生,逗人可爱,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恣情狂妄、有的耍球戏嬉、更有的逗人可爱。游人们逗逗这个,耍耍那个,自然风趣盎然。
“卢沟晓月”从金章宗时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汉白玉的石碑由乾隆皇帝书写的“卢沟晓月”。大凡在卢沟桥游览的人,无不在“卢沟晓月”前观摩一番,留影纪念。弟弟七十岁学“吹鼓手”,他周游了世界五、六十个国家,今年他游中东欧时跟一位教授学会了微信,就和女儿雯雯常常互发旅游照片和视频聊天,所以,他每到一处忙坏了手机。以前他讲我是逢景必拍,可他现在倒成了没景找景,就连妻子走路、背影、谈笑,都成了与女儿交流的资本。我们向东走去使是气势不凡的宛平城了,它建于明崇祯十一年。不少游人在城门中进进出出,游览城中之景。
当然,卢沟桥震撼世界的却是“卢沟桥事变”了。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遭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抗日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在美国,苏联支持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自1840“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任人宰割,任人蹂躏,尤其到了抗战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不愿做亡国奴人们拿起武器与日寇进行殊死斗争,在烈火中铸成铮铮钢骨,以血、以肉筑成新的钢铁长城。后经解放战争磨砺,在中国gcd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建立新中国,从此,崭新的中国走向新的强盛。
我的《庆东原·卢沟桥》随着石狮舞出:“燃烽火/抗入侵/同仇敌忾举国愤//火铸中华魂/血筑新长城//当看中国人/绕耳是警钟/相伴强军富国任”。
2016年9月